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主任牧師 : 陳克安 |青年牧師: 洪以琳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190421 陳克安牧師 - 不要憂愁/當信復活的主

經文:約翰福音14:1-14;馬可福音16:1-8
題目:不要憂愁,當信復活的主

耶穌的復活,是救贖事件(降生、受死、埋葬、復活、升天、再臨)最重要 的環節,使徒保羅感慨: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 是枉然。(林前15:14)保羅把相信耶穌的複活,視作信仰的前提,他寫道:你若 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上帝叫他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羅10∶9)何謂「 信上帝叫他從死裡復活」? 首先是相信耶穌復活這歷史事實,但在保羅看來, 更重要的是相信上帝也要使所有在基督裡的聖徒復活,關於耶穌復活與聖徒復 活,《哥林多前書》的解釋更詳盡: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 果子。死既是因一人而來,死人復活也是因一人而來。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 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林前15:21-22)由此可見,相信耶穌復活,就 不能不相信聖徒復活。《使徒信經》寫道:【我信身體復活。】《尼西亞信經》 寫道:【我盼望死人復活。】這個復活節,我們重溫【我信身體復活】的信條, 細細品味其中的含義!

一、身體復活的依據

耶穌在不同場合,對不同人群,以不同方式,將身體復活 闡述得一目了 然:醫治畢士大池邊病人後,很多人驚異,為了回應他們,他說:「你們不要把 這事看作希奇,時候要到,凡在墳墓裡的,都要聽見他的聲音,就出來。行善的 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定罪。」(約5∶28-29)拉撒路突然辭世,馬大和馬利 亞悲痛,為了撫慰她們,他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 了,也必復活。」(約11:25)聖經對身體復活闡述如此明瞭,容不得有任何疑 惑!

耶穌的見證

儘管舊約和新約都有死人復活的記錄(如撒勒法寡婦的兒子、書念婦人的兒 子、睚魯的女兒等),但這些人最終還是死了。耶穌受死後,約瑟取身體,用乾 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自己的新墳墓裡,又把大石頭滾到墓門口。(太27:57-61 )羅馬兵丁封石頭,將墳墓把守妥當。(太27:62-66) 可是,耶穌受死之後的 第三天,上帝卻將死的痛苦解釋了,叫他復活(徒2:24)。耶穌墳墓巨石滾開那 刻,【身體復活】終於第一次成為現實!這事實證明《聖經》的啟示沒有落空! 耶穌的復活,成為復活最有力的明證!所以,保羅:若沒有死人復活的事, 基督也就沒有復活了。(林前15:13 )保羅用了一個精彩的比喻:基督已經從死 裡復活,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何謂初熟的果子?《新約聖經背景註釋》如 此解釋:初熟的果子指是巴勒斯坦開始收成的時候,保證其餘部分很快就可以採 收了。果樹上第一顆初熟果子,相信其餘果子也都會成熟。同理,知道世上第一 個身體復活的人,就有理由相信其餘的人也都會復活。摩根(CampbellMorgan) 指出:基督是初熟的果子,他是證明,是確據,顯示所有屬他的人不僅在屬靈的 意義上屬他,並且他來的時候將與他一同進入那奧秘、奇妙、榮耀的復活之境。 耶穌身體復活絕對空前,但不絕後,只要相信他是初熟的果子,我們就會確信, 所有屬主的人都要經歷身體復活!

二、具體地與復活主相遇―抹大拉馬利亞的獨白

抹大拉瑪利亞沒有遇見耶穌前,被七個鬼附身(可16:9)。他們都說,她常 在夜裡嘶叫,聲音悽厲,令周圍的人遲遲不能入睡。她像個宿醉的人,有意識的 時候,審視自己身上的瘀痕與傷口,似乎知道發生什麼,卻又說不出來。直到一 天,如大夢初醒,抬頭看見主站在她面前,俯視著,叫她的名字:「馬利亞。你 『醒』了?」「我從你身上趕出七個鬼!」七個鬼?難怪心裡有那麼多聲音,撕 扯著心靈與頭腦。難怪別人說她發作,力氣大得驚人,一群壯丁也制止不了。後 來在格拉森,看見那被鬼附的人,她終於看見舊日的自己。那人比她嚴重太多( 他身上的鬼竟有一個軍團之多!)。

瑪利亞決定追隨耶穌。她會說:我們在主耶穌上十架的那天,依然冒生命危 險,尾隨祂。在嘈雜人群裡,我們幾近不忍地看著祂血流滿面,扛著沉重的木 頭,緩緩走向髑髏地。當鐵釘刺進祂的肉掌,也刺進我的心。祂的身體在淌血, 我們的心也在淌血。除了無依的望向祂,我什麼也不能做。祂在十字架上的身影 好孤獨。千層萬層的烏雲。天昏地暗。飛沙走石。當祂發出最後嘶吼,我瞇著淚 眼,仰首再望。可是最後一眼?

