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主任牧師 : 陳克安 |青年牧師: 洪以琳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221225 陳克安牧師 - 耶穌的降生

經文:路加福音2:1-14
題目:耶穌的降生

一、耶穌降生的時間點

路加福音的作者在寫這本福音書的時候,一開始將當時的社會背景作個說明,主要目的是要我們明白這些事件的背後都是有資料可查證的。就像撒迦利亞得到上帝的僕人天使加百列得啟示一樣,他先提供了社會背景是「希律王統治猶太」(1:5)。現在他要介紹更偉大的人物—耶穌,因此介紹的社會背景,就比介紹撒迦利亞時來的更詳細。路加提到羅馬皇帝奧古斯都,也提到居里扭總督。更重要的是他提供一個更明確可查考的背景,就是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命令所有統治區下的人民都必須接受戶口普查。

戶口普查這個動作是全國性的,其目的之一是在計算羅馬帝國所統治的範圍有多少人?這對凱撒來說是彰顯自己所擁有的榮耀。這個動作也讓我們想起大衛曾經對他的元帥吩咐去數算以色列境內擁有多少的百姓,為此卻惹動上帝的怒氣!

當時凱撒憑藉著軍事力量征服許多地方,用武力威脅人們降服於他,但是羅馬帝國的勢力在人類歷史上也只出現了一短暫時間就消失了,而今天凱撒本人我們僅知道他的名字。但是二千年前耶穌的降生,他正式宣告上帝國度在地上的展開,他不用武力征服世界,他是用愛來征服人心,他用犧牲來征服人心,他不像地上的君王用武力或暴力來控制人,使人們因為懼怕而臣服,耶穌帶來和平、自由、公義的信息,人們因為認識耶穌的卑微與愛的行動,主動地跟隨他,讓神的國降臨在人心。漸漸地,神國度要擴展到世界各地,讓所有的人都能聽見福音,相信主的救恩。正如主禱文說:願你的國降臨,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所以,路加福音作者一開始在做一個區別,把地上國度的建造模式與天上國度的建造模式做一個區別。

二、耶穌降生的三個象徵

1.天使的宣告

天使的宣告,包括二個重要的信息,首先天使向誰宣告這麼重要的事,其次天使宣告耶穌的身分,這代表甚麼的意義。

首先天使將主降生的消息向曠野的牧羊人報告。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舉動!天使竟然向曠野的牧羊人宣告這麼重大的消息。一個孩子生下來,會向關係最密切的人報告,比如向親族的人說:“你生了一個兒子!”但天使卻先向牧羊人宣告耶穌降生的消息,那些牧羊人跟耶穌基督降生有何關係?論社會的地位,曠野中牧羊人是最窮苦的人,但在天使看來,耶穌基督的降生與這些人大有關係。

我們感謝神,祂將屬靈的福份給那些最需要的人。雖然牧羊人沒有地位,不是官府或祭司長,但他們是最早聽到天使所報佳音的人。但為什麼會向牧羊人報消息呢?在路加福音中,卑微的牧羊人透過了異象,在基督出生後立刻直接被告知基督的出生。人們常常將牧羊人傳奇化,他們在我們的想像中總是善良、溫柔,謙卑。但事實上在當時,牧羊人總是被視為不潔淨的法律邊緣人,有時甚至讓人有狡猾的印象,因為他們常常放羊在別人的草地上吃草。

基督是為了罪人來的

聽見天使傳遞的好訊息時,直接讓接受訊息的人受到驚嚇。但接受訊息的人很快地放下害怕的心情。接下來天使宣布的訊息,是聖誕故事中最為人熟知的的一段,正如天使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路2:10)「我報給你們好信息」,意思為「好信息」或「福音」。這好信息就是耶穌為之後會做的一切會為全人類——受苦、死亡,復活,這救恩的好信息會為全人類帶來喜悅。

