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主任牧師 : 陳克安 |青年牧師: 洪以琳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180214 陳克安牧師 - 基督徒的使命

【中壢教會】陳克安牧師 - 基督徒的使命

經文:路加福音4:42-44
題目:基督徒的使命

引言:甚麼是使命:派人辦事的命令,比喻重大的責任,如:歷史使 命,神聖使命。例如:醫生救死扶傷、老師教書培育人、軍人的使命保家衛 國、牧師的使命是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每個人都有使命,使命使他本身的 存在具有價值。

我們在主耶穌短短活在地上三十三年多的時間,可以看見一個事實,就 是祂的存在是為著完成一個使命,他每一天活著都有意義與目標。一但他的 使命完成了,他便離開世界回到天父那裏。

門徒跟隨他的腳蹤並且學習他的樣式,並且接下他所交代的使命。因 此,我們便了解,基督徒這一生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主而活,並且完成他所交 代的使命。

一、基督徒的兩大使命(目標) 耶穌頒布給門徒的兩大使命:一個是在受死之前,一個是在復活之後。 這兩個使命是教會的使命,也是每個基督門徒的使命。

1、彼此相愛 耶穌向已經跟隨他三年之久的門徒講:彼此相愛!今天也特別是告訴我 們信主多年的基督徒的。

(1)彼此相愛:是耶穌為門徒留下的榜樣 耶穌並沒有將一件自己也辦不到事吩咐我們去做,乃是身體力行地為我 們示範,用一個感人的動作去講述真理。耶穌為門徒洗腳背景:為什麼需要 洗腳?當時是奴隸社會。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 也當彼此洗腳。(約13:14)

(2)彼此相愛:是一條新命令 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之後,在被捉拿之前,向門徒頒布了一條新命令:“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 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 :34-35)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 (約15:12) 新命令:不是摩西傳的,是耶穌親自向我們頒布的。 這條命令之所以'新' ,是因為:
面對新的人群──'你們彼此'指新約的信徒;
來自新的源頭──'我怎樣愛'指主的愛;
相愛的新標準──'你們也要怎樣相愛'指像主的愛一樣;
產生的新效果──'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參35節)指這愛是 新約信徒的標記。

2、傳揚福音 (對未歸向主的人)擴展工作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 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 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 :18-20)

(1)大使命的頒布者:主耶穌 耶穌擁有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腓2:9-11)大使命是耶穌在復活之後, 升天之前向門徒頒布的。 已經頒布了多久,是否經過修定?(長期性、有效 性、神聖性)。

(2)大使命的核心:使萬民作主的門徒。 神的心意:不願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3:9)作門徒的含意,不 但是使人接受福音、相信基督而已,並且還要以訓練教導,使其內涵(包括生 命和認識)能與外表身分相配。我們奉神的名受洗時,我們是對世界宣布:我 是屬神的,我是屬基督的“(林前13:14)教會不僅注重傳福音,也要教導信徒 遵守主的吩咐。而非成為信徒就夠了!每個人要成為成熟的基督徒,而非不 冷不熱的人!

(3)大使命的執行者:門徒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 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 ”耶穌給門徒工作,也給他們工作 的能力!

二、如何活出使命? (方法) 現代教會的危險:就是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並且輕忽傳福音的使命“ 往普天下去傳福音”,這是基督授於教會的一個重要使命。要想成功地完成 使命——不管是學生、老師、工人、農民、商人,你必須弄清楚兩件事情, 即應該做什麼以及如何去做。 要知道自己的角色! 基督徒日常生活的角色

1.是鹽,調和人際的關係(太5:13;)。
2.是光,指引人生的道路(太5:14)。
3.是城,保護人民的安全(太5:14)。
4.是燈,照亮自己的家人(太5:15-16)。
5.是兒子,表彰天父的榮美(太5:16,45)。
以上的角色是日日處處要扮演的,所以沒有一刻可以推卸這些角色的 責任。

基督徒如何扮演角色?
1.發揮已有的生命本質(太5:3-12)。
2.捨棄自認當有的權利(太5:38-42)。
3.盡量提供積極的貢獻(太5:43-47)。
4.留心單求天父暗中的察看(太6:4,6,18)。
5.跟從聖靈隨時的引導(太10:19-20)。

