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200216 陳克安牧師 - 過聖潔的生活
經文:哥林多前書5:1-13
題目:過聖潔的生活
一、不確定我是對的!
台灣神學院前院長林鴻信教授最近出版了一本書―「忘我神學」。引用 聖經一段經文,描述文士和法利賽人,將一位有罪的婦人帶到耶穌面前,挑 戰耶穌,耶穌反問:「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結果現場寂靜,然後他們從老到少一個一個離開了。最後只留下有罪的婦人 和無罪的主,這位真正有權柄審判世人的主,不願拿石頭打那有罪婦人。 法利賽人是自認為聰明的人,有意無意開導別人,甚至也開導耶穌。
我們可以用耶穌的話來反問:「我們中間誰是已經完全的人,誰就可以去開導 別人。」耶穌完全認識我們,就像祂認識那位—需要被開導有罪的婦人的處 境。主對她的保護不是給予庇護,而是帶教導的解放,原來我們都潛藏一股 強大的良知,耶穌不過喚醒它們,叫各人的良知成為批判自己的武器,誤以 為只要自己的罪隱藏在深處不被挖掘出來,都不算是罪。那時,所有的人都 被神真正的開導了!
保羅批判哥林多人,他們以自己喜悅的方式過基督徒的生活,以自己觀 點建立一間沒有上帝榮耀同在的教會,以自己的喜悅建立一間沒有福音能力 的教會。仔細探討哥林多教會根本的問題是,偏離福音的根基,追隨世俗的 潮流。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中,處理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嫉妒紛爭、 分門結黨,信徒個人淫亂,弟兄彼此告狀,飲食的紛爭,拜偶像,混亂聖 餐,教會恩賜管理,教會崇拜混亂等等。保羅責備他們說,你們問題共同特 點是追隨世俗潮流行事,不追隨基督的福音行事。按肉體智慧、屬世聰明運 作,而不按福音的原則處理。
教會最大的危險是:一群人用世俗方式建造教會,哥林多教會最需要悔 改的,不是表面的烏煙瘴氣,乃是裡面失去福音的原則。我們每一天都要面 對許多問題。個人的,家庭的,人際關係的。當信徒帶這些問題到教會尋求 解決時,面對灰心喪志的,會說“耶穌愛你,我也愛你,上帝祝福你。為你 禱告,要有信心,明天會更好。”對婚姻家庭危機的信徒,會說:“多說我 愛你,夫妻要常擁抱,家是講愛,不是講理的地方”;面對事業不順生意失 敗的信徒會說:“要禁食禱告四十天,多奉獻上帝就會多祝福。”等等。 這些方式不一定錯,有些很實用。但有一個根本的問題,就是當事人在 這一切問題中,自己有哪些罪沒有被對付,哪些地方需要悔改,哪些行為沒 有照福音行事,哪些需要被福音醫治,哪些需要學習饒恕。他們需要清楚指 明並省察自己的生命。保羅幫助哥林多教會理清這一切問題的根源。保羅 說,你們偏離福音的原則,才會隨從世俗原則行事。這才是保羅批評他們的 地方。
二、世俗化的信仰生活
這段經文講到教會墮落的三部曲。從個人犯罪:淫亂;到教會犯罪:縱 容罪惡;再到罪的後果:影響全教會。全教會的墮落、世俗的屬靈氛圍,又 反過來影響每個信徒,使他們信仰軟弱。這是惡性循環,罪惡一步一步深 入,教會一點一點失去福音見證,所有人越來越墮落。
A個人淫亂:個人的罪
哥林多教會發生這一件事:有人娶了他的繼母,犯了淫亂。人所以發生 倫理道德的罪,源自於他遠離神,心中沒有上帝的話做為生命的光,可以引 導他的方向,生活在世界風氣下,追求滿足肉體的情慾。
B 教會縱容:教會的罪。(2-5節)
