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180603 吳富仁牧師 - 警醒的僕人
經文:路加福音12:35-48
題目:警醒的僕人
天眼
親愛的弟兄姊妹,大家平安!台灣的電視史是從1962年台灣電視公司成立 後開始的,因此若是1962年後出生,都可以算是「電視兒童」,我就是其中 之一!不過台灣早期的電視,深深受到戒嚴時期政府的管制,要播什麼都要 經過警備總部的手;或許我們當中也會有人懷念早期台灣電視台所播放的, 當時都播放單純、政令宣傳、美好,同質性相同的節目,後來電視台開始競 爭之後,當然有許多為刺激收視率所製作的節目。其實我小時候,家裡沒有 電視,那應該是直到小學二年級後,因此電視對我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不 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部電視寫實劇,叫做「天眼」,這部寫實戲劇,專門 把發生在台灣各地刑事案件改編成戲劇演出。為什麼我對這部劇印象深刻 呢?原因是這是小時被父母禁看的電視節目,這部劇播出時間通常是晚上九 點,但每到那時間前,爸媽就會叫我去睡覺。但偏偏我去睡覺後,他們還在 看。
因此,小時候我心裡就非常好奇,倒底這部戲都在演什麼,直到有一 天,爸媽出門,直到九點還沒回來,我就趁大人不在,哥哥姊姊去找同學, 就打開電視看;看的時候非常緊張,但卻又被那刑案恐怖的情節與人性吸 引,看一半,聽到爸爸摩托車的聲音遠遠在巷口響起,就趕緊把電視關掉, 跑上床睡覺。到現在,我已經忘記當時到底演些什麼,不過,只記得那天晚 上,不斷的做惡夢,被追殺,在被捉住要被分屍時醒來。親愛的朋友,我們 的生命似乎就是如此,越被禁止的,越想觸摸,越想去做,這其實便是人的 罪,我們都需要在惡夢中醒來,並且聽見那掌權的主對我們的呼喚。 準備好迎接挑戰
「你們腰裡要束上帶,燈也要點著,自己好像僕人等候主人從婚姻的筵 席上回來。他來到,叩門,就立刻給他開門。」(路12:35~36)束腰是古 時候,人準備出發、要工作或打仗前的預備動作,主耶穌用這個意象提醒我 們,我們當像一個僕人般束起腰帶,把寬鬆的外衣塞進腰帶中,活動與工作 時能夠自由行動,同時要點燈,準備在黑暗中,帶領那從婚筵中或許還有點 酒醉的主人平安歸來,這件事的重要,只有那些曾經在沒有電力供應的地方 生活過的人才能明白,入夜前的點燈預備是多麼重要的事。
如果故事只停留在這裡,我們大概會誇讚這真是個盡責、預備、細心的 僕人,然而故事卻直轉直下,「主人來了,看見僕人警醒,那僕人就有福 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必叫他們坐席,自己束上帶,進前伺候他們。」 (路12:37)在中東地區,主人與僕人的角色是十分清楚的,這主人居然因僕人 細心預備等候,不但祝福僕人,更親自束上腰帶,讓僕人斜躺坐席來服事他 們;在路加福音中,有六段是耶穌用強調的口吻說:「我實在告訴你們」, 每次隨後所說的話,都帶來令人驚訝或難以接受的話。但耶穌不只是說說, 事實上祂還親身示範,就像祂與門徒在最後晚餐後的行動,耶穌「就離席站 起來,脫了衣服,拿一條手巾束腰,隨後把水倒在盆裡,就洗門徒的腳,並 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乾。」(約13:4~5)