我們要牢記自己的使命!彼此相愛、傳揚福音;一個是內在的,一個是外 在的。 正如同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鹽,你們是世上的光。 (太5:13-16)一 個是生命,一個是工作。

1.要有時代的使命感。 彼此相愛、傳揚福音是主的命令,也是教會的使命!耶穌深知自己的使 命:因為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 價(可10:45)。 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19:10)。彼拉多就對主 耶穌說:“這樣,你是王嗎?”耶穌回答說:“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也 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話。”(約18:37) 一個有使命的人是一個神所祝福的人,一個有使命的教會是神所祝福的 教會!你是否有時代的使命感?教會的牧者要有時代的使命感,信主之後要活 出神對你的使命感。例如,為家人靈魂得救天天禱告。

2.異象與使命 箴言二十九:18中所說的「沒有異象,民就放肆」,是指一個人如果沒有 從神而來的啟示,生活就沒目標,散漫混亂。「異象」與「使命」是手牽手 向前走。神讓我們看見異象,不是為了滿足我們的好奇心,而是為了神國度 的擴展。一個沒有異象的基督徒,生活散漫,不知為何而活;道德低落,勝 不過情慾的試探,隨波逐流,活在世俗化的潮流中;工作倦怠,作一天和尚 撞一天鐘。相反地,一個有異象的基督徒,生活充滿活力,知道人生的目標 和意義;有道德勇氣,敢向試探說:「不!」,是中流砥柱,不向世俗壓力 屈膝;工作主動,積極迎向挑戰,化解難題。個人如此,教會和福音機構也 是如此。

台灣教會無法有突破性的進展,除了黑暗的權勢大外,主要的原因,恐 怕是缺乏異象。大家習慣當一隻目光如豆的小雞,只知整天在地上啄食, 滿足於教會內的次文化,封閉在自己的小圍欄中。卻不願做一隻眼光銳利的 飛鷹,敏銳察覺時代的脈動,積極走入失喪的人群,展翅飛翔於教會圍牆之 外。「異象」使人看得更高更遠,「使命」使人走的更深更廣。保羅能成為 教會史中偉大的宣教士,在於他一生持定神所給他的異象,不以建立安提阿 教會為超級大教會而滿足,念念不忘普世萬民中尚未聽聞福音的人。他的生 命與使命緊密聯繫,無法分割。雖知前面有捆鎖與患難等著他,他仍定意前 行,「我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 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徒二十:24)

環境不斷在變遷,時代不斷在改變,但神作事的法則不變。歷世歷代, 神揀選人完成祂的工作,總是透過異象和使命,將祂的計畫和人類歷史的進 程再往前推一步。雖然許多異象和使命常超過人所能負荷的,但在人的「不 能」中,神將祂的能力澆灌下來,使人知道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 惟有倚靠神的靈方能成事。願每一位基督徒,每一間教會和每一個福音機 構,都被聖靈澆灌,少年人見異象,老年人作異夢,一起奔向祭壇,完成神 所交代給每一個時代的「不可能的任務」。

3.要有屬靈的欠債感。

(1)彼此相愛”是一種債務。 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 全了律法。 (羅13:8)保羅藉此告知我們,在愛心上我們都是一個欠債的人。 我們時常欠神的債,時常欠愛的債務。如果你是家中第一個信徒,就從你開 始吧!願上帝與我們同行,賜我們愛的動力和勇氣!要牢記:是還債,而不 是向別人施恩惠!

(2)“傳揚福音”也是一種債務。 無論是希臘人、化外人、聰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們的債,所以 情願盡我的力量,將福音也傳給你們在羅馬的人。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 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 (羅1:14-16)傳 福音不單是一種債務,更是一種責任,並需要我們甘心樂意的傳。 保羅說: 「16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 了。 17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心,責任卻已經託付我了。 18 既是這樣,我的賞賜是甚麼呢?就是我傳福音的時候叫人不花錢得福音,免 得用盡我傳福音的權柄。 19 我雖是自由的,無人轄管;然而我甘心作了眾人 的僕人,為要多得人。」 (林前9:16-19)傳福音的方法與目標:向什麼樣的 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 ”(林前9:22)

