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主任牧師 : 陳克安 |青年牧師: 洪以琳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200209 陳克安牧師 - 作忠心的管家

經文:哥林多前書4:1-13
題目:作忠心的管家

第1節:「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保羅使用「執事」一詞, 是指差役,僕人,服於權柄之下的人。這意思是,保羅和他的宣教團隊同工 都因為基督的緣故作執事,服事神要有一個基本態度,不能跑到主的前面, 或者遠遠落在後頭。必須天天與主接觸。我們不過是僕人,我們是基督的僕 人,執事。只需要行祂所吩咐的,作祂的工。

一、蒙召作主的門徒的角色與工作 傳道人:作主的工作,是一生為主而活的人。全職性的。 主的門徒:作主的工作,是一生為主而活的人。帶職事奉,例如使徒時 代的保羅。二者有一樣的使命―傳福音,是神所呼召,作主的工。

保羅多次提到他的角色與使命,例如:「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 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10:15);「 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裡火熱,常常服事主。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 耐。禱告要恆切。」(羅12:11);「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 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林前9:16) 這些經文可以看出重點不在於角 色而是在生命。

按聖經原則,傳道人必須是神所差遣及呼召;摩西、撒母耳、以利亞、 以利沙、以賽亞等,都是神呼召的。到新約,施洗約翰、十二使徒、保羅等 人,亦是神所呼召的。若有人要從事全時間傳道,必須先有神的呼召、差 遣。 基督徒當有一個心志,盡其一生事奉神,報答神在我們身上的厚恩。但 是,火熱事奉主與蒙召作傳道人,兩者有所分別的 ── 作傳道人,必須有特 殊及明顯的呼召。凡奉主名牧養教會的傳道人,都必須清楚主在他生命中的 呼召。傳道人對這樣的呼召必須明白,才能勇敢從事聖工;無論遇到甚麼事 情,都有平安相隨。

神沒有呼召每一個信徒都作去作全職傳道人,神的旨意可能是要我們在 本身職業的工作崗位上事奉祂;被神呼召的人,會有以下所列內在及外在的 印證:

一、被神呼召的人,他心裡有一個極大的渴慕,強烈催促要作傳道的 工。

若不在意志上作出決定,心裡就很難受。耶利米說:「我若說:『我不 再提耶和華,也不再奉祂的名講論,我便心裡覺得似乎有燒著的火,閉塞在 我骨中;我就含忍不住,不能自禁。』」(耶20: 9)

二、蒙召的人,心裡會有一種強烈不配,及無力勝任的感覺。

當神呼召摩西時,摩西對耶和華說:「我是什麼人,竟能去見法老,將 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呢?」(出3:11);「主阿,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 是從你對僕人說話以後,也是這樣;我本是拙口笨舌的。」(出4:10) 神呼召耶 利米時,耶利米說:「主耶和華啊,我不知怎樣說,因為我是年幼的。」(耶 1:6 )保羅論到傳道及顯揚基督香氣的職事時,說:「感謝神,常帥領我們在基 督裡誇勝,並藉著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林後2:14-15) 。

一個蒙召作傳道的人,一定會認識自己的不配及無能。相反地,一個人 太有把握,篤定自己有足夠資格、能力作傳道人;不會是回應神的呼召所應 有的心態。我們永遠是不配及無用的僕人(路17:10),無論我們本身如何的聰明 能幹,或受良好的神學教育;作主的工人,永遠都該像保羅:「因為我曾定 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我在你 們那裡,又軟弱、又懼怕,又甚戰兢。我說的話講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 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叫你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 大能。」(林前2:2-5)

三、蒙召作傳道的人,必須有作傳道的恩賜。

聖經說:「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 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4:11-12) 「我兒阿,你要 在基督耶穌的恩典上剛強起來。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 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後二章1、2 節)「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 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彼前4:10)

每個重生得救的基督徒都有神所賜恩賜。但是,聖經真理始終是聖靈藉 著傳道人的恩賜,才得以有效啟示真道。這樣的恩賜乃較突出及明顯的,也 應被弟兄姊妹認同的;這是神在各人心裡顯明的印證。教會有責任幫助有心 事奉主的人,按聖經教訓,提出建議,使他們更知道是否被神呼召。