第二個部分是指天使宣告耶穌的身分,他是「救主、基督、主」。這三個身分代表著耶穌的三個使命。

救主:主耶穌是全人類的以及我們個人的救主,天父將自己的獨生子看作為一隻待宰的羔羊,耶穌自己做為上帝與人類之間的挽回祭,也唯有透過他才能進入上帝的救恩,與天父上帝連結在一起。

基督:"基督"一詞來自希臘單詞Christos ,意為"受膏者"或"被選中者"。"耶穌"是主的人名,由天使加百列告訴馬利亞(路1:31) 。在古代以色列,當一個人被賦予權威的地位時,油被澆在他的頭上,表示他被分別出來為神服侍(撒上10:1) 。君王、祭司、先知都是照這樣受膏。膏油是一種象徵行為,表明神的揀選(撒上24:6) 。

在舊約中有數百個預言經文提到了一位即將到來的彌賽亞將拯救他的子民(賽61 : 1;但9:26) 。古代以色列人認為他們的彌賽亞會帶著強大的軍隊來把他們從地上的君王和異教國家統治中解救出來。但是新約啟示了一個更好的拯救——彌賽亞耶穌——從罪的勢力和刑罰中拯救我們(路4:18;羅6:23)。耶穌"基督"的頭銜意味著他是神的受膏者,是實現舊約預言的人,是被揀選拯救罪人的救主(提前1:15) ,也是萬王之王,要來建立他的國在地上(撒迦利亞書14:9) 。 耶穌是主:這一個詞代表著耶穌與我們的關係。主耶穌救贖人類的工作在二千年前在各各他山上雖已完成;但是耶穌要成為我個人生命的主人則是一生的,這個世界要尊主耶穌為主,要到這個世界的末了才真正完成。

主耶穌降生的消息是由天使向牧羊人宣告,象徵著一個重要的訊息,我們的心要準備好,用一顆卑微與單純的心等候主的降生;同時主耶穌自己也說: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約10:11)

「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約10:14)

「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約10:27)

羊代表著單純,但也是很脆弱的受造物,所以牧羊人會小心保護羊群,帶領羊群到溪水旁和草原之地,讓羊群有安歇之處。重點是羊有一顆敏銳的聽力,聽得懂屬於牠們主人的聲音,緊緊地跟隨著主人。各位弟兄姊妹,我們的屬靈的聽力原本是好的,與神之間是沒有攔阻的,但是自從罪進入人心以後,我們的心思變得與世界一樣,愈來愈混亂,我們喜愛聽世界的聲音,漸漸遠離上帝。所以,耶穌的降生帶給救恩,透過聖靈的內住恢復我們屬靈的聽力,我們當省思我們與主的關係是否依然保持單純與卑微的心境,使得主耶穌能夠選擇降生在你的心裡並願意住在你的裡面!

2.卑微的降生方式

第12節說:「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那就是記號了。」天使宣告耶穌降生在一個簡陋的地方,臥在馬槽裡。馬槽,是古代客棧提供給過路旅客的馬車,或是馬驢等交通工具及牲口停放、休息的地方。

有錢的人家有馬夫,這些馬夫就在馬槽的地方整理馬車,也餵養馬匹,然後晚上就睡在馬槽。為的是防止有人偷走馬匹。耶穌就在這些馬車僕役以及馬匹過夜的地方降生了。為甚麼耶穌會在這地方出生?除了是客棧客滿之外,還有約瑟和馬利亞並不是一個很富有的人,不能負擔昂貴的房租,他自己和馬利亞一起騎著馬匹從拿撒勒回故鄉去,就在這地方臨時將馬槽當作過夜的地方,卻沒有想到在這地方遇到馬利亞臨盆的時間。我們很難想像,上帝的獨生子基督以這樣的方式來到世上。這究竟帶出甚麼啟示?

耶穌降生時,是被放在不起眼且卑微的馬槽;他離世時,是釘在象徵羞辱記號的十字架,經歷百般的凌辱而死。耶穌的出現與離開的方式都是如此的簡單與卑微。但直到兩千年後的今天,全世界的教會和基督徒仍在記念耶穌的降生,這就清楚顯明,耶穌是昔在、今在、永在的救主!

