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主任牧師 : 陳克安 |青年牧師: 洪以琳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190113 陳克安牧師 - 神的呼召與人的回應

經文:以弗所書4:1,7-8
題目:神的呼召與人的回應

一、神的呼召

從聖經中來看神的呼召的定義

呼召就是神呼喚人,祂不給資訊,祂不解釋,祂不責備,也不給理由,祂只呼喚。

亞當在伊甸園違背神的命令,破壞神話語所造的親密關係,毀了神的話語和亞當行為間的平衡。上帝再次呼叫亞當,回到原本創造的次序當中,使亞當能回應神的呼召。神呼召吾珥的亞伯拉罕離開家園,到迦南地,開始了神子民的救贖大工。亞伯拉罕啟行,向西行走,越過沙漠。神的呼召和亞伯拉罕的啟行同步,成了美妙的組合,亞伯拉罕因此成了信心之父。神在米甸曠野燃燒的荊棘中呼叫摩西的名字:「摩西!摩西!」摩西聽見有人叫他的名字,也得知叫他的人是「耶和華」。上帝在燃燒荊棘間親自的呼喚,摩西直接的回應並起行,導致日後帶領一群人出埃及,過紅海,邁向自由之地。

耶穌在加利利的海邊呼召四個門徒,耶穌不停的呼喚:四個很快成為十二個。他們傾聽、遵行、疑惑、觀看、禱告,一路風塵僕僕地跟隨耶穌。當門徒熟悉耶穌的教訓之後,耶穌再次呼召他們背起十字架,跟隨祂來到十架―在耶路撒冷受死。門徒聽從,跟隨而行。耶穌的呼召及門徒的跟隨合而為一,門徒成為聖靈工作的所在,教會因此建立。一個名叫掃羅的人走在大馬士革的路上,原本要去迫害基督徒,卻聽見有聲音呼叫:「掃羅!掃羅!」他的行程中斷。如同一千二百年前的摩西,掃羅立刻明白那個呼叫他的全能者的名字,只是這次呼喚他的全能者被稱為「耶穌」。在呼召中掃羅改名了,掃羅全然更新了,就在當下,他從迫害耶穌的人,變成一個跟隨者―耶穌的呼喚和掃羅的回應,成為保羅的全新回應,不憑己意步調輕省多了。

神說話,而祂「命立就立」的話語打發我們啟程,踏上生命之道。希伯來文中呼召的意思就是聖經,它是動詞呼召的衍生字。由此可知,聖經本質上並不是一本書,便於攜帶、藉以得到和神相關的知識;聖經是讓人傾聽的聲音。太好了!聖經,神的話語,基本上不是用來觀看、閱讀和討論的;神的話需要人聽從和順服,有所行動;本質上,聖經是一個呼召;神呼召我們。

對呼召的回應是行動,是我們的行事為人。人跟隨神的呼喚,以生命回應,信徒生命不是以思考神作為開始,因為神並不是一種概念。我們傾聽、然後回應,我們順服。只是如此順服並非制約式的反射動作,如坐下、接住、翻身;順服發生在 實際的生命與個人的關係上;順服是一個跟隨的行動,回應一個邀請獲針對個人命令的行動。聽見全能神親自呼叫我的名字,作出回應。

二、神呼召的目的

1.出黑暗入神奇妙的光

神的呼召是要叫人出黑暗入祂奇妙的光。(彼前二9b)因著人的墮落,罪與死就臨到了眾人,並使人墮落到黑暗之中。人在黑暗中,證明人是在撒但的權下,死在過犯和罪惡之中。(弗二2)神來呼召人,是叫人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從撒但權下歸向神。歸向神,就是歸向神的權柄,歸向神光的國度。神呼召我們,就是要拯救我們,脫離撒但黑暗的死亡領域,進入神奇妙之光的生命領域。

2.成為聖別歸神的人

神的呼召也是把祂所揀選的人分別出來,聖別歸神,成為聖別的人,就是聖徒。神的呼召,就是分別、成聖。所以不只彼得、保羅是聖徒,所有蒙神呼召的人都是聖別的人,都是聖徒。

3.進入基督的交通裡

神的呼召也是要我們進入祂兒子主耶穌基督的交通裡(林前一9),這也是指我們與主建立親密的關係,這種關係是雙方的、並享受祂包羅萬有的豐富。根據哥林多前書描述,基督是神的能力和神的智慧、公義、聖別、救贖(1:24,30);是我們的榮耀(二7);是榮耀的主(二8);是神建造的獨一根基(三11);是我們的身體(十二12);是初熟的果子(十五20,23);且成了賜生命的靈(十五45下)。我們蒙神呼召,就是要進入這包羅萬有之基督的交通裡,享受祂作為神賜給我們的永分。

4.受基督所受的苦難

神不只呼召我們出黑暗入祂奇妙之光,進入祂兒子我們主耶穌的交通裡,也呼召我們來受基督所受的苦難。彼得前書二章二十至二十一節說:『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這在神看乃是恩典。因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祂的腳蹤行。』

基督有一個受苦的形象。基督為我們降卑為人,出身於貧寒之家,受人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賽五二14,五三2~3)。祂沒有罪,也沒有犯過罪(彼前二22,來四15),人卻欺壓祂、苦害祂。祂被罵不還口,受害不說威嚇的話(彼前二23)。祂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賽五三4~5)。祂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彼前二24)。祂為我們受這一切的苦,為要給我們留下榜樣,叫我們跟隨祂的腳蹤行。

