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200112 陳克安牧師 - 同心合一的勸勉
經文:哥林多前書1:10-17
題目:同心合一的勸勉
保羅書信重要且深刻是關於「合一」。合一很重要,也是教會最大的試探。在 台灣,基督徒佔少數,彼此分裂。使徒保羅曾痛心地寫道:「......你們中間有紛 爭......你們各人說:我是屬保羅的;我是屬亞波羅的;我是屬磯法的......。」這種 分裂的惡習,如今卻成為常態:有人說,我屬於路德、我屬於加爾文,導致許多人 誤以為基督教有很多不同「教派」。這種分裂來自魔鬼,不是來自神。
「為什麼教會有這麼多分裂呢?」原因很多,其中一種,是對權力的渴求,人 們來到教會,不是為了耶穌基督,而是為了獲得控制的權力、施展自我的意志、保 持國族的優越感。就像在復活節,人們記得節慶佈置等細節,卻忘記耶穌基督的復 活,忘了好好預備自己,好來領受奧秘的聖餐。 人們利用耶穌基督,不是順服耶穌基督。在教會裡,你或者利用基督,或者順 服基督,沒有灰色地帶。教會不是自助餐,只拿你想吃的就好。也許你能欺騙神 父,卻無法欺騙神。這樣的欺騙,最終只會造成衝突和靈性的墮落。如果我們不領 受聖餐、不操練禱告、不研讀聖經、不認識信仰,靈性終究會墮落。
一、福音的六大攔阻
我保羅就是與你們見面的時候是謙卑的,不在你們那裏的時候向你們是勇敢 的,如今親自藉着基督的溫柔和平勸你們。有人以為我是憑着血氣行事,我也以為 必須用勇敢待這等人,求你們不要叫我在你們那裏的時候有這樣的勇敢。因為我們 雖然在血氣中行事,卻不憑着血氣爭戰。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 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 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林後10:1-5 )
上帝的福音與世界許多事物和人的見解不同,不少人對基督教有誤會,存敵視 態度,故當我們宣揚福音,難免引起衝突和反對,甚至逼迫。為此福音使者必須了 解世界上這些障礙物是甚麼,才能攻破撒但在人心裏所築的營壘,將之奪回歸服基 督。一切攔阻人的障礙,歸結之,有六方面:
1.宗教─成見作祟
人早先接受某種宗教信仰,難免先入為主,變成成見,以自己所信奉者為對為 是,不辨是非真假,只盲目抵擋福音。保羅未蒙恩召前為猶太教大發熱心乃最顯 著。後來他蒙光照改變了,卻輪到那些頑固的猶太教徒來迫害他。主耶穌說:“人 要把你們趕出會堂,並且時候將到,凡殺你們的,就以為是事奉上帝。”(約一 六:1)成見之深,難以想像,直到如今。民間宗教信仰者也是如此。
2.文化─自感優越
保羅出來傳道時,在雅典碰到哲學家與他辯論,希臘文化講智慧,看其他民族 為化外人。故以十字架的道理為愚拙。
3.經濟─利害攸關
使徒行傳第十六章提到一女子被鬼附行法術,保羅奉主名趕逐污鬼後,她的主 人見得利門路失去,就煸動人把保羅抓到監牢裏。當主的道被傳開,攻擊我們最激 烈的是那些巫師術士們,賣香燭的,買賣毒品煙酒的,開賭館的,搞夜總會的,乩 童神棍們,以及那些販賣奴隸,包庇走私,偷運人蛇等犯罪集團,他們的生意和利 益會受影響。
4.政治─牽連受累
非洲在二戰前被殖民,福音因政治蒙受不白之冤。當地百姓拒絕主的福音,並 非福音本身不好,乃因他們認為這是“白人”的宗教。戰後,中東,非洲及亞洲, 不少國家禁止西方宣教士入境,乃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政治因素與包袱。
5.哲理─本質對立
世上許多人的思想,理論與主義,大多與基督的聖道相對立的,因為這都是人 頭腦的產品,自然的與神的啟示不能協調。保羅在歌羅西書第二章八節所提到的“ 理學”,包含玄秘的宗教與哲思的混合體,如同當今橫行能將人“擄去”的“新世 紀運動”等,都是與主的福音水火不相容的。
6.內部的紛爭
今日教會與哥林多教會相差不遠。神的話語不但針對當時教會而發,也對今日 教會提出警告。哥林多前書第一章,教會第一個問題是分裂──分黨分派,沒有合 一的見證。主耶穌為教會禱告說: 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 我的人祈求,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你父在我裏面,我也在你裏面,使他們也在 我們裏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也賜給他們,使他們 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約17:20-22)