根據經文第7節的記載,馬利亞在如此困頓的地方生下耶穌,是因為「客店裏沒有地方」,但後面的二章10-12節,天使跟牧羊人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裏,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裏,那就是記號了。」

馬太福音九章35-37節記載,耶穌在世的最後三年半,「走遍各城各鄉,不單是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祂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耶穌不單是救主,還是好牧人,所有困苦流離的百姓,都是祂所服事的對象。

不可以貌取人

耶穌降生、被放在馬槽,給我們的啟示和提醒,我們是不是因為一個人的出身背景以及樣貌,而幫他打分數,甚至給與差別待遇?隨著時代的變遷,聖誕節已經漸漸被商業包裝成一個「沒有耶穌」的歡樂節慶。除了教會以外,社會不會把聖誕節和耶穌降生畫上等號,甚至連基督徒都把聖誕節當成是一個交換禮物的節期。那麼我們可能要問自己一個問題,「聖誕節我們邀請來教會的福音朋友,是否自己會做了篩選?」其中有貧窮弱勢家庭的成員、衣衫襤褸、衣不蔽體的街友,以及曾經「腳步踏錯」現在已經浪子回頭的更生人嗎?還是那些擁有「給」教會實質幫助(奉獻)的人?

我們要學習接待不同的人,不分貧富貴賤、各種身分地位,都是耶穌所愛的人和他所要服事的對象。他強調,這個世界上有需要的人很多,教會和基督徒也不可能幫助所有的人;但耶穌的教導很清楚,當耶穌看見有需要的人,或是像那位患血漏的婦人,以及被人抬來求耶穌醫治的畢士大池的癱子,耶穌都會幫助、醫治他們。這是提醒教會和基督徒;我們所服事的對象,要以「看見需要」為出發點,去分享關懷和愛。最重要的是,要效法「耶穌虛己及僕人的心志與行動」,而這也是耶穌降生馬槽給教會及基督徒最大的提醒及啟示。

3.耶穌的降生―與天上的連接

經文記載牧羊人夜間按着更次看守羊群,有主的使者站在他們旁邊,主的榮光四面照着他們。下面提的“天使”是單數的“那天使”,最後才提到“一大隊天兵”。那麼“主的使者站在他們旁邊”這話,到底這“他們”是哪一邊的他們?主的榮光四面照着他們,又是怎樣照法呢?可見天使向牧羊人顯現時,除了一個帶領天兵的天使之外,還有一隊天兵圍繞着那群牧羊人。這些牧羊人沒有心理準備,忽然看見這麼多天使,難怪會懼怕了!天使馬上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感謝主,耶穌基督的降生是一個大喜的信息,因為這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裏,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我們看見天使相當尊重那些牧羊人,當他向牧羊人報告消息的時候,牧羊人最先是懼怕,後來就很歡喜了,因為天使把牧羊人的懼怕消除。當那大喜信息報告完了之後,牧羊人或許還是驚魂未定,但天使再為他們作一件事,他們就真的平安了!天使與一大隊天兵唱詩讚美神,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祂所喜悅的人。”天使的歌聲使他們的懼怕消除,轉為歡喜。天使天兵唱完詩就升天去了,牧羊人彼此說:“我們往伯利恆去,看看所成的事。”他們真的找到了耶穌基督,並且將他們所看見的傳開。他們是第一批將主降生的消息傳開的人。神所使用的人,不一定是最尊貴的人,而是渴慕主真道,謙卑聽主話的人。我們感謝主,牧羊人將這信息報告出去。

我們在教會裡已經習慣聽聖誕節的信息,我們也習慣聽有關天使向牧羊人報佳音的故事。但是如果今天真的有天使從天而來向我們顯現,我相信我們會很驚訝與害怕,因為天使的長相與我們人不一樣,伴隨而來的是他有上帝榮光。在耶穌降生的過程中,有幾次天上的使者向人顯現,這代表著這件事的重要與特殊。