使徒保羅說,哥林多教會不“把行這樣事的人趕出去”?哥林多教會與 許多教會處理犯罪肢體方式一樣,不批評,不指責、不勸懲、不公開,隱藏 起來、故意忽略,好像這事沒有發生。因這樣做顯得自己有愛心,能饒恕; 如果指責、批評,勸懲反而顯得自己“自高自大”,顯得自己不近人情, 顯得自己“不接納”、“沒愛心”。這種做法與保羅是完全相反。縱容教會 中犯罪的人,是沒有信靠主耶穌基督的福音,乃是立自己的義,廢掉十字架 的義。好讓自己在犯罪之人面前顯得有面子,在世界面前顯得比基督還有愛 心。
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教會是家,我們是基督身體上的肢體。所以,教會 中一個肢體犯罪,不僅關乎他自己,牽一髮動全身,如聖經說舊的麵酵破壞 整個麵團。其他肢體要盡家人的責任:勸勉,責備,好挽回他。哥林多人不 為犯罪的肢體哀痛,這不是愛,而出於自私。他們以為別人的罪,與自己無 關。
C 罪的後果:全團發起來。
保羅講到麵酵和全團的關係,暗示罪的傳染性和影響力超過我們想像。 有人犯罪,就有更多人跟著犯罪;有人退後,引領更多人跟著退後。墮落是 容易的,墮落不需努力,墮落也是快速的。墮落比成聖的速度快得多。當全 團發起來時,就意味罪惡已經產生群體性的效應。整個群體都處在罪惡之 中,處在屬靈的低谷。當一種罪在一個人那裡不被看重時,他就容易陷在這 種罪裡;當一種罪在一個群體那裡不被重視時,整個群體就容易陷在罪裡。
世俗文化如何影響神學與教會
世俗文化影響教會有二個方面:
1. 成功神學
“成功神學”已經出現三、四十年,宣稱只要基督徒忠實奉獻,神一定 會賜福,使我們身體健康、物質豐裕。這種神學以人為中心,迎合世俗潮流 口味。受物質和享樂主義影響的基督徒,自然會伸手擁抱,以此為追求神的 目標。另一批成功神學的倡導者則常說:“你可以擁有你所說的一切”,關 鍵在於你是否有信心。他們喜歡引用《馬可福音》11:22、《希伯來書》11 :3和《彼得後書》3:5等經文,來強調信心的重要。可惜,他們常曲解聖經 的原意,或是斷章取義的來使用聖經,滿足自己的需要。
仔細研讀聖經便可以曉得,神當然是醫治的神,祂也會眷顧我們物質上 的需要,但祂在我們身上最重要的目標,是內在豐盛的生命,而非外在的“ 福氣”。成功神學忽視十字架道路對基督徒的意義,對苦難的瞭解亦有偏 差。
2. 消費主義的牧會理念
消費主義即是以“顧客為導向”的思維,商品的生產均以消費者的喜好 為考慮。這樣趨勢讓教會的建築及發展方向,朝“大型購物中心”的模式 走。像自助餐式餐廳讓“顧客”有多樣選擇;今天在美國有各式各樣的教 會,不少聚會設計與講道內容,總儘量以滿足會眾口味為主。這些受消費文 化影響興起的“大型教會”。會眾以“眾多可選擇的主日學課程、扶持團 體、好的兒童看顧設備、帶娛樂性的崇拜”為選教會的要求。
要抗拒這股洪流,教會要謹防在真理上妥協,否則增加的“會友”,恐 怕不是真實的信徒,而是為了尋求私慾上教會的“信仰消費者”而已。
3. 基督徒該有的回應──立志成為基督門徒
抗拒世俗化對教會不斷的侵襲,基督徒從聖經中找出生活的屬靈原則, 藉著禱告和聖靈的大能勝過世界的誘惑,不妥協於世界的風氣,努力為真理 作見證,不成為別人信主的絆腳石。
三、管教與愛心
