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主任牧師 : 陳克安 |青年牧師: 洪以琳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221211 陳以安神學生 - 結果與結局

經文:路加福音3:7-9;15-18
題目:結果與結局

一、 喜樂嬰孩結果子:

1.約翰是誰

回味約翰的故事,從上周我們知道,他的工作雖然短、見證特別、他成為預備主耶穌道路的先知;而如果我們再將往前看一些,天使對年老的撒迦利亞發預言說「你的妻子伊利莎白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約翰。你必歡喜快樂;有許多人因他出世,也必喜樂。他在主面前將要為大,淡酒濃酒都不喝,從母腹裡就被聖靈充滿了。他要使許多以色列人回轉,歸於主─他們的神。他必有以利亞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為父的心轉向兒女,叫悖逆的人轉從義人的智慧,又為主預備合用的百姓。」(路1:13-17)。他來自一個不平凡的家庭,且是一個被預告出生要做很多工作的人,甚至他還在母親肚子中時就已經有異於常人的表現:「伊利莎白一聽馬利亞問安,所懷的胎(約翰)就在腹裡跳動。」(路1:41),約翰因為靠近馬利亞、靠近馬利亞所懷的耶穌而不由自主發出反應,可以說,他的生命從還沒開始孕育時就已經有了很明確的目的—要表明耶穌。

2.約翰所結的果子

不過,在天使與約翰的父親發出預言的內容中,有一段經文可作為與約翰服事的對照「你必歡喜快樂;有許多人因他出世,也必喜樂。」(路1:14)當我讀到約翰在曠野的工作時,常感覺他所講的內容常常是嚴肅、帶來壓迫感的,例如他在上周與今天談到的經文7-9節中,指責有一群人是「毒蛇的種類」,並且不結果的樹會被斧頭砍下來;約翰所結的果子的確讓許多人得以認識上帝,只是這結出果子的方式似乎不怎麼討喜,過程中比較像是苦味巧克力,帶給人深刻的體會,而後才吃得出回甘的味道,因為這位被預言要帶來喜樂的嬰孩,卻是口不離審判、持續地說「悔改!悔改!悔改!」,在我們今天的經文中,攪動了聽眾的心,並且因為這麼特別的言論,開始有許多懷疑「人都心裡猜疑,或者約翰是基督」(路3:15)。

二、不結果的結局:

1.蓄勢待發的斧子

「現在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裡。」(路3:9)約翰所分享的扎心、乍看覺得刺目,言詞強烈而絕對,這讓我想到過往在電線桿上偶爾會看見的標語(如”天國近了”、”死後還有審判”、”悔改吧,時候不多了”),在以前電線桿上常常佔據許多廣告標語、吸引用路人注意的年代,透過這樣的標語確實能讓人看見,但看見了會有甚麼反應呢?這些標語是否與約翰所說有一個共同點,即這樣的分享方式容易引起人的牴觸(即便應也有因為這些言詞振聾發聵,而幡然回轉的人),但我們這些信的人也不能忽略這些標語、以及約翰所說的話,因為比起約翰那個時代的聽眾,當我們聽著「現在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裡。」(路3:9)這個”現在”—上帝公義的審判—豈不是離我們更加迫近了嗎?

2.當代人心的考驗

然而,比起當時約翰的聽眾,我們要思考(甚至猜疑)的事情似乎多得多。當時的聽眾是在同一個宗教信仰(猶太教)底蘊為主的環境成長,對基督/彌賽亞,即被差派而來救世主並不陌生,另外他們是在一個相對單純的政治環境—羅馬政府統治下,對比我們台灣多元社會、複雜政治的處境,我們面臨到的拉扯不會是一個主要信仰與一個小眾信仰之間,亦非一個強大的政權與被統治公民之間。縱然我們比當時的聽眾自由多了,也已經處在一個看重自由意志的社會風氣下了,我們面對的拉扯與可以做、需要做的選擇也相對困難得多。不結果的結局是面臨被砍伐的審判,這是基督信仰者都能認同的事,但我們仍能像約翰如此表述去傳福音嗎?另一方面來說,我們這個世代的聽眾也要結出果子,但我們的土壤截然不同,甚至,是否堅硬得多(面對更多的選擇,面對更高舉的自由意志)?

