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191124 吳富仁牧師 - 我願落在上帝手中
經文:撒母耳記下二十四:9~14
題目:我願落在上帝手中
「耶和華又向以色列人發怒,就激動大衛,使他吩咐人去數點以色列人 和猶大人。」(撒下24:1)大衛不是數點全以色列百姓──人口普查,當約 押照大衛命令去以色列全地數點後:「約押將百姓的總數奏告於王:以色列 拿刀的勇士有八十萬;猶大有五十萬。」(撒下24:9)大衛數點的是拿刀的 勇士,大衛想知道軍隊的人數,這有什麼不對呢?為何造成上帝發怒呢? 出埃及記與民數記裏,都提到摩西奉上帝之命,數點以色列人,上帝對摩 西說:「你要按以色列人被數的,計算總數,你數的時候,他們各人要為 自己的生命把贖價奉給耶和華,免得數的時候在他們中間有災殃。」(出 30:11~12)因此,重點是在上領導者數點時抱持的心態,要透過數點獻給上 帝,倘若領導者透過數點,為的只是誇耀自己的強大,用武力或人數恫嚇, 那就違背了上帝的心意,因為詩人說:「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 到耶和華我們上帝的名。」(詩20:7)「靠馬得救是枉然的;馬也不能因力 大救人。」(詩33:17)倘若我們只想炫耀武力,倚靠自己的聰明,倚靠槍、 炮、馬匹,不再倚靠上主,那最終或許就會像大衛,遭致上主的遺棄與審判!
讓我們跌倒的,不是試探
這段撒母耳記最後敘事,為何上帝向以色列發怒,是激動大衛去數點軍 隊呢?在平行經文描述,「撒但起來攻擊以色列人,激動大衛數點他們。」 (代上21:1)倒底是上帝還是撒但發怒呢?祂們若是背後黑手,那大衛豈不 無辜?要了解,在舊約中的撒但,原文指的是「那控告者」,牠是那位在天 堂裡ヽ大庭廣眾下,公然控訴與敵對上帝的,因此這詞到新約,普遍用來稱 呼「那惡者」。但在舊約中,只要提到撒但,都只能在上帝旨意的範圍中活 動。因此撒母耳記作者理解,是上帝掌管一切,他要強調,這裡所發生一 切,是從上主來的審判。但歷代志的作者,強調這是出自撒但──那惡者之 手,因為是大瘟疫的災難,他相信,惟惡者在其中,才產生如此嚴重的後 果。
但就像雅各所說:「人被試探,不可說:『我是被上帝試探』;因為上 帝不能被惡試探,他也不試探人。」(各1:13)雅各告訴我們,我們需要為 自己所作決定負責任,即便我們當下被激動,試探觸動我們,人讓試探勝 過,因此犯罪,不可說,這都是上帝的錯,與我無關;就像哈洛德·庫希納 拉比所說的:「上帝沒有製造問題、疾病、意外和颶風;上帝也沒有因我們 以恰當的言辭或禮儀來向祂求告,所以就挪開種種困難。祂倒是賜我們力量 與意志力,去應付我們從沒想過自己有能力處理的事,容讓我們應付生命中 揮之不去的困難,在充滿困難的生命中勇往向前。」雅各認為,上帝與惡無 關,更不可能藉惡使人犯罪。那麼,是什麼造成我們在試探中跌倒呢?雅各 作出結論,「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各1:14) 是人內心的情慾與驕傲,在激動ヽ試探人心。我們都像大衛,擁有選擇的自 由,就像或許我們也會有忍不住滑滑手機的衝動,心思意念漂動,想午餐要 吃什麼;這都顯示人心的易動與罪性;事實上,軍長約押也阻止過大衛,但 仍然無法平息大衛那被激動起來的心,在這事,大衛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起完 全責任。親愛的朋友,這正是上帝話語要告訴我們的頭一件事,讓我們跌倒 的,不是試探,而是我們生命中的罪。罪,讓我們遠離上帝。