勸戒與管教其實是在愛心和恩典的前提下,為挽回跌倒的弟兄的目 的。換言之,勸戒與管教的目的不是拆毀,乃是建造;不是棄絕,乃是挽 回。如果一個基督徒犯罪,卻不願承認,不願悔改。顯明他良心的功用已 經壞了,心剛硬了;這時,教會必須做他的良心。如果基督徒的良心,已 經不在他犯罪時控告自己,教會必須替他來控告他。這是教會為每個神兒女 所作,最好的事。保羅認為“勸戒與管教”犯錯的弟兄是,因為他是我們的 弟兄,若是外邦人,與我們何干呢?被勸懲,被責打,是兒女才有的權利, 所以,如果有一天,教會都不責備、警戒、勸勉,要小心了,這是最重的審 判。因為,這意味,在經過不斷責備都無效時,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 吏一樣”了。
希伯來書 12:4-8 : 你們與罪惡相爭,還沒有抵擋到流血的地步。 你們 又忘了那勸你們如同勸兒子的話說:「我兒,你不可輕看主的管教,被他責 備的時候也不可灰心。 因為主所愛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 」 你們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們,待你們如同待兒子。焉有兒子不被父親管 教的呢? 管教原是眾子所共受的,你們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兒子 了。
舊約聖經紀載希西家是猶大國的王,他敬畏神又倚靠神,神就幫助他, 使他凡事亨通,大得尊榮、資財和各樣寶器。他病蒙神醫治後,巴比倫王派 使者去看他。那時巴比倫與猶大交好。聖經記載: 唯有一件事,就是巴比 倫王差遣使者來見希西家,訪問國中所現的奇事,這件事神離開他,要試驗 他,好知道他心內如何。(代下32:31)
希西家試驗結果如何呢?聖經記載: 希西家聽從使者的話,就把他寶 庫的金子、銀子、香料、貴重的膏油和他武庫的一切軍器,並他所有的財 寶,都給他們看。他家中和他全國之內,希西家沒有一樣不給他們看的。 (王下20:13)希西家把他家中和全國的寶物給巴比倫使者看個飽,所以巴 比倫後來攻打猶大不是沒有原因的。神雖與我們同在,但神不會為我們作決 定。倘若基督徒沒有與神同在,他的心思意念沒有神指引,在關鍵時刻怎可 能做出合神心意選擇呢?神賜我們個人意志,我們若願意倚靠祂,聖靈就引 導我們走在正路上。我們若自大驕傲,那也就是我們跌倒時。當我們做出錯 誤的選擇時,要自己承擔選擇後發生的結果。
有時我心裡有不好想法出現時,腳就會踢到什麼或撞到什麼,非常疼 痛,那時就感覺聖靈的提醒。以色列人每次離開神去拜偶像,神就管教他 們,也派遣先知去提醒他們,但他們頭腦太硬,不肯聽從先知的話,到最後 真的亡國,被丟到萬國中,遭到各國的欺凌。聖經說: 管教的事當時不覺 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神要 塑造祂的兒女,成為一個合神心意的人。當神使我們經歷祂管教時,我們的 手可能會下垂,疲乏、灰心,腿也會發痠,走不動。好像以色列經歷神的管 教,那只要回到全能大醫生―主耶穌,我們的神面前,讓祂指出我們的錯 誤,向神認罪悔改。
四、我們需要屬靈生命的督導者
保羅在哥林多書信嚴厲,但這都出於保羅的愛心,出自靈裡的誠懇之 言。所謂良藥苦口。保羅是哥林多教會信徒的屬靈督導者。每位基督徒也都 要學習作為他人屬靈生命的督導者。