黎明。聆聽自己瑣碎、孤獨的腳步回聲,我們趕往祂的墳墓,想要表達最後 一次心意。幾天前,富有的尼哥底母拿了一百斤的沒藥與沉香薰耶穌的身體。我 們準備的香料實在太微不足道了。但是激賞寡婦兩個小錢的祂,絕對體會得到我 們的心意。可是,封墓石頭怎麼挪到一邊了呢?難道死後那些人也不放過祂?祂 的身體真的不見了!我們站在黑暗空洞的墓穴裡,不知如何是好。突然,出現兩 個穿白衣,全身發光的人。他們的聲音迴盪:「祂不在這裡,已經復活了。還記 得祂以前是怎麼告訴你們的嗎?」我想起祂說過,自己要被交在人手,釘在十字 架上,第三天復活。我知道。若不在死人中找活人,要到哪裡找得到祂?望著空 空的墓穴,我不禁放聲大哭。

身旁突然多了個聲音,「你為什麼哭呢?」。回頭望過去,有個身形在我眼 前。是看守墓園的嗎?「先生,是您把墳墓裡的人抬走了嗎?請您告訴我,您把 他擺在什麼地方?讓我再看他一次,再送上一份心意,好好安葬他。」我又望著 墓穴哭。「馬利亞」......我猛然回頭。是祂!是那呼喚!我記得!我當然記得! 當我從漫長的惡夢醒來,祂也是如此叫我的名字。是祂,錯不了。祂真的復活 了!不時有人問及:我為什麼相信祂死裡復活。對我來說,再簡單不過:是那聲 呼喚。三年前,祂第一次呼叫我,把我從鬼魅深淵裡拉拔出來。這次,祂同樣呼 喚,一如當年的惡夢初醒,我恍然了悟,真的是祂的聲音!真的是祂在說話!望 著祂,望著祂身後的日頭;我知道(我重新知道),有祂的世界,無論昨夜有多 長,黎明一定會來臨,陽光也一定更燦爛!

三、為主而活,預備作主工

主對門徒說:「你們不要心裡憂愁,要信上帝,也當信我。」(約14:1)這 句話需要基督徒在實際生活來經歷。當所愛的親人離開你後,有人覺得活著沒有 力量與方向,但我們因主耶穌這一句,經歷再次獲得力量與動力,這就是復活。 從信仰看人生意義:活著

有人會問:「活著是為了什麼?」、「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以基督徒身 分來反省:以信仰的角度來看,活著是為了上帝。上帝給了我生命氣息,我在祂 眼中是獨一無二的。聖經說,野地的花,明天就枯掉了,今天還有這樣的榮美; 天上的飛鳥不種不收,天父尚且養活牠,我們豈不比野花、飛鳥貴重嗎?生命是 祂賞賜給我的厚禮,我活著一天就有意義。我要做的就是把握現在,做好我該做 的事,努力發揮祂給我的才華、天份,不負祂託付給我的了。

成為基督徒後,相信上帝在我身上有其美意。即使是苦難,最終也能叫愛神 的人得益處。我是祂鬼斧神工的作品。「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 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上帝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 2:10)也許我只是瓦 器,但不能妄自菲薄。基督的肢體各有其獨特的功用。祂不會造沒有用的人。「 我深信那在你們身上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腓 1:6)人生意義是為了成長;用聖經上的話說,是盼望「得以成聖」,用基督徒 的價值觀說,是為了活出上帝希望人應有的榮美樣式;用我的話說,是希望能愈 來愈接近上帝為我勾勒的藍圖。

四、每一天經歷主「復活」的事實與操練

基督徒雖已信主,仍有苦難,但我們卻因主所賜復活的生命與眼光來看現在 與未來,有新的解釋與盼望。復活節與眾不同,它是紀念耶穌的死亡跟復活,這 個節期包含了痛苦與驚奇,亦包含了絕望與盼望。人世充滿苦難跟問題,急需得 到拯救與改變,對基督徒而言,復活的奇蹟不是只發生在兩千多年前的空墳墓。 每個基督徒的生命中,都擁有屬於各自的復活經歷。 南非曼德拉從囚犯到總統,被群眾高高期待,也讓他們失望。曼德拉被釋放 後,決定走自己在神所感動的路,不走眾人期待他要走的路。

他在76歲擔任南非總統,只任5年。他婉拒第二個總統任期,把權力交給了 繼任者。人們最常問曼德拉一個問題是:在白人有組織地凌辱了他的人民、虐待 和謀殺他許多朋友,將他囚禁獄中長達27年,他是如何能如此堅定地不懷怨恨? 他說:仇恨攪亂人的頭腦......一個領導者承擔不起仇恨的代價。在曼德拉政治生 涯中,一次又一次地選擇寬恕和仁愛,拒絕苦毒與仇恨。他說:在那漫長而孤獨 的(被囚)歲月中,我對自己的人民獲得自由的渴望,變成了一種對所有人,包括 白人和黑人,都獲得自由的渴望.........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一樣需要獲得解放。奪 走別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他被偏見和短視的鐵柵囚禁著。

這種異於常人的倫理判斷,其實就是復活的新觀念與生命,這使他活出比一 般人更堅強的力量,穿透外在有形的枷鎖與綑綁。曼德拉在獄中,對自己所獲得 的國際名聲態度謹慎。在獄中有件事深深困擾我,我不經意向世界展示了一個錯 誤形象,被人當成是聖人。他在《與自己交談》這本書寫道,我從不是(聖人), 而是一名不斷努力的罪人。

我們可以在每一天生活中經驗與主復活的事實:人生中很多困難正像山一樣 堵在前頭,讓人無處可逃。生命好像被困在幽暗的墳墓中,叫天不應,叫地不 靈。然而不知哪一天,復活節的奇蹟發生了。在生活周遭的實際經歷,人們在不 同時間體會到各種痛苦,但因為相信有耶穌,因為禱告的祝福,紛紛經歷到復 活:肉體的痊癒、心靈的重建、信心的復甦。復活節的神蹟真實發生,與兩千年 前耶穌的空墳墓遙遙呼應。

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人們慶祝復活節,但「復活」的事實,不 僅出現在兩千多年前耶穌的空墳墓,對許多基督徒而言,一直到今天仍舊持續 著,他們因此活出得勝的生命。因著耶穌的愛與復活的能力,基督徒的生命中都 有奇妙的轉變。若你也羨慕這些奇妙,或者,你願意試試這復活的經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