先知帶來神諭
當大衛年輕,無論只拿擲石器(甩石的機弦),去面對非利士巨人歌利 亞,或只用四百戰士迎擊亞瑪力大軍,大衛全心全意信靠上主。但到他作王 後期,大衛變得愈來愈倚靠看得見、有形的資源,用人口數目、馬匹、武器 與軍隊,作為衡量自己權力的標準。數點百姓本身不是罪,摩西在世時,兩 次數點百姓,上帝也沒有厭惡摩西。第一次數點,為要組成上主的軍隊,第 二次數點,是將要進入迦南地──上帝應許之地。但大衛這次數點,什麼都 不是,只為展示武裝強大,用來表明自己與以色列國力不可受侵犯。
在數點過十個月後,大衛終於明白,自己作了一件愚味之事,「大衛數 點百姓以後,就心中自責,禱告耶和華說:『我行這事大有罪了。耶和華 啊,求你除掉僕人的罪孽,因我所行的甚是愚昧。』」(撒下24:10)他向上 帝禱告,懇求上帝赦免,可惜為時已晚,「大衛早晨起來,耶和華的話臨到 先知迦得,就是大衛的先見,說:「你去告訴大衛,說耶和華如此說:『我 有三樣災,隨你選擇一樣,我好降與你。』」 於是迦得來見大衛,對他說: 「你願意國中有七年的饑荒呢?是在你敵人面前逃跑,被追趕三個月呢?是 在你國中有三日的瘟疫呢?現在你要揣摩思想,我好回覆那差我來的。」( 撒下24:11~13)在中文翻譯裡,對先知或許最好的翻譯或許是呂振中譯本,因 為他把先知翻成「神言人」;要記得,聖經裡的先知,主要工作不是未卜先 知,不像現在台灣教會流行許多特會,強調的「先知恩賜」,想預先知道個 人未來的事。先知不是算命,在聖經的先知,是一位被上帝的靈抓住,不得 不說不得不去行的人,是上帝話語的代言人;先知所作預言,是針對群體, 而不是個人來發聲。
我願落在上帝手中
上帝透過先知帶給大衛信息,表明祂對祂的百姓,仍在傾聽、眷顧、回 應與行動,因此上帝會回應人所犯的罪,祂給大衛三種選擇,這災害有分成 七年、三個月與三日,各自不同,有落敵人手中,也有自然災害。大衛如何 選擇呢?「大衛對迦得說:『我甚為難!我願落在耶和華的手裡,因為他有 豐盛的憐憫。我不願落在人的手裡。』」(撒下24:14)許多人對大衛的選擇 有許多譴責,認為他自私怯懦,為何不一人承擔起這罪,被追趕三個月呢? 但事實上,大衛的選擇沒有對錯,他當下並未明瞭會造成多少死傷,就像他 說,我甚為難!倘若大衛被追殺三個月,那表示以色列境內發生戰爭,那時 以色列軍隊將死傷多少人?因此,王與以色列眾人的心,是否已然覺醒ヽ真 實悔改,才是這回應的重點。
因此,大衛的回應也是他的禱求:我願落在上主手中!正是他回到依靠 上主的選擇,這其實非常有智慧,大衛緊緊抓住上主所宣告自己的本性: 「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 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 和誠實,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萬不以有罪的為無 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34:6~7)在上帝的手 中,可能是飢荒,也可能瘟疫。「於是,耶和華降瘟疫與以色列人,自早晨 到所定的時候;從但直到別是巴,民間死了七萬人。 」(撒下24:15)這場瘟疫 肯定不是三日,但造成的災難極恐怖,因為從但(Dan)到別是巴(Beer-shaba), 已經死了七萬人。