詩人說:“住在至高者隱密處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蔭下。我要論到耶和 華說,他是我的避難所,是我的山寨,是我的上帝,是我所倚靠的。他必救 你脫離捕鳥人的網羅,和毒害的瘟疫。他必用自己的翎毛遮蔽你。你要投靠 在他的翅膀底下。他的誠實,是大小的盾牌。” (詩91:1-4)“遮蓋”在聖經 出現55次,指用一個東西蓋住另一個東西,保護使其不被暴露受傷,督導使 他人不至墮落迷失,教導使其確定人生道路而實踐。對基督徒而言,我們需 要“屬靈的遮蓋”,使我們的靈命得到保護健康成長。屬靈遮蓋應稱為屬靈 的保護,包括以下幾方面:
1.慈愛的養育。就像一個孩子呱呱落地,需要身體保護養育,也需要心靈 呵護。屬靈遮蓋就是有一個人,或一群人教導,養育,教誨,訓練你,讓人 在愛中健康成長,培育健全人格和靈性,學習屬靈智慧和各樣知識。
2.屬靈的榜樣。保羅說: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林前11:1 )。耶穌沒有把門徒放在封閉房子裡學習知識,而把他們帶進生活中培養, 讓他們瞭解生活,一起生活,在生活中認識信仰。從自己的言傳身教中學習 屬靈的榜樣。初期教會的成功,很大程度就在於一代一代耳濡目染的門徒帶 領門徒,用榜樣教導和學習。
3.做人的智慧。屬靈的遮蓋給人智慧。基督徒不僅需持守一套屬靈原則, 還要在你持守時不死板,堅持時不呆滯。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若能有一 位屬靈遮蓋——導師實際指點和教導,就能幫助我們避開彎路,避免許多麻 煩和挫敗。
4.生活中的關心。屬靈的遮蓋關心身心靈的需求。心靈軟弱時給予鼓勵, 遭遇抉擇迷惘時給予建議,生活困難時,給物質的幫助,家庭不和時,給你 正確輔導。
5.抉擇中的建議。屬靈的遮蓋為我們生活抉擇,從正確聖經原則和人生智 慧,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建議。從而幫助抉擇有智慧,選擇有確據。
6.困惑中的輔導。絕望中除了祈禱,還有一位可以愛你,真正關心而不是 出賣你,給你啟發,給你智慧的答案,解答你心靈的困惑,給你安慰和有力 的輔導。幫助你走出心靈困境,掙脫憂鬱捆綁。正如以利亞給以利沙,保羅 給提摩太,摩西給約書亞等等。
7.事工中的扶持。保羅帶來福音轟動。但當保羅侍奉之初若沒有巴拿巴 提攜,處處碰壁,沒人認可。有巴拿巴的提攜就如魚得水,侍奉有力。我們 光有侍奉心志還不夠,僅有自己團隊也不夠,還需德高望重的屬靈長者的提 攜,他們的扶持。讓我們無後顧之憂,也能充滿能力地侍奉。
8.攻擊時的保護。無論是工作還是侍奉,難免仇敵的攻擊,甚至是教會的 攻擊。這時我們會無比難受。這不僅直接來自人,更多是我們看不見屬靈界 的爭戰,這時,我們屬靈的導師,可以為我們守望,給我們提醒,為我們代 禱,也能在關鍵時說保護我們的話。
9.地位上的提拔。正如讀神學院需要推薦人,按立牧師需有按牧團。我們 每次的突破都是聖靈的工作,也是聖靈藉著人給我們帶來的提攜。
10.彼此守望,相互洗腳。屬靈的遮蓋也是相互的,正如保羅是路加的屬 靈遮蓋,但當保羅不得不因逼迫離開腓立比,可以留下路加繼續留守腓立比 的教會,堅固門徒的信心。他栽培提摩太,也派提摩太在各地堅固和督導他 建立的教會。他遮蓋門徒,同時,這些門徒可以在守望保羅建立的教會。我 們需要屬靈的遮蓋,也需成為他人屬靈的遮蓋。這是上帝命定而持續性的侍 奉。
正如聖經的教導,一人若被罪所困,要有人將他帶到長老與牧師面前, 進行規勸、責備、禱告,帶領他認罪悔改,不讓他被罪綑綁,否則他個人不 僅無力為主做見證,也會連累教會整體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