四、神會安排適當的環境。

「但我要仍舊住在以弗所,直等到五旬節,因為有寬大又有功效的門為 我開了,並且反對的人也多。」(林前16:9)保羅曾有意到羅馬,但「因多次被 攔阻,總不得到你們那裡去。」(羅15:22) 若神不為我們開門,若神不給我們 作工機會;可能是時間未到,所以還沒有開路。若是如此,不可心急妄動, 不可輕忽等候的時間;神可能要訓練祂的工人。若是神根本沒有呼召,也是 用環境的攔阻來提醒我們。各人所處的崗位,都是神所安排的。我們在工作 中,都要學習包容、忍耐、忠心,學習與人相處,並面對壓力及難處 ── 作 神的工人,要盡量做到無可指責的地步。(提多書1:7)

「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什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林前10:31)「你們 作僕人的,要凡事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事奉...你們所事奉的 乃是主基督。」(西3:22-24 ) 即使不是全時間傳道人,仍要學習為主作見證, 這都是須要操練的。大衛愛耶和華,起意為祂建聖殿,但神對他說,他不能 建。所以,大衛甘心順服,讓他的兒子所羅門作,自己積極為建殿的事預 備:「我在困難之中為耶和華的殿預備了金子十萬他連得,銀子一百萬他連 得,銅和鐵多得無法可稱;我也預備了木頭、石頭,你還可以增添。」(代上 22:13)

神有主權的,不是我們作主;大衛雖不能為耶和華建殿,但他在這事的 功勞,一點也不比所羅門小。 所以有心作傳道人,也覺得自己是蒙召的人, 若未有明顯的蒙召印證,或神未開傳道的門,不要輕易放棄既有的工作,因 為再平凡的工作,也是神用來鍛鍊及賜福我們的,叫我們得著屬靈的益處。 基督徒為主作鹽作光,在職場上、學校中,我們帶領許多人來教會聚會,這 些福音對象,大多都是傳道人平時沒法接觸的。「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 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8:28)

五、忠心於主人

第2節說: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我們怎樣能夠作一個忠心的 人?要從小事著手,也看大方向,需要清楚自己的呼召與異象,我們需要禱 告,也需要基督來幫助我們。

哥林多前書四章1-2節是很重要的,提到服事主的人不只勇敢,還要有一 個特質:「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為上帝奧祕事的管家。所求於管家 的,是要他有忠心。」我們要有服事主的特質,叫作忠心。我們都是服事基 督的執事(minister),是管家、是僕人。保羅提到作為執事、僕人,最重要 的特質是要有忠心。當末日上帝審判,我們都要到上帝面前,祂會稱讚那些 服事到底的那些人說:「你們這些又良善又忠心的人,可以進來跟我一起享 福。」(太25:21-23)忠心,是服事主的一種特質,這種特質相對於仇敵想讓 我們分心、不專注,讓我們沒有辦法持久到底的狀況。

從小地方開始忠心

忠心,是不簡單的特質,如何成為一個忠心的人?第一個,忠心要變成 習慣,而且從小地方開始。我們不會因為工作做多了、角色變多了,就產生 忠心,不會!耶穌說:「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 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路16:10)耶穌很清楚知道,忠心這種特質 不容易產生,而且忠心是從小事開始的。

服事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半途而廢,帶理想的建議,希望教會能更好,但 實際上執行沒有連貫,沒有方法。另外,許多人帶自己的感動來服事,這是 好事,但人本身的生命特質,自己的人際關係、性格、為人處事,以致與人 很難同工,一切都必須照他意思做,容易批評論斷。為什麼神要我們從小事 忠心服事起,重點是服事的態度遠比服事能力重要。忠心是一種態度、是一 種習慣,必須從小事做起,老老實實地做!

上帝呼召我們從小事著手,大事著眼,保羅說我們應當是上帝奧祕事的 管家,要把上帝奧祕事放在我們的角色裏。甚麼是上帝的奧祕事?上帝的奧 祕事就是基督(西二:2),服事主的人必須認識主,與主有親密關係,才能 得著神的啟示與智慧來做工,才能執行神要我們所要做的事。 我們每個人有三個最重要的角色:

第一,家庭裏的角色,比如先生、太太、爸爸、媽媽、兒女......;

第二,我們的工作也是呼召,也是我們的角色,如學生、老師、醫生、 護士、商人......;

第三,是我們在教會,在基督身體裏的角色。我們要把上帝的奧祕就是 基督放進這三個角色裏。按照基督福音的原則在家庭、職場、教會生活,我 們年度的目標以及命名,都按照基督的心意在這三個角色中活出來,我們才 是上帝忠心的管家。

