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189318 朱義勝牧師 - 耶穌呼召漁夫作門徒
【中壢教會】朱義勝牧師 - 耶穌呼召漁夫作門徒
經文:路加福音5:1~11
題目:耶穌呼召漁夫作門徒
無論任何職業或運動項目,若想要成為其中的傑出者,就必須付出努力 與代價,也就是說,必須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時間、精力、對該件事業或運 動有所理解,並要常常讓自己保持健康的身體,來做自我訓練,即使如此, 有時還不見得會在那個事業或運動中成為傑出的人。當然,你也可以跟一般 人一樣,將時間、精力、努力、健康、或其他必備的安排與訓練,浪費在 吃、喝、玩、樂的時間上,結果當然無法成為頂尖的人物,換言之,無論你 要成為何種頂尖人物,只要方向是對的,都必須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聖經上記載,若有人要跟隨耶穌,當主耶穌的門徒,他們一樣必須付上 代價的。新約路加福音五章1-11節記載,彼得回應耶穌的呼召所付出的代價。 經文一開始,我們看見有兩群人在湖邊活動,彼此之間有一個很大的對比, 有一群人擁上前去,圍繞在耶穌的身邊聽耶穌講道,另外一群人則將船停在 湖邊,去清洗漁網。接近耶穌的人態度非常積極,然而另外一群正在洗漁網 的人,似乎對耶穌興趣缺缺。
但是耶穌不是有看見這群簇擁他的群眾,在耶穌的眼中仍然有那位離他 不遠,正在清洗漁網的西門.彼得,耶穌選擇坐上彼得的漁船來教導群眾。耶 穌那天到底教導甚麼內容,聖經的記載並没有告訴我們,卻讓我們看見,耶 穌的眼中除了圍在他身旁聽他講道的群眾外,耶穌也看見離他不遠、正在清 洗漁網的彼得。耶穌主動坐上彼得的漁船,準備改變彼得這位漁夫的眼界, 讓彼得體驗一段意想不到的經歷,就此展開不一樣的人生。
一、彼得受到的挑戰與他的回應
耶穌在彼得的船上教導完眾人後,對彼得說:「把船划到水深的地方去, 撒網打魚。」耶穌講這句話不合常理,他明明就看到兩隻船已經停靠在湖邊 了,打魚的人離開船正在洗網,這正代表漁夫已經結束打漁的工作,收拾工 具準備休息。彼得是一位專業漁夫,聽到耶穌講這句話,就回答耶穌說,他 們整夜抓魚的結果是徒勞無功。雖然彼得一開始對耶穌的回答,聽起來有些 喪志,但是緊接著我們會發現彼得有一顆順服的心,他向耶穌說出一句有信 心的話:「既然你這麼說,我就撒網吧!」彼得的順服是要付代價的,因他聽 從耶穌的話,划船到水深之處撒網抓魚,是需要付出相當的勇氣,這勇氣是 不管別人的看法,單單決意順服耶穌的話。
從經文我們可以看到,當時不只彼得一人出海抓魚,包括他的弟安得烈 也在捕魚的行列中。彼得聽從耶穌的話撒網抓魚,可能會讓同船的人感到疑 惑,他們可能會想說:「你是一個專業的漁夫,怎麼會去聽一個木匠的話?我 們已經整夜抓不到魚了,現在怎麼又要出海去撒網?」彼得划向水深之處撒 網抓魚,除了要有勇氣之外,更放下個人的經驗和偏見(超越傳統,真正認識 耶穌),將主權交託給上帝。這也表示彼得放下自己身為一位漁夫的驕傲跟自 信,不倚靠自己的經驗與判斷,他將自己完全交託給耶穌,雖然這不符合他 多年來打魚的經驗和知識,但是他最後決定順從耶穌,結果卻得到了超乎意 料之外的收穫。
二、在水深之處發現自己
耶穌與彼得同船,要彼得到水深之處撒網,彼得在水深的所在抓到滿滿 的魚。耶穌使彼得等人的漁獲量超乎想像,是要彰顯耶穌的權能。彼得在捕 撈大量魚獲的那一刻,他想到的卻不是魚,而是耶穌的大能。彼得在下網捕 魚前稱呼耶穌為「老師」,在他經驗了神蹟之後,改稱耶穌為「主」,表示 他對耶穌的身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彼得因此看見自己不堪與軟弱!他没有 因此迷失在物質之中,聖經說:西門.彼得看見這情形,就跪在耶穌面前說:「 主啊,請你離開我吧,我是個罪人!」在此,雖然彼得因此發現自己的無知 和小信,請主離開他。但是耶穌並不棄絕罪人,耶穌不但没有責備彼得,反 倒勉勵彼得叫他不要怕,因為從今以後,主應許要使彼得日後會得人如得魚 一樣。因為這樣,彼得、安得烈,和雅各、約翰就撇下所有的,跟隨了主耶 穌。
還記得幾年前美國籃球協會NBA,颳起了一陣「林來瘋」。主角林書豪 曾在新北市新莊體育館舉辦見證分享會,他坦言自己曾經迷失在贏得球賽、 產品的代言廣告,成為多項運動雜誌的封面人物等等,然而慢慢的,他發現 自己失去快樂,也迷失在各項數據中,後來,他發現他學到寶貴的功課是:「 只有一個東西可以真正永恆地滿足我,那就是主耶穌基督」。
三、走出自我中心的世界
耶穌曾經說過:「我來,是要叫你們得生命,並且是得著更豐盛的生命」 。耶穌進入彼得的船內,他來到彼得的生命中,要進一步幫助彼得走出格尼 撒勒湖(也稱加利利海),也就是走出以自我經歷為中心的世界。耶穌看見彼 得的生命,不應該只在小小的湖中起起伏伏,也看見彼得內心的滿足,不應 該只隨著捕獲多少魚而起伏。在耶穌的眼中,彼得的生命不該只是如此。彼 得與耶穌相遇之後,他人生經歷從小小的格尼撒勒湖走向一個更開闊的宣教 世界。使徒行傳第二章記載,彼得在五旬節聖靈降臨時,他站在幾千人的面 前,放膽傳講上帝的話,那天領受上帝的話語而受洗相信耶穌基督的人,增 加了三千人。除以之外,彼得的生命到今天仍舊影響我們。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不管你是何種文憑、社經地位,只要你願意學像彼 得全然的順服耶穌,尊主為大,那怕只是個卑賤的漁夫,也有機會像彼得 一樣,靠著主耶穌走出自我經歷為中心的世界,就會讓我們更認識耶穌的事 蹟,幫助我們更認識信仰,邁向寬廣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