三、結局:

1.從約翰看耶穌是誰及我是誰

有一件事讓我們比起這些聽眾幸福得多。當經文15節中「百姓指望基督來的時候,人都心裡猜疑,或者約翰是基督」,在他們還處在甚至連基督是哪一位都弄不清楚的情形時,他們要相信這個約翰所講的事情是真的、結果子是認真的,會有斧子砍伐也是真的,需要更大的勇氣和信心不是嗎?但是今日我們卻實實在在地透過聖經寫明、透過聖靈啟示,不管因著甚麼原因,我們進到教會,一同聽著約翰說故事,這是我們的幸運,我們今日要做的選擇的參考基準、憑據比當時聽眾多得多。

那麼,我們要做出什麼選擇呢?約翰在經文16節說「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但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要來,我就是給他解鞋帶也不配。」他知道自己的定位,即便別人看他厲害、看他強大,要猜測、甚至要認他做基督,但他的話語表達出耶穌基督是更大的那一位。上一周的講道談到我們要結出果子,我們要做的是「做一個名符其實的基督徒、與人分享上帝的恩典、盡力做本份的事」。我們今日不僅複習結果子,並且提醒你我要選擇謙卑,選擇知道我做一個名符其實的基督徒但我不自誇,我與人分享上帝的恩典但我不自大,我盡力做本份的事但我不自吹自捧。讓我們不僅學習把事情/事工/傳福音做得好,並且做時能警醒謙卑、因為知道能力比我們大的耶穌基督,才是真的要大大誇耀的那一位。

2.約翰所結的果子

還記得約翰是一個被預言帶來喜樂的嬰孩嗎?他卻對眾人說「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手裡拿著簸箕,要揚淨他的場,把麥子收在倉裡,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了。」(路3:17)多麼令人驚畏的畫面啊,先前是斧子要砍不結果的樹,這裡是沒用的糠要用不滅的火來燒光光,因為麥子有用、珍貴、糠卻是沒用、沒有價值,這不禁讓我們要彼此問問:你是麥子還是糠?這絕對是一個講述審判的畫面,但是約翰所講的卻不盡然是審判,因為審判總是與拯救的恩典緊緊相連。與其擔憂會不會被算做糠來燒殆盡,想想那些麥子收在倉裡的畫面吧,那裡有牆壁的保護,不怕風吹散;那裡有屋簷的遮擋,不怕雨淋生蟲;那裡有主人的看顧,不怕被偷竊......原來約翰確實如預言所說的,是要帶來喜樂的嬰孩,只是我們有沒有看見審判中上帝為敬畏他的人預備的恩典,我們是否願意相信,在患難中信靠神的人要經歷大喜樂?

四、結果:

1.在待降節待降

約翰看似讓人驚惶的話都講盡了,實則好話也都講了,但經文紀載「約翰又用許多別的話勸百姓,向他們傳福音」(路3:18)他為了要傳耶穌基督真的是努力不懈啊,而每次到了接近聖誕節,這個被譽為最佳傳福音節日的日子,教會可以說是最忙的時刻,我們也真是努力不懈啊。在這些努力中間,盼望我們可以真正地待降—既是復刻耶穌誕生的故事(期待降生),也是預備你我生命更新的故事(等待主再次降臨),其中的關鍵—期待—與關係、與連結脫不了關係:我們因為與某人/事/物有連結,才會產生期待,那麼,我們如果在意聖誕節、我們就會更在意待降節期,因為這些一日一日的期待與行動讓我們真正能迎接聖誕,真 正能迎接主再來的日子。

2.你我的曠野在何方

今年,我們繼續在這棟建築物享受待降、準備過聖誕節,而祭司家庭出身的約翰照理而言應該也在建築中莊嚴地過節期,他卻是在曠野努力地用許多的話勸百姓,向他們傳福音,原因是他被呼召—被一個高過他自己的力量帶領去曠野。當我們已知要暫時失去這樣作為信仰中心的建築物時,我們在哪裡過聖誕?在哪裏做一個名符其實的基督徒、與人分享上帝的恩典、且盡力做本份的事?求主幫助我們如同約翰,能去到我們當去的那片曠野—或許是盡心在職場,或許是加入某個事工團隊,或許是去到神學院,重要的是,我們禱告期盼看見那片曠野,並且能有勇氣踩出信心的第一步、第二、第三步,在迎向結局前盡忠結果子。

【小組問題討論】

1.試分享你看過,或經歷過基督信仰的傳福音方式(如電線杆標語、金句福音車、路傳......),你的感受如何(有無學習或反省)。

2.傳福音對你而言是易事、難事、或生活日常?試分享你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