但實際生活中如果我們都很努力,會發現幾乎要累死了!忙不過來,所 以我們必須運用基督的奧祕,好好地禱告倚靠主,因為角色、呼召都是從上 帝來的。我們需要禱告!把我們每一個角色,每一個角色要做的事,都拿出 來奉耶穌的名禱告,祂告訴我們做甚麼我們就做甚麼。讓聖靈引導我們、對 我們說話,活在祂是主的禱告原則下,幫助我們在每一個角色上做好。在基 督裏,我們才可能活出一個喜樂平衡的生活。

六、面對論斷

保羅勸勉哥林多信徒不要把亞波羅,磯法,和他自己,當作黨派的領 袖;他們都只是基督的奴僕。奴僕這字很有趣味。希臘文是huperetes,原意是 古時三層戰艦裏,在下層的槳座上划槳的奴僕。有解經家注意這事,以耶穌 為船上駕駛人,指揮船的航行。保羅只是奴僕,接受駕駛人的命令,照他主 人吩咐行事。

保羅又用另外一幅圖畫。管家(oikonomos)。他是負責一切家庭的行政 或家產;管理職員佣人;購置用品;不過,不論管理的權力有多大,在主人 看來,他仍然是奴僕。不論人在教會的地位如何,不論權力如何,不論名聲 如何,他仍是基督的奴僕。做管家第一件事是可靠。他有許多可以自作主張 的獨立行動,他有許多重大的責任,使他的可靠性顯得重要。這樣,他的主 人才可以依賴他。哥林多的信徒,在他們之間分門別類,有各種黨派,批判 派系的領袖,以決定歸屬那派。保羅這裏提出的,每個人必須面對的三種批 判。

三種批判(四1-5)

A.他必須面對人的批判。保羅說,他毫不在乎。不過其中有一層意思,就 是人不可以把別人的批判,置之不顧。雖然人家的批判有時根本錯誤,但好 多時候卻是正確的。原因是因為每個人的天性裏,傾慕節操,誠實,可靠, 慷慨,犧牲,仁愛等的美德。哲學家安蒂斯茲尼斯(Antisthenes)說,『有兩 種人,對於你自己,能對你講實在的話──一個是大發脾氣的仇敵和一個是 十分愛你的朋友。』這是對的,你不應當因別人的批判,改變了你認為正確 的主張。

B.他必須面對自己的批判。 保羅對哥林多教會有些信徒的論斷毫不在意,「我被你們論斷......我都 以為極小的事。」哥林多的人對他有意見,論斷他,但這不困擾他。他這種 不受論斷左右的態度,實在是一個服事基督的人之典範。 但這樣還不夠,他也不論斷自己。我們知道,對自己的觀察,認識,可 能一無價值。保羅寫:「我......不覺得自己有錯。」有多少人敢如此說?但 保羅說了。他說,雖然我不覺得自已有錯,我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 耶穌基督的執事不求人的判斷,也不接受對自已的論斷,雖然他不覺得 自已有錯;因為人和自己的論斷都缺乏充分基礎。他應該卓然獨立在人和自 已的論斷之外。最終的審判雖然未到,但它必要來。「判斷我的乃是主。」 有一位要判斷人。他觀察,他知道,他要衡量你、我工作的價值。判斷人的 是主。他在細察觀看。那位主人在察看他的臣僕。那敬虔奧秘的擁有者在觀 察他的管家如何處理這財富。判斷人的乃是主。

C.他必須面對上帝的批判。經過最後的分析,這是唯一真實的批判。保羅 等待的批判,並不是任何人的日子,乃是主審判的日子。

上帝的審判是最後的審判,有兩個理由。

1.只有上帝知道一切境況。祂知道一個人的掙扎;祂知道一個人不可告人 的隱秘;祂知道一個人可能跌下的深淵,祂也知道他可能爬上的高峰。

2.只有上帝知道一切的動機。『人看的是行為;上帝看的是意念。』許多 行為,在外面看,非常高貴,可是可能是出自最自私,最卑賤的動機;許多 行為,在外面看,沒有甚麼價值,可是出於最高貴的動機。只有那創造人心 的上帝知道,並且加以批判。

我們當緊記──第一,即使我們能逃避人家的批判,或是閉著眼睛不去 看它,我們不能逃避上帝的批判;第二,批判屬於上帝,我們最好不要批判 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