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主任牧師 : 陳克安 |青年牧師: 洪以琳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200802 吳富仁牧師 - 上帝的用人

經文:哥林多後書6:1~10
題目:上帝的用人

保羅的名片

大家平安!J.B.Phillips(腓力斯)這位神學家,將我們這世界看重的福 份,用一段仿效耶穌山上寶訓的話,諷刺的寫著說:「逼迫人的人有福了, 因為在世上必能出頭;剛硬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不會在生活中受傷;抱怨 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能如願以償;逸樂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從不為罪擔 心;奴役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有收獲;在今世有知識的人有福了,因 為他們懂得應對之道;惹麻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能獲得人們的注意。」 在耶穌那個時代,不管是希臘還是猶太的智慧文學,是哲學家還是拉 比,都形容聽話的孩子、順服的妻子、忠誠的朋友與成功人士,這些人是有 福的,但是耶穌──這位拉比,用一種與世界完全相反的方式,描述上帝所 要賜福的對象。就像我們在今天所讀到的經文。保羅對我們說,如果他有名 片,那他名片正式職稱叫做「上帝的用人」(現代中文譯本翻成上帝的僕 人),原文或許也可以譯成,被上帝所使用的人。一般我們收到名片,厲害 的人還會印上眾多頭銜,如:國小的家長會會長、扶輪社社長、某某董事 等,如果保羅有印名片也很厲害,因他的名片後面印的是:「患難、困苦、 災難、鞭打、監禁、動亂、勞碌、失眠、飢餓、」(林後6:4B~5)這告訴我 們,主耶穌帶來的是逆轉的福音,是要來改變我們視野與觀點,以致一個被 上帝所用的人,可以誇耀的,絕非世人眼中的成功與福份。

我們在教會或好 消息頻道聽見的見證,都是成功的故事,信上帝得著改變、更新,病得痊 癒,事業成功;我們知道,上帝是慷慨的,從不吝惜給我們祝福,但這只是 上帝愛我們、揀選我們的方式之一而已,祂既揀選,就會使用,當真正苦難 來臨時,如果我們是上帝所使用的就會明白,那才是真正彰顯祂力量,顯明 在我們這軟弱之人身上的時候。 現在就是「在基督裡」的時刻!

保羅在寫哥林多前書後,寫後書之前,中間曾寫過一封信給哥林多教 會,「我曾把這事寫給你們,恐怕我到的時候,應該叫我快樂的那些人,反 倒叫我憂愁。我也深信,你們眾人都以我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林後2:3 )這封信顯然不是好聽的話。身為創設哥林多教會的牧者,保羅有權直說, 但這封信,造成他與哥林多教會某些人的衝突,以致於他想再次拜訪哥林多 教會,怕那些被他斥責過的人,舊性未改,裂痕還在;因此,他寫了後書, 用另一種方式分享自己的感覺與心境,「我先前憂心忡忡、眼淚汪汪地給你 們寫了信,並非要使你們悲傷,而是要你們知道我格外疼愛你們。」(林後 2:4A)保羅用他的信提醒我們,若想要人改變,不是一昩指正或責備;惟有 愛,才是促成我們和好與復和的關鍵。