耶穌在這個比喻中帶出十分驚人有力的信息。祂要告訴我們,那些預備 好、又願意細心給予、去服事的人,他們耐心等候上帝完全統治的臨到,但 最終他們卻發現,自己居然被所等候的人服事。事實上,這個故事相當清 楚,就是指耶穌的再來,因為隨後耶穌就是這樣解釋:「或是二更天來,或 是三更天來,看見僕人這樣,那僕人就有福了。家主若知道賊甚麼時候來, 就必警醒,不容賊挖透房屋,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你們也要預備;因為你們 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路12:38~40)羅馬人把夜晚分成四等分── 四更,猶太人傳統是分成三等分,華人則是五更;不論二更或三更,耶穌正 告訴我們,我們正處於黑暗世代中,隨時隨地都有人宣傳那似是而非的福 音,因此要成為那警醒的僕人;例如說,有人會告訴我們,彌賽亞在這裡、 在那裏,行神蹟說預言的人,便有人高舉為彌賽亞;許多人還有印象,廿幾 年前,1995年閏八月前,台灣教會界就有所謂的先知預言,傳說上帝藉中共 之手攻台,要審判台灣,因此那時許多台灣基督徒跑到貝里斯,我真不知這 是怎麼聯結的;親愛的朋友,倘若你聽到這些似是而非的話語時,就是準備 要束上腰帶的時候,請謹慎你的心,主的話告訴我們,祂會在我們意想不到 的時候來臨!是的,這時代仍然充斥許多假先知、假基督,我們真要準備 好,去迎接挑戰,更不容許讓賊來挖牆角! 罪使我們忘記自己身份
雖然主耶穌應許最終會服事我們,那正是我們忠心到底的祝福;但我們 與主的關係會不會因此改變呢?不會的!要記得,即使主屈膝彎腰服事,但 祂是我們的主,我們是祂的僕人,千萬不可忘記我們的身份,以致得意忘 形,自以為是;耶穌接下去便告訴我們:「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要派他管 理一切所有的。那僕人若心裡說:『我的主人必來得遲』,就動手打僕人和 使女,並且吃喝醉酒;」(路12:44~45)當約瑟被賣到埃及,因他有上帝同 在,所經辦的一切盡都順利,深受主人波提乏的信任,於是「約瑟就在主人 眼前蒙恩,伺候他主人,並且主人派他管理家務,把一切所有的都交在他手 裡。」(創39:4)這位僕人,一開始應該就像約瑟一樣,所經手的一切都順 利,因此獲得主人完全的信任。然而,真正的考驗也是從這句話開始的,「 管理一切所有的、一切所有都交他手裡」。
當人擁有經手或管理一切的權力時,人的心就隨之變化。英國十九世紀 歷史學家阿克頓勛爵(Lord Acton 1834-1902)便說過:「權力使人腐化,絕對 權力使人絕對腐化。」(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 lutely)當這個管理一切的人,擁有管理之重責大任的人,忘記自己身份,自 以為是的胡作非為時,「在他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時辰,那僕人的主人 要來,重重地處治他,定他和不忠心的人同罪。僕人知道主人的意思,卻不 預備,又不順他的意思行,那僕人必多受責打;」(路12:46~47)重重地處 治,原文直譯是嚴厲直接,「把他劈成兩半」。這其實就叫做人的罪,罪使 我們忘記自己,以及自己的身份;要記得,當我們被主托負,心中要明白我 們不過是個有限與軟弱的人。上週五基督教救助協會的夏忠堅牧師來,他比 喻救助協會所做的只是0,救會與企業都是1,所以是101,便能成為上帝祝福 輸送的管道;我坐在台下,其實認為我們都是0,上帝才是1,若沒有上帝的 應許與成就,我們實在沒有價值與存在好提。因此始終要明白,我們的主是 誰,不然,必受責打,甚至會被劈成兩半呢!