同時,也讓我們看見一個事實,天上與地上的連結,我們人的肉身在那個特殊時刻可以看見天上的榮耀,神給了人特別的權柄可以排除肉眼的限制,直接看見榮耀的天界,有一大隊的天兵與天使在天上一起唱詩讚美。而當時在地上能被邀請的人僅僅是牧羊人和耶穌的父母,路加福音在這裡沒有記載東方來的博士。 這一幕景象讓我們聯想到舊約聖經先知以利沙的僕人。聖經記載:「王就打發車馬,和大軍,往那裡去,夜間到了,圍困那城。神人的僕人清早起來出去,看見車馬軍兵圍困了城。僕人對神人說:哀哉,我主阿,我們怎樣行纔好呢?」(王下6:14-15)少年人眼見敵軍壓境,嚇得驚慌失措,他認為這下完蛋了。少年人會有這樣的反應,乃人之常情,因為他用肉眼看見的是敵人和困境,他看不見靈界的爭戰,他也不明白神掌管一切,因此他心中的害怕和焦急是可以理解的。這時他的信心被眼見給矇蔽了,忘了他身旁的以利沙,也忘了以利沙所事奉的神,所以他會陷入絕望之中。

以利沙並沒有責備他,因為以利沙知道問題的所在,聖經描述:「神人說:不要懼怕,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以利沙禱告說:耶和華阿,求祢開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見。耶和華開他的眼目,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王下6:16-17)以利沙轉移他的注意力,對他說,不要怕。並且將實際的情況告訴他,接著以利沙為他禱告,求神開這少年人屬靈的眼目。果然當他的眼目一開,就看見先前所沒有看見的火車火馬。這個轉變的關鍵在於,肉眼轉換成靈眼;注意力從人和環境,轉向掌管一切的神,如此才能看見以前所沒有看見的事。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若能隨時等候仰望主,有聖靈的同在和充滿,也能用主所賜的靈眼,看見領會超越肉眼所看見的,這是從等候的信心而得的。 我們當思想,我們信主之後,也開始在操練靈界的事,過去因為罪的緣故,我們的靈被罪遮蓋,所以我們對神的事很排斥也很模糊。現在我們的靈開始被操練了,例如我們學習讀神的話語,與天上的神禱告;上帝差派聖靈做我們的保惠師,祂引導我們明白神所說的話。這些都是屬靈的事,不是地上的事,讓我們對屬靈的事與來愈敏銳。從此我們得知,先知以利沙看事情是用屬靈的眼光,他的僕人看事情仍舊停留在用肉眼來判斷。所以二人所呈現出來的信心是不一樣的。起初少年人只看見大軍壓境、四面楚歌的困境,因此就喪膽失志。後來靈眼被開,看見神的同在和保護,也就無所懼怕了。

弟兄姊妹,我們要學習在困境中轉眼仰望等候主,因祂笑臉幫助我們。

保羅說:「屬靈的人能看透萬事,卻沒有一人能看透了他。」(林前 2:15)屬靈的事,必須用屬靈的眼才能看見。主的祝福和應許充滿在我們生命之中,可惜,我們常常視而不見,以致不明白主的旨意。求聖靈幫助我們,開啟我們屬靈的眼睛,用信心仰望等候,必能看見主豐富的應許和滿滿的祝福。

耶穌的降生若用屬靈眼光來看,不只是要讚美神的救恩要在耶穌的身上展開,地上要因為主的降生帶來真正的和平。

三、呼召、使命、角色

約瑟和馬利亞在耶穌降生的這一大事上,他們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但是他們知道他們是配角的角色,而且他們都必須學習順服主的旨意。耶穌藉著聖靈的感動,藉著馬利亞的身體懷孕並生下來,他們二人要養育他長大。