4.執行使命的具體方法

(1)以主的愛彼此相愛。 主是怎樣愛我們的,我們就怎樣愛別人。 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 (約壹 3:16)主為我們降生、受死......沒有按我們的過犯待我們。耶穌的愛是主動 的。 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先愛了我們。 我們往往不願意愛一個人,想等他 變好了,變得可愛了,但耶穌是在我們還做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他的愛就 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基督徒之間要彼此相愛,這是主給我們的新命令,在實際的做法上有幾 個重點:

A.基督徒之間要建立親密的關係與彼此建造的生活,意思是基督徒一但信 主之後,就不能獨自生活,必須與其他基督徒建立互動的生活。這個過程需 要突破原來的生活習慣,你要學習去關心人,去分享時間、財物、愛心、幫 助、信仰上的造就等等,正如你也需要別的基督徒這樣分享給你。

B.基督徒之間的心愛要被眾人認出來,意思是我們的愛心是公開的,是 為別人得著利益的,證明我們是主耶穌的門徒,眾人才能將榮耀歸給主。所 以,為此緣故,教會不能關起來,自己在那裏敬拜上帝,而是需要走出去, 進入到社會、人群。我們教會現在推動的幸福小組是最好操練的方式,鼓勵 大家加入幸福小組的行列,讓我們的愛分享給別人。

聖經說: 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愛神的心 怎能存在他裡面呢?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 為和誠實上。 (約壹3:17-18)

一個寓言故事:一位行善的基督教徒,臨終後想到天堂與地獄究竟有何 差異,於是天使就先帶他到地獄去參觀。在他們面前出現了一張很大的餐 桌,桌上擺滿了豐盛的佳餚。地獄的生活看起來還不錯嘛,基督徒心想。不 用急,你再繼續看下去。天使笑著說。過了一會兒,用餐的時間到了,只見 一群瘦骨如柴的餓鬼魚貫地入座。每個人手上拿著一雙長十幾尺的筷子。可 是由於筷子實在太長了,最後每個人都夾到,但卻吃不到。你不覺得很悲慘 嗎?我帶著你到天堂看看。

到了天堂,同樣的情景,同樣的滿桌佳餚,每個人同樣用一雙長十幾尺 的長筷子。不同的是,圍著餐桌吃飯的可愛的人們,他們餵對面的人吃菜, 而對方也餵他吃。因此,每個人都吃得很愉快。

(2)以主的吩咐為教導的核心 大使命不僅是限於牧師、傳道人等少數的使命,它乃是主向我們全體基 督徒頒布的命令。 兩千年來,福音的大使命從未停止過,其實,我們都是大 使命的受益者,同時也有義務參與大使命。用講台傳道、個人傳福音、建立 小組的方式,引人歸主,叫人成為耶穌的門徒。 大使命當從身邊做起,從耶 路撒冷直到地極!

挑戰:每人每年去愛一個人,給一個人傳福音(包括教導牧養)。教會要先 有彼此相愛的生活,再去傳福音。

三、執行大使命的福份(效果) 彼此相愛、傳揚福音是一種福分,更是神祝福我們的通道。

1、與別人同得益處。 當我們彼此相愛時,首先是我們得到了益處,同時,別人也同得益處, 上帝因此也得到榮耀,不但如此,眾人因此就認出我們是主的門徒了。

2、主常與我們同在。 惟有主與我們同在,我們才能得著屬天的權柄;也惟有與主同在,我們 才能達成祂所託付的使命。當我們去傳福音,拯救靈魂時,是在遵守主的命 令,主耶穌應許我們,他就常與我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大使命的附帶應許是“直到世界的末了”,這句話暗示大使命並非只托 負給十一個使徒,而是同樣托負給每一個世代的信徒。 因此,我們今天也接 受了主的差遣,要把救恩傳開,帶領更多人歸信主。 你有沒有忽略了主所託 負你的使命?這個使命尚未完成。 我們又當作甚麼來遵行祂最後的吩咐呢?主 啊,我在這裡,請差遣我。結論:基督徒是天國的大使,有責任去執行天國 的使命!耶穌基督給我們使命,同時他也賜給我們完成使命的信心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