等候、警醒的僕人──上帝的好管家
著名的美國畫家「摩西婆婆」(Anna Mary Robertson Moses,1860~1961 ),七十歲開始作畫後就沒放下畫筆,當她九十幾歲開畫展,接受訪問說: 「過去我曾經辛苦過,如今我相信,我配得這樣的享受。」親愛的朋友,上 帝給我們在世上的使命是什麼呢?在家裡,我們應該成為「幫助者」,若經 濟有需要,就該在經濟上幫助;若在照顧有需要,就去照顧。上帝一定不忘 記,那些照祂旨意而活的人──他們的需要,我的確相信,順服便蒙福;捨 己,才會擁有美好的人際關係;受苦,才能得著榮耀。馬可福音5:21-43記載 一位管會睚魯的故事,他求耶穌去救他生病的女兒,相信睚魯一定很想馬上 把耶穌拉著,從這擁擠群眾中離開,到他家裏醫治他所愛的女兒,但沒想 到,耶穌在路上,卻被一位血漏的婦人耽擱。親愛的朋友,是的,我們的生 命或許就像這樣,被當下的狀況延誤、耽擱,甚至幾年、十幾年、幾十年, 但我們不應把這耽擱視為不好,倘若這是上帝的心意,那便會是好的。因在 這耽擱的時間裡,正是上帝給我們生命加值的機會,若你願意在這些別人看 來似乎被耽擱的時間中,學習忍耐、等候、警醒,保持好習慣,有紀律的生 活,上帝必將祂的心意一一向你敞開,這必不會突然臨到,而能在穩定生活 的靈修中,敏銳體會上帝的心。
就像彼得與耶穌之間的對話,「彼得說:『主啊,這比喻是為我們說的 呢?還是為眾人呢?』主說:『誰是那忠心有見識的管家,主人派他管理家 裡的人,按時分糧給他們呢?主人來到,看見僕人這樣行,那僕人就有福 了。』」(路12:41~43)耶穌沒有直接回答彼得的問題,祂用問題來回應,誰 是那忠心有見識的管家呢?換句話說,在主未來前,在這等候的期間,我們 應該怎麼活,才能活出上帝兒女的樣式;同時若有機會,擔負信眾領袖的職 責時,會明白,這不是身份高低的象徵,反倒是被主託付責任;因此,最重 要的計畫,就是讀上帝的話。最重要的管理,就是被聖靈管理,祂會提醒我 們,請不要輕易消滅聖靈在你生命的感動。
如何成為上帝眼中的好管家呢?我們可以學做生活管理的記錄,若能持 續紀錄,就能養成習慣。1.時間管理(我如何使用今天的時間呢?不是把時間 填滿才叫時間管理!)2.金錢管理(我如何使用上帝交在我手上的產業呢? )3.身體的管理(我如何讓上帝賜予我的身體健壯呢?)4.靈命的管理(我如何與 上帝建立關係呢?) 5.關係的管理(我與所愛所關心的人如何互動的呢?)。重 複我們所做的,就會造成我們是誰,記得,優秀通常不是一次性的行動,而 是習慣造成的。(We are what we repeatedly do, Excellence, therefore, is not an act but a habit.)
等候、警醒的僕人──明白相愛的責任 主說:「惟有那不知道的,做了當受責打的事,必少受責打;因為多給 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路12:48)主是說:能力越大, 責任越重。今天是長老教會總會所訂的環境主日。在這期公報,我引用廿世 紀著名引領關注環境問題的先驅者,李奧帕德(Aldo Leopold,1887~1948)他 在所寫的書「沙郡年記」裏,描述美國亞利桑納洲艾斯卡迪拉山(Escudilla) 一隻大熊的故事,寫著:「最後的一隻灰熊走入狹道裡,將自己射死了。那 發生在六月。那張生皮既髒又斑駁,沒有任何價值。...牠只留下一個被放在 國立博物館的頭骨,以及科學家對於頭骨拉丁文名字的爭辯。只有在思考這 些事以後,我們才會想:是誰訂立進步的規則?」
李奧帕德問我們,如果「進步」只是繞著人類需要而訂的規則,只重視 人類生存,這算什麼進步呢?當我們環視生命與萬物的存在,我們相信,上 帝的創造自有意義與祂的智慧!我們只是被祂創造,並交付我們任務,就像 創世記裏所記載的,「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 造女。上帝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 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1:27~28 )親愛的朋友,你覺得我們有很好的管理與治理這地嗎?
在台南與高雄的交界,有一條二仁溪,在荷蘭時期名為「清水溪」,過 去是條清澈見底的河流。從1970年代起,沿岸廢五金業倒入未經處理高污染 毒性的化學劑,加上支流三爺溪畔養豬場、工廠倒下污水。因此後來爆發「 綠牡蠣事件」,甚至CNN還作了專題報導,讓這條溪惡臭聞名於世。這條在 20世紀被宣判死刑的「黑龍江」,2000年後卻有轉機,除了政府關注與預算 編列,重要的是來自民間「茄定舢筏協會」不斷的巡守與長期監控,劉克襄 在「遇見不同的二仁溪」(2014年)文章中寫到,他在坐船遊二仁溪時,記錄了 30多種鳥類,烏魚不斷想跳上船。彼得告訴我們「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 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 的罪。」(彼得前書4:7~8)親愛的朋友,我相信切實相愛,不只指人與人之 間,更指向人與土地之間,如果我們更明白相愛的責任,相信我們便開始學 會,成為那位主所愛、等候與警醒的僕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