他們被神呼召接受作為耶穌在地上肉身的父母的使命。

呼召―這是指神對我們有呼召的主權,就像神呼召亞伯拉罕離開他的家鄉,摩西被神呼召。我們被神呼召有一個共通性,就是呼召成為神國的子民,為主而活,在世上被分別為勝。 使命―使命是被神呼召的實踐,例如神指引我們去哪裡?去做甚麼事?對象是誰?這使命是根據上帝在不同時代對我們每一個發出。神給我們使命不是以成功或失敗作為要件,而是單純地順服主的命令。就像約瑟與馬利亞的使命,單純地順服,去接受神在他們身上所要成就的事,不論旁人是如何的嘲笑與議論他們,他們都要為主的緣故克服內心的羞辱感,他們也立刻面臨因為希律王的追殺,受天使的指引遠離故鄉開始過逃難的日子。

馬丁路德金恩牧師被神呼召成為神的牧者,但是他有另一更大的使命是在那個充滿種族歧視的時代中,為主發出公義、和平的聲音,他鼓吹非暴力不合作的運動,去突破人與人之間的藩籬與隔閡,去建造一個屬神新的國度,那就是人人在上帝的面前都是平等的受造物,可以彼此相愛,手牽著手彼此相愛的共同生活。不再有害怕、不再有歧視、不再有膚色之分、不再有階級之分,我們在上帝面前都是一樣的兒女,可以在一起享受敬拜上帝的美善。但他也因為這個使命犧牲他的生命。 施洗約翰被上帝呼召作為福音的先驅,他的使命是為主預備道路,修直他的路。他直言人們要懂得分享生活,他告知有錢財的人要知足,他告知有權力的人要追求公義,不要濫用權力,要照顧貧窮人。

主耶穌被上帝呼召降世為人,他的使命是作為上帝與人之間的中介者。

他來到世上,不張揚,卑微自己,作人的僕人,他親近貧窮人、生病的人、邊緣的人,他傳講天國的道。主說:「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約翰14:21)

然而,耶穌為此遭到有權勢者的忌妒,為此他走上十字架的道路。

我們相信主並跟隨主,不見得神給我們使命會使我們在地上的生活更豐富,當然,神若允許,他豐富我們的物質生活,引導我們的兒女有好的成就,我們感謝主,但這不是神給我們真正的使命。神給我們的使命會根據每一個人擔任不同的角色與身分,去活出神給我們特別的使命,讓我們所接觸到的人,都像當年耶穌在世上生活的時候,人們遇見他,生活得著影響、改變,轉向上帝。

我們要積極正確地向主禱告,神讓我在世上活著擁有一個角色或職業,求主賜福我的角色愈來愈有影響力,讓我有機會在這個角色上為主而活,這才是我們生活的態度與眼光。神讓我擁有一個家庭生活,求主賜福我們婚姻生活幸福,讓我們夫妻二人經營這個家的使命使又機會為主而活。

耶穌降生有一個最終極的使命,他遵行天父的旨意而生,他生是為了世人,叫人得救恩。

A.人人有罪,且需要救贖:羅3:23「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6:23「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乃是永生。」提前1:15「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

B.人沒有辦法將自己從罪惡裡救出來,只能坐以待斃。耶穌降生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他的降生、受死、復活、升天、再來,構成了五步救恩。他只要我們信,就能得著全部救恩。弗2:8-9「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主耶穌自己走完他從上帝領受的呼召與使命,那麼,你的使命是甚麼?你知道神給你的使命嗎?倘若你確定了,就開始出去吧!不要留在原地了!Therefore GO!

【小組討論題目】

1.耶穌降生給我們一個清楚的啟示之一,是祂來到世上擁抱所有的 人,祂不區分身分、地位、族群,祂接納卑微與尊貴的人。我們反省自己習慣接納與親近那些人呢?

2.約瑟與馬利亞接受神給予他們的呼召與使命,請分享你/妳自己從神所領受的呼召與使命是甚麼呢?而現在妳/你的人生也正走在這呼召與使命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