七十士譯本譯作 dinnertime,不到三天,只是第一天,可能 是到那天獻晚祭時(約下午三時);16節提到,當瘟疫來到耶路撒冷時,上 主便後悔了。這場瘟疫造成死傷極大,只因大衛數點軍隊,乍讀下似乎比例 失衡,上帝這場發怒是否有失公允?親愛的朋友,上帝警告我們,千萬不可 輕看人的罪行,特別是領導者。倘若從領導階層開始,普及他所領導的人, 甚至帶起國家的風潮,那後果就極為可怕。希特勒掌權後,所鼓吹的國家集 權與種族主義,希特勒一人怎可能殺害多達八百萬的猶太人,以及造成數千 萬年輕人在二戰中死亡;毛澤東在文化大革命十年間,造成多達上千萬人死 亡;柬埔寨亦在在紅色高棉政權,國內多達四分之一的人(約二百萬人)非 正常死亡;這都是集體罪行所造成的,最初都只從在上領導者開始。
這場瘟疫停住原因,歷代志上寫的更為詳細:「大衛舉目,看見耶和華 的使者站在天地間,手裡有拔出來的刀,伸在耶路撒冷以上。大衛和長老都 身穿麻衣,面伏於地。大衛禱告上帝說:『吩咐數點百姓的不是我嗎?我犯 了罪,行了惡,但這群羊做了甚麼呢?願耶和華─我上帝的手攻擊我和我的 父家,不要攻擊你的民,降瘟疫與他們。』」(代上21:16~17)有人統計,在 舊約裡後悔這字出現40次,描述人只有6次,其餘34次都是描述上帝。因此, 可以直接說,我們所相信的上帝,是會後悔的神。上主在何時何地後悔呢? 在挪亞之前,上主的確後悔造人,但在彩虹約定之後,上主的後悔,都因人 的悔悟;就像這裡,大衛與長老們,穿麻衣、面伏於地,大衛在禱告中,一 肩擔起責任,求上主施恩,不要再攻擊百姓,願攻擊大衛與他全家。這場瘟 疫直到大衛在此地築壇,獻上燔祭和平安祭,才完全結束(撒下24:25)。「 大衛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獻燔祭和平安祭,求告耶和華。耶和華就 應允他,使火從天降在燔祭壇上。耶和華吩咐使者,他就收刀入鞘。」(代上 21:26~27)這塊土地當初摩西在上建造上主的會幕,後來成為所羅門建造聖殿 的地方。
大衛之約
大衛一生真是多彩多姿,從一個單純信靠的少年,到冷酷複雜算計的君 王,他從平民,王的女婿,變成王的逃犯,傭兵,最後成為雄霸一方的君 王。就像他臨終告白:「我家在上帝面前並非如此;上帝卻與我立永遠的 約。這約凡事堅穩,關乎我的一切救恩和我一切所想望的,他豈不為我成就 嗎?」(撒上23:5)大衛坦白述說自己,一開始是被遺忘的小弟,但上帝提 升了他,甚至與他立約;就像詩篇裡,上主也說:「我與我所揀選的人立了 約,向我的僕人大衛起了誓:我要建立你的後裔,直到永遠;要建立你的寶 座,直到萬代。」(詩89:3~4)但在聖經也一再讀到,當大衛坐上王位後, 慾望驕傲紛紛找上門,他犯下極大的罪,從個人到家庭,失序與混亂的事件 頻傳,大衛被自己的罪所纏累,甚至不亞於他前後君王,但為何上帝看重 他,與他立下這大衛之約,還明列在耶穌基督的家譜中,至今傳頌不已呢?
我認為大衛之約要表明的,是大衛明白自己的罪性與軟弱,也常活在罪 中之樂,他的罪,更影響波及許多人;但即便如此,即使如此,他用當下的 禱告與真實的悔悟,找到讓上帝後悔的那條路徑;親愛的朋友,我們應學效 大衛,向上帝禱告說:「我情願˙落上帝手中,不再倚靠馬與戰車,單單只 願倚靠上帝之名,不願落人之手。」相信,這正是大衛之約對今日我們最要緊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