二、分裂的事實
保羅說:「弟兄們,我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勸你們都說一樣的話。你們中間 也不可分黨,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因為革來氏家裏的人曾對我提起弟兄們 來,說你們中間有分爭。我的意思就是你們各人說: 我是屬保羅的; 我是屬 亞波羅的; 我是屬磯法的”; 我是屬基督的。」(林前1:10-12) 「你們各人說」(一12),他們每人都選擇立場,參加一黨。哥林多教會分四 大黨派,四個黨派都用「人物」作代表,是極具代表:
A磯法黨
這黨的信徒極端遵守猶太律法。靠自己功勞,來得神的喜悅。馬丁路德未明救 恩前、晚上睡在地板;用鞭子打身體,全身流血;用膝頭爬樓梯向神父告解。要小 心,心靈的問題,若不在主面前對付,你作多少工作,捐多少錢,參加多少聚會也 沒有用。靠律法立功,這是磯法黨的錯誤。
B保羅黨
保羅是外邦人的使徒,傳恩典的福音;只憑信心,相信耶穌就夠了,不靠守律 法得救。但卻可能用恩典作藉口,放縱自己肉體的生活;在教會中我們常見,既已 承認相信主耶穌,但生活卻不像基督徒。
C阿波羅黨
阿波羅有口才,很會講解聖經;尊崇阿波羅的人認為彼得算甚麼?不過是 漁夫;保羅也其貌不揚,寫信又沉重又厲害,言語又粗俗,說話又不文雅;可能他 們高舉知識學問,追求知識學問並非錯誤,但我們的知識學問有沒有被主耶穌掌管 呢?
D基督黨
這些人有兩個錯誤:
(1)靈性的驕傲。他們追求乃以基督為目標,當然目標最好,不過若用這作屬靈 藉口,卻是錯誤。
(2)高舉屬靈的特殊經驗,有人在異象中看見主,會說方言、繙方言、被醫治 等。這些經驗是神的恩典,但恩典並不是用來高舉自己。不能認為沒有這種經驗就 不屬靈。 今日教會也有分裂,有宗派分裂:為了傳福音或為重視某種教義,因而有宗派 的設立,原無可厚非;然而為高舉自己的宗派而論斷別的宗派,就失去合一的見 證。有高舉傳道人的分裂:教會有幾個傳道人,有的高舉這個,有的擁護那個。於 是會友分兩派或多派,以致失去彼此相愛的心,甚至分裂,另設教會,彼此攻評。
三、分裂的原因
哥林多教會分黨分派的原因,大約有三點,也是今日教會分門別類或彼此紛爭 的主因:
1. 高舉人:
高舉某人,必貶低他人,就產生嫉妒紛爭。保羅說: 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 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林前2:2)保羅教導我 們:不高舉人,是單單高舉耶穌基督。
2.絕對主義:
絕對主義就是過度堅持己見:當時哥林多教會裏有恩賜才幹的人一多,紛爭就 容易產生,每個人都有足夠理由,說自己是對的。改教時期的神學家馬丁路德和慈 運理,他們都是改教有功的人,但為了「聖餐」的看法不同,彼此不和。保羅和巴 拿巴就為了外邦人信主之後是否受割禮,和猶太來的弟兄起爭論,還好當時彼得在 耶路撒冷,平息了此次紛爭。保羅和巴拿巴,也為是否帶馬可一起宣教意見相左, 最後導致二個很好的宣教同伴,分道揚鑣,巴拿巴帶馬可前往居比路,保羅則與西 拉,一起前往敘利亞和基利家宣教。
教會不是獨裁,也不是完全民主,是神作主。人人不能把自己代替神,以自己 的意見為主!因對方意見和我不一樣,就劃一道鴻溝,兩人不能同心,不能相愛, 演變到變成仇敵,輕則教會不能長進,重則使教會分裂。
3.愛少恨多: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 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林前13:4-5〉,信徒 若彼此相愛,怎會紛爭呢?我們所愛的人,我們不會與他紛爭的。因為愛,能夠彼 此禮讓、彼此包容。今天教會裏面若愛少恨多,我們會為自己利益與別人紛爭,然 而愛主和愛弟兄兩者是不可分的,不能一面愛主,一面與弟兄們紛爭。
主耶穌是被人鞭打、被人咒罵、唾沬、被人釘十字架,祂完全沒有自己,我們 若真愛主,就應喝祂的杯和負祂的軛,學主的樣式。愛和赦免也不可分,有些信徒 很敏感,別人無意說一句話,他就以為是罵他,氣了很久,如果他真有愛心,不要 說別人無心,就是真有心罵他,他也會饒恕,因他裏面有了主的愛。
4.不順服:
教會的紛爭,都因信徒不懂得順服,神立他為教會裏面的負責人,順服他就是 順服主,他如不按真理行,當然不能順服,若只是意見不同,為了他是長老、執事 或牧師,就要順服。人都有個性和自尊,如果不能謙卑,學習順服,就成為引起紛 爭的導火線。
5.不讓基督居首位:
讓基督居首位,講起來容易,作起來不簡單,越常講「讓基督居首位」的人, 越是不肯讓基督居首位!都為了自己的面子、地位,不惜把基督從寶座上推下來! 凡在教會裏,為自己的成見,與別人爭長較短的人,必須好好審視自己是為基督 爭,還是為自己爭?除了「異端」,非爭不可,若只是對真理亮光,或行政方法和 看法不同而爭,看來就不是為基督爭,乃是為自己爭! 撒但所找的裂縫就是我們這個「老我」,教會一切的紛爭,都與「老我」有 關,「老我」不被釘在十字架,教會裏的紛爭,永遠沒有止息。除了「老我」,還 有一個裂縫,就是我們的血氣,為爭論某件事情,大動肝火,出言不遜,把別人得 罪了。
6.外來的因素引起的紛爭:
當強調靈恩,如方言、預言、異夢、神醫、流行樂敬拜等盛行的時候,一部分 信徒轉變成靈恩派,而另外信徒們,持守傳統真理,結果引起紛爭。又如泛藍泛綠 的意識形態進入教會,也會造成信徒的分裂等。
綜上所述,紛爭諸多原因,不只哥林多教會,今天教會有那麼多的宗派、門 派,都聲稱屬於基督,手捧的都是同一本聖經,都說合乎聖經的,但既然都屬基 督,都屬一位主,一位聖靈,一位神,一個身體,為什麼還分出這麼多派別呢? 四、教會的合一
因此分裂(或叫分黨分派)是一種“病態”,這種病必須醫治,否則必使教會 萎縮,不會成長,失去見證。保羅認為,領會十字架的道是醫治分裂的良藥。十字 架具有三個意義:
1. 謙卑:無論何人,在基督的十字架面前,都是得救的罪人,沒有甚麼可以誇 口。 弟兄們哪,可見你們蒙召的,按着肉體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 貴的也不多。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 那強壯的羞愧。神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 有的。使一切有血氣的,在神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林前1:26-29)為此,我 們都應當謙卑,不可高舉自己,也不要接受人們的高舉。
2. 愛:十字架是愛的記號,神愛世人,才讓獨生子耶穌基督替人釘死在十字架 上。我們蒙救贖的人,成為神的兒女,應當效法父神;基督徒照聖經指示,不僅愛 可愛的人,也要愛不可愛的人。若持守這原則,我們豈敢分門別類,傷害任何人? 當然,愛人過程是苦痛的,必須為他人的立場著想,會犧牲自己的利益,為要成全 對方,造就對方。
3. 死:十字架是死的記號,當我們經歷聖靈,接受聖靈內住,就已經與主同釘 死,同埋葬,同復活。(羅6:3-8)因此,我們應看自己是死了,以死去面對一切虛 浮的榮耀,不圖謀肉體的滿足,使徒保羅說: 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 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着;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兒子 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加:20)我們應同樣看見,也同樣接受,更同樣的 經歷,施洗約翰說:“他必興旺,我必衰微。”(約三:30)也就是說:“主必加 多,我必減少。”我們每日生活中,應如同施洗約翰,越讓主掌權,自己越卑微。 有主見不是壞事,但有主見不是一意孤行,如何做一個有主見的人呢?固執己 見的原因有兩個:「你不願意接納別人的建議,你感到不穩定,心理也沒有安全感, 因此,你堅持己見,這會讓你感到安全感。其次,你要找到自己能認同的東西,因 這種認同讓你意識到自我的存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性,但是怎樣去做一個有主見的人呢?
A必須有自己的原則,不因為外界干擾改變它;
B要有獨自解決生活任何困難的心態,不會擔心自己的能力;
C能夠忍受孤獨,因為獨斷時需要強大的靈魂;
D要學會選擇,不隨波逐流,根據當時情況做出判斷;
E最後,必需有自己的見解,不要因為和別人見解不同就煩惱,因為每個人都不 一樣。 所以,不要隨大流,做一個有主見的人,但也不要一意孤行,在別人的意見確 實合理而且對自己也有利時,就必須有所斟酌,不然就是偏執了。
結論:
教會無論分爭,分黨,分派,分裂,都讓主傷心,使信徒灰心,致聖工受攔 阻,教會不能增長;若教會有這種現象,勿體貼自我,要痛下決心對付,力求合而 為一,實實在在的彼此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