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主任牧師 : 陳克安 |青年牧師: 洪以琳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210110 陳克安牧師 - 時間與節奏

經文:創世記一章16~19節
題目:時間與節奏

創世記第一章,上帝六天中創造各樣祂看作美好的。每天上帝創造完 後,有晚上,有早晨,頭一日。第二日。第一章16節到19節:「於是 神造 了兩個大光,大的管晝,小的管夜,又造眾星,就把這些光擺列在天空,普 照在地上,管理晝夜,分別明暗。 神看著是好的。有晚上,有早晨,是第 四日。」

上帝創造時間,賞賜我們時間,讓我們活的豐富,不愧為人的使命。不 問自己生命的意義與否,與動物沒什麼分別。

一、對時間的態度

A.時間的運用可以決定生命的價值 社會崇尚許多似是而非的觀念,好像忙的人才能幹,工作時間越長才表 示責任越重。於是,人人都疲於奔命,分秒必爭,廢寢忘餐,務求在二十四 小時內,成就最多事,被時間牽制整個生活,成了時間的奴隸──這是多麼 疲累啊!事實上,問題是我們是否懂得活用時間。不論時間多麼短暫,也能 使之充實和有價值;反之,縱使擁有充裕的時間,不善於利用,就如生命從 沒有擁有這段時間,其價值也就等於零。

B.人生與時間之間有競賽 兩個一起到非洲考察的人迷了路,正當他們盤算如何是好時,但見一頭 凶猛獅子朝著他們跑來,其中一人馬上從袋中拿出運動鞋穿上,另一人見 狀,只是搖頭說:「沒用的,你不能跑得比牠快!」穿運動鞋的人說:「我 當然知道了,但在這關頭,最要緊的是——我要比你走得快。」

我們活在競爭激烈世界裡。商業社會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世界,要 活著,就要參與競賽。這場競賽的對手,可能是你的同僚,也可能是你生意 上競爭對手。不過,最感到束手無策的應該是時間!時間就好比故事裡的獅 子——「怎也不能跑得比牠快!」我們不斷嘗試走在牠前面,想做事快一 點,工作時間拉長一點,但到極限,心力交瘁,最後還是慨嘆一句:「什麼 也做不到,沒時間啊!」

很諷刺地,雖然經常慨嘆人生苦短,但我們卻從早忙到晚,甚至廢寢忘 餐,沒有家庭生活、休閒活動,每天就只埋頭苦幹。回頭看時,卻感到沮 喪、無奈、焦慮和懊惱。沮喪因覺得一事無成;無奈因不知還可做甚麼;焦 慮因感時候無多;懊惱因見做得不好,錯失許多機會。

二、神數算我們的日子,是指花在與神同行的時間有多少?

猶大國最好的王約西亞:“登基的時候,年八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十 一年。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衛所行的,不偏左右。”( 王下22:1;代下34:1)跟他邪惡祖父瑪拿西有天淵之別;可是瑪拿西,作王 五十五年(王下21:1),是諸王中在位最久的。猶大國的好王約西亞,生命 也只有三十九歲。

在聖經中,雅各佔重要地位,以色列全家因他得名。雅各晉見法老時, 回應法老問他“平生的年日”說:“我寄居在世的年日,是一百三十歲;我 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不及我列祖在世寄居的年日。”(創47:9)這不是一 個好的自傳結語。以後,雅各又在埃及繼續活十七年,“雅各平生的年日是 一百四十七歲。”(創47:28)雅各晚年下埃及,享受法老格外眷顧,供應 埃及各樣美物。只是早年隨自己意思生活,在神的旨意外,拼命“抓”,造 成兄弟失和,欺騙近盲的父親;逃到外公家,同比他更詭詐的舅父鬥智,前 後二十年,跑了冤枉路,浪費時間,所過日子,蒙神記念的不多。因為人行 在神旨意之外,如神藉先知所說的:「你離棄耶和華你的神,不存敬畏我的 心,乃為惡事,為苦事。」(耶2:19)

所羅門有空前絕後的智慧,擴展以色列版圖到最廣大;建造高大輝煌聖 殿,作耶和華立名居所。他一生總不缺乏致力的,包括作以色列最大多妻主 義者,為取悅外邦后妃建造的異教偶像廟宇。聖經記載:「所羅門在耶路撒 冷作以色列眾人的王,共四十年。」(王上11:42)但所羅門自己的結語:「 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 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傳2:11)