因此,當保羅在哥林多後書5:16~21提到,從他悔改之後,聖靈打開他的 視野,不再用人的方式(和合本:憑著外貌)去看人,基督已為我們而死, 祂在十架上承擔刑罰,因祂復活,我們藉祂成為上帝的義。「上帝使那無罪( 原文直譯「不知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使我們在他裏面成為上帝的義。 」(林後5:21)保羅告訴我們,雖然人「本性難移」,但只要在基督裡,上帝 就能,祂已讓無罪的主,為我們釘死在十架上。就像上帝徹底改變保羅生命 的軌道,那是當保羅在大馬士革路上被大光所照,疑惑問說:「主啊!你是 誰?」時,那回答著實震撼了他,「我就是你所迫害的耶穌。」(徒9:5B) 從此,在保羅漫長的信仰尋求中明白,上帝呼召他的目的,就是要他使人與 上帝和好,不但如此,也要他成為猶太人與外邦人之間和好的橋樑。當然保 羅寫這段話,也向那些被他斥責過的人喊話:「讓我們彼此和好吧!」因 此,他才接著說:「我們與上帝同工的也勸你們,不可白受他的恩典;因為 他說:『在悅納的時候,我應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幫助了你。』看 哪,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看哪,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林後6:1~2)保羅 引用以賽亞的話,這是先知形容「彌賽亞救贖」時刻到來;保羅告訴我們, 當我們傳福音,用生命作出愛的見證,使人與上帝和好,被上主所悅納,那 就是「在基督裡」的時刻,如果你現在展開行動,那就是現在,因為當那時 刻發生,也將會是我們親眼見證,上帝要幫助我們的時刻。

保羅絕不是誇耀的說,是上帝來與我同工,保羅的意思是說,很榮幸的 被上帝所用,參與在祂偉大救贖計劃之中,這就是我們的使命。因此,他 說:「我們不在任何事上妨礙任何人,免得這使命被人毀謗;」(林後6:3) 保羅的生涯不斷被惡意攻擊,來自外面也就罷了,但在教會內,也有人說他 言詞粗俗、直接,長得一點都不起眼,甚至說他不是使徒;以致於他需要不 斷強調自己使徒的身份,他所捍衛的,無關個人的名聲地位,因他真正在乎 的,是上帝放在他身上的使命。

上帝的用人

因此他說:「反倒在各樣的事上表明自己是上帝的用人:就如在持久的 忍耐、患難、困苦、災難、鞭打、監禁、動亂、勞碌、失眠、飢餓、」(林 後6:4~5)革利免(Clement)這位第一世紀末羅馬教會的監督,在一封寫給 哥林多教會的信中,提及保羅特別擁有忍耐這個德行。革利免不一定認識保 羅,但在當時基督徒心中,保羅必定留下堅忍的這深刻印象,就像他最著名 詩歌提到的:「愛是恆久忍耐」(林前13:4),保羅自己說,如果有名片, 那他第一個稱呼自己就是:「持久的忍耐」。接著他用九個字,三個三個一 組,可以分成,外在的逆境:患難、困苦、災難;被人折磨:鞭打、監禁、 動亂;以及為傳福音付上的代價:勞碌、失眠、飢餓。

保羅接著轉向內,專注自己內在的動機。「廉潔、知識、堅忍、恩慈、 聖靈的感化、無偽的愛心、真實的言語、上帝的大能、」(林後6:6~7A)廉 潔,指單純的動機。知識是指對上主的認識。堅忍,是指與人相處的耐心。 加拉太書5:22裡,恩慈與忍耐都是聖靈的果子,但保羅在這裡並未特別標示自 己內在所展現的,全是聖靈啟發,但只要上帝要使用的人,聖靈必在其中, 使人改變。最後是無偽的愛心,誠如保羅在羅馬書提到基督徒的德行時,首 先便提到:「愛,不可虛假」(羅12:9A)保羅告訴我們,愛不是穿在外面, 用來掩蓋自己內心的慾望與自私的,我們既被上帝所用,那我們的愛與說出 來的話,就必須是真實的,由心而發的,只要這愛是上帝的大能,就不能被 當作手段或交往的方式。

最後,保羅提到:「藉着仁義的兵器在左在右、榮譽或羞辱、惡名或美 名。」(林後6:7B~8A)保羅用軍裝來比喻,在當時人提到左右,最常用來表 達福份與厄運,保羅是說,他無論遇到榮譽羞辱,惡名美名,這都只是別人 的評價,但他已有了大絕招,足供他面對,就像他在以弗所書提到的,他將 「拿信德當作盾牌」、「要戴上救恩的頭盔,拿着聖靈的寶劍-就是上帝的 道。」(弗6:16A、17)他就是靠這些仁義的兵器,來學著忍耐到底的。 受苦者得勝