可惜,這王所作的,也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難以相信的,是他 沒有日光之上的智慧,因為沒有“數算自己的日子”。一年又盡,求主“指 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不是數算自己的成就,而是“倒數”,知道 自己在世日子又減一年,過去的日子,是否為主而活?在主面光中,如果我 們忙碌的都只為自己,那我們在世的日子,即使多風光,但神一天也不數算 我們的日子。

有智慧地運用時間,使人生更豐富

1. 凡事判斷輕重緩急

每個人一天都只二十四小時,經常無法做完所有想做的事,在有限時間 裡,只能選擇部份自己真正想做的。選擇前提在於判斷,判斷準則在於分析 輕重緩急,以及優先順序;分析後須適當取捨,讓自己在有限生命裡,做完 對自己及社會最有意義的事。

2. 事先規劃工作事項

生活會變混亂,不是因為事情太多,而是事情未在正常軌道上運行。只 要事先妥善規劃、安排,思考工作進行的先後步驟,生活自然變得輕鬆愉 快。

3. 專注於當下

只有當下這刻是屬你的,過去已經過去了,未來會發生什麼,不知道, 所以好好專注當下這一刻吧!不要匆忙地做,那麼就無法仔細做那件事。也 不能在當下找到做那件事的意義。

4. 不勉強身體做事,不貪求,不競爭

有人為工作犧牲睡眠爭取時間,我們不能想盡辦法讓自己精神亢奮,為了是節省時間,這是傷害自己,同時不一定會把事情做好。

5. 善用自己的時間,也要善用別人的時間 與人對話或會議中,我們常佔據別人的時間,因此,別人不太喜歡與你 談話,因為永遠都我們在發言。

6. 記得,在生活中要停下腳步

如果看見美麗事物,就停下來欣賞吧!有照片,就有回憶一些片段,看 到美麗的地方,還有陪伴你成長的人。有機會停一下,去欣賞周圍一切。

7. 把自己的時間留給需要的人 在醫治人的地方,多停留一會吧!有人需要你的愛、幫助或安慰,就變 成一個「浪費自己時間」的人。遇到悲傷或苦難時,就是要付出許多時間 時。因為在重要事情發生的時刻,時間會拉長。最後當人們談到你的時候, 沒有比這句話更美:「謝謝你曾經花時間陪伴我。」這表達的意思是:他將 他生命中一部份給了我。

對這時代大多數人,如果有機會比別人搶先,就愈能創造機會與財富。 我們不太用心陪伴人,尤其與我們無關的人,通常會擦身而過。我們很聰明 與巧妙的利用時間,但都是以一種貪婪的心情創造與爭取更多有利自己的財 富與成就,即使傷害大自然,或蔑視其他族群的生存環境也在所不惜。 但在神國度用不一樣眼光來看時間。就像耶穌說,那被強盜所傷的人, 倒在路上,只有撒瑪利亞人願意花時間陪伴他。祭司和文士,雖是敬虔的 人,但他們把實踐神話語機會―去幫助的機會流失掉。當反省對神給予的時 間:我們有限人生時間中,為神做多少?為人做了多少?

三、遵循一定的節奏

創世記第一章好像一場交響樂曲,上帝每個動作都有祂的節奏,每一天 出現什麼受造物,都按神旨意,彼此那麼諧和與完美,沒有衝突。彈琴的人 知道,節奏對一首樂曲的力道和美感是不可或缺的。節奏不宜僵化,能夠改 變;有時快,有時慢;我們的時間也像這樣,有一定的節奏;聖經說:有晚 上有早晨,有白天有黑夜,一年過了又一年的開始。如果能找到並遵循你的 節奏,你會發現,不管是你的身體,還是心靈都比較容易釋放力量。

你的身體狀況在二月和在六月是不一樣的,心靈也是如此。兩者在清晨 五點及下午的狀況也都不一樣;早晨和夜晚絕不可能等值。思考時是空腹還 是飽足,工作時是昏昏欲睡還是疲於奔命,身體和心靈也會有所差異。 時間不是像日曆,一張張撕掉,而是像一條小河,像波浪,連續的,有 高低起伏。海泳的人如果能適應海浪節奏,可以輕易在海裡悠游很長的時 間;如果抓不到海浪節奏,很快就筋疲力竭。請尋找你自己的時間節奏,找 出最能在你靜默的時間,讓你感受到自由的節奏,並盡所能保持下去。

傳道書三章1~4節說:「1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3:2 生有 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3:3 殺戮有時,醫治有時; 拆毀有時,建造有時;4 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 每段時間都有適合的任務,在那當中,這行動就能找到它的意義。讓你 也找到適當時間與節奏吧!