主耶穌說:「心靈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5:3)有 一種英文的譯本把這句翻成「絕望的人有福了!」福音書告訴我們,耶穌看 重的,是那個將她拿來過生活的兩分錢獻上的寡婦,是爬樹窺視主的稅吏, 是經過五次不愉快婚姻的婦人,是甘願獻上自己晚餐的小男孩,是得到大麻 瘋的撒瑪利亞人。他們與強壯、美麗、有關係、懂競爭、掌握權勢,這些今 日社會視為成功的必要條件無關,而更特別的是,耶穌告訴我們,在我們今 日社會中,使人成功的這些因素,或許也攔阻我們進入上帝國。

反倒是無助、悲傷、悔改、渴求改變,絕望,才是進入上帝國的台階。 親愛的朋友,主耶穌告訴我們,當人走投無路,甚至真正絕望之時,人才會 真實的轉向耶穌,那時祂就會成為我們的拯救。因此,天主教的學者告訴我 們,整本聖經都在展現,上帝的偏心,因祂特別注意貧窮、軟弱的人,莫妮 卡海威(Monica Hellwig)這位女作家告訴我們為什麼。在她的書中寫著:

1.窮人知道自己極需拯救。

2.窮人不但知道需要依靠上帝與有權勢的人,也知道需要彼此依靠。

3.窮人的安全感不是建立在物質上,而是在人身上。

4.窮人不會自我膨脹,也不需過度的隱私。

5.窮人不期盼在競爭中得什麼,反而期盼在合作中獲得。

6.窮人懂得分辨什麼是需要,什麼是奢侈。

7.窮人可以等待,因他們明白依賴會產生堅忍。

8.窮人少誇張恐懼,比較真實,因他們明白人可以經歷極大的苦難與缺 乏而生存。

9.當聖經傳給窮人時,福音聽起來真像好消息,不像威脅或責備。

10.當呼召臨到窮人時,他們可以放棄所有來回應,因他們損失有限,並 預備好面對所有的情形

如果句子中的「窮人」都用「我」取代,句尾再加上問號,每個句子都 可以拿來問我們自己。耶穌的山上寶訓,就是一幅受苦者得勝的圖像。保羅 也如此形容自己的生命,「我們似乎是誘惑人的,卻是誠實的;似乎不為人 所知,卻是人所共知;似乎是死了,卻是活着;似乎受懲罰,卻沒有被處 死;似乎憂愁,卻常有喜樂;似乎貧窮,卻使許多人富足;似乎一無所有, 卻樣樣都有。」(林後6:8B~10)親愛的朋友,主耶穌要對我們說,真正有 福的人,不是因為貧窮、飢餓、哀慟與受逼迫,這些悲慘的處境;而是在這 些處境下,我們才真能明白,自己所擁有完全不可靠,惟一能倚靠的,只有 祂;當我們轉身向祂,承認自己的無助時,天國就在我們的眼前了,這就是 保羅生命的秘訣,別人以為他是騙子,無名氏,被懲罰,經常憂傷,窮到什 麼都沒有;但在上帝眼中,他卻是誠實,眾人皆知,勇敢的活著,因擁有眾 人的愛而富有;「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 兄弟、姊妹、父親、母親、兒女、田地,沒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 屋、兄弟、姊妹、母親、兒女、田地,並且要受迫害,在來世得永生。」( 可10:29~30)這是耶穌給門徒的應許,但許多人都誤讀了耶穌的重點,不是 在祂應許的祝福,因為不論今世得百倍、來世得永生,都不是我們這視野生 命有限的人所能決定的。重要的是,祂只是要問,請問你是否願意撇下一切 跟隨祂?而這才是成為門徒──祂所用之人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