我們與神之間互動也需要節奏,不論我們在清晨或夜晚,我們都需讓心 靈與她自己所歸屬的上帝有互動的節奏。好讓我們心靈因神的生命、神的話 語、聖靈的充滿來更新,來重新得力,獲得新的異象與看見。

四、模仿與效法耶穌

天主教重視個人與團體避靜操練,在避靜中有幾個重要的操練,集中一 個是模仿或效法耶穌。

模仿在我們成長的節奏中,非常重要。模仿不是指外表的形象與動作, 而是指有生命內涵與價值的模仿。保羅說:「弟兄們、你們要一同效法我、 也當留意看那些照我們榜樣行的人。」他這樣要求門徒當效法他,因為他知道 這樣的模仿對他們的生命是有幫助的。願我們也能勇敢對別人說,可以來效 法我的信仰見證,因我效法基督。 模仿的方式有幾種:

A.參與群體

保羅說:「但願賜忍耐安慰的神叫你們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穌,一心 一口榮耀神─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所以,你們要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 你們一樣,使榮耀歸與神。」(羅15:5-7)

基督教信仰的培育環境,像敬拜、禱告、團契、讀聖經、神學教義、福 音宣講、生命見證...等,都與信仰群體生活密切相關。最直接的方式,是投 入與弟兄姊妹有互動的團契或小組聚會中,因為靈性的維持與成長都需在群 體交流砥礪中達到。

B.生活方式

不論我們過的是多平凡,一定有屬靈原則在引導我們的抉擇與生命實踐 模式。在模仿過程中,我們同時也觀察別人生活運用的屬靈原則。 保羅提到:「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們作詩的,有 人說:『我們也是他所生的。」(使徒行傳17:28)基督徒肯定靈性與生活密 切相關,甚至相輔相成;如何展現合乎基督徒身份的靈修生活呢?

第一,要反省自己的生活安排背後動機。深入反思才能看清自己的生活 可能活在某種自私和慾望法則中。第二,實際評估自己生活安排的優先順 序。惟有活出以神為優先的生活方式時,靈性才會整全!

C.心靈反思

「反思」是信徒對應現實生活處境中的信仰生活方式之一,是平凡而非 超凡,普遍性而非特殊性。默想經文是反思信仰最佳操練方式。當眾人要拿 石頭打死那行淫婦人時,為何耶穌說:「你們當中誰沒有罪的人,可以先拿 石頭打她?」眾人為何一個一個離開現場?(約8:3-11) 我們可以做什麼呢?建議有三個:

第一,從個人開始作心靈反思,想想自己在當下處境的信仰狀況。

第二,找提出信仰反思的書籍作刺激及輔助,讓自己思所當思,而非胡 思亂想。

第三,與較具信仰反思能力的信徒友人討教,彼此切磋信仰問題,學習 從別人的思想中,刺激自己作獨立思想。保持良好的「反思力」能提昇我們 對靈修的體會,也是與上帝互動的有效模式呢!

D.生命導師

保羅提到:「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 德、仁愛、和平。」(提摩太後書二章22節)便意謂靈性的追求需要有同路 人伴隨的,這樣的同路人在屬靈生命中顯出一種清心禱告主的態度,我們暫 且稱呼這樣的人為「生命導師」(Mentor)。

生命導師只作為靈性導引功能之一,並非屬靈階級區分。每位基督徒都 可能成為他人的生命導師,不是獲取某種屬靈專業執照的工作。 基督徒可以如何實踐生命導師呢?建議有三方面:

一、在信仰群體與他人一同追求靈性成長,有些靈性基本功馬虎不得也 急不來的,但只要有伴,比較能長期維持學習。

二、與屬靈友伴談論自己靈性路上的學習,坦誠分享自己的掙扎和困 難,有助於靈性上的突破;甚至在友誼的基礎上,討論靈命之事有時更會帶 自己遠離盲點。

三、勇於向教會靈性生命成熟的信徒請教,可能是牧者傳道人、屬靈長 輩、也可以是同輩的弟兄姊妹,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也許每個 人某方面都可以成為我們的生命導師!

結論:更像我主

當我們開始了基督徒靈性旅程,在塑造經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便是「 與主同行」的生活,意味著當我們願意更多開放自己的心,讓主耶穌參與, 我們的生命就能夠反映出主的榮美;別人能夠從我們的生活中,看見一種神 同在的生命力及態度。

聖經說:「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腓2:5)某方面來說,這是 單純的指向─我們需要將心比心,想想:自己的靈性根基是否正確地建立在 與主耶穌基督的生命互動關係上?還是信了耶穌以後,生命卻依然故我、依 舊我行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