這不是說基督在過去所受的苦,我們跟隨祂的人也會受那些苦。而是說基督受苦的榜樣我們要來學習與模仿。主耶穌把祂受苦的生活擺在我們面前,作我們描字的帖本,為將祂翻印到我們身上。這就如同屬靈的影印,基督是那原版,靈是光,神聖的生命是墨,我們是紙張,使基督能翻印到我們身上。這翻印乃是在冤屈的憂苦中,經歷神的恩典,享受神聖生命在我們裡面的推動,並在我們生活中的彰顯,使我們行事為人,成為基督的翻版,受祂所受的苦,過祂所過的生活。這就是神呼召我們來受基督所受的苦難。

5.歸入基督的平安

神為基督獨一的身體,也呼召我們歸入基督的平安。歌羅西三章十五節說,『要讓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裡作仲裁,你們在一個身體裡蒙召,也是歸入這平安。』

保羅在歌羅西書論到包羅萬有的基督,論到在新人裡基督是一切,又在一切之內,論到在新人裡希利尼人、猶太人、以及文化上的差異沒有地位之後,就囑咐信徒們要留意基督的平安。這平安也是他在以弗所二章十五節所說,基督已將兩下在祂自己裡面創造成一個新人,所成就的和平(平安)。在新人裡,並沒有希利尼人,沒有猶太人,沒有受割禮的,也沒有未受割禮的。在新人裡,不分種族,不分階級,不分國籍。在新人裡只有一,因為基督是一切,又在一切之內。這在新人中使人成為一的和平,就是基督的平安。

6.得著基督的榮耀

神呼召的目的,也是要我們得著主耶穌基督的榮耀(帖後二14)。人原是照著神的形像,按著神的樣式造的,好盛裝神,而彰顯神。但人犯罪墮落以後,就失去了神原初造人的目的,人就不再能盛裝神,彰顯神。但神為人成功了救贖,並呼召祂所揀選的人,叫他們因那靈的成聖並相信真理,以至得救,好得著主耶穌基督的榮耀(帖後二13-14)。

7.進入神永遠的榮耀

起初的步驟是呼召我們,總結的步驟是叫我們得榮耀。在這兩個步驟之間,乃是祂在管教我們時的愛心關懷,以及祂在我們裡面成全、堅固、加強和立定根基的工作。在這一切神聖的舉動裡,神聖生命的豐盛供應就作為恩典,在各式各樣的經歷中供應給我們,使我們能以進入祂永遠的榮耀,彰顯那賜全般恩典的神。

8.進入神的國

神也呼召我們進入祂的國(帖前二12)。我們蒙召以前,是在神的國以外,與神無分無關。但神呼召我們,有分於祂神聖的生命和性情,得以進入神的國。今天,我們蒙召的人,必須活在教會中,在神的生命上發展長大,達到完全成熟。這樣,我們就得以豐豐富富進入神國裡來世的千年國和永世的新天新地,並在其中作 王(啟二一5下),享受神永遠生命的永遠福分,達於極點。

對於呼召,你需要曉得的十件事

史考特.沙瓦吉(Scott Savage)是牧師兼作家,對「呼召」進行的對話,我歸納出以下幾個重點:

1.你的呼召只針對你:我們一開始蒙受呼召時,心中火熱但也常感疑惑,為何別人沒有同樣的感動呢?如果我們把焦點放在別人沒做什麼上面,就會失焦,也沒有精力做該做的事。

2.呼召可能不同,但沒有好壞之分:在上帝的國度中,我們應該關心的不是與別人的呼召相比,誰的呼召比較重要?誰的呼召比較辛苦?而是如何忠實地面對自己的呼召。

3.其他人也有類似的呼召:只有一個人蒙受呼召的情況十分罕見。我們可能以為只有自己關心某件事,但透過現代科技和社群媒體,我們可以找到其他有同樣負擔和呼召的人,並給予彼此更深的鼓勵和支持。

4.如果你的呼召不需要其他人協助,那你的呼召就太小了:有人說:「如果你的禱告沒有嚇到你,那你的禱告或許侮辱了上帝。」雖然我不認為人的禱告會侮辱上帝,但我喜愛勇敢禱告的精神。同樣地,我們應該追求解決大問題或大事工的大呼召,但如果你的呼召透過你個人的專長、努力和時間就可以達成,那麼你面對的問題可能太小了。如果你的呼召夠大、問題夠大,那麼你需要一個團隊去面對同樣的呼召。

5.呼召可能包含痛苦:山姆.錢德(Sam Chand)在《領袖的痛苦》(LeadershipPain)這本書中說:「不願意面對痛苦是你最大的侷限,成長必有改變,改變必有所失,失去必有痛苦。」跟隨呼召和達成異象從來不容易,有時候我們的呼召甚至來自我們的痛苦,我發現那些改變世界的偉大領袖在追隨呼召時,都經歷過深刻的痛苦,承受巨大的失落。

6.你的呼召會帶你脫離舒適圈:上帝不只關心我們的安全,祂更關心我們的改變。身處舒適圈中不會讓我們成長,為了其他人的緣故,呼召會帶我們脫離舒適圈,接受挑戰和做出改變。

7.如果你不能不做時,你可能找到了你的呼召:如同先知耶利米所言,神的話像燒著的火在他的骨中,使他無法閉口不言。呼召會驅使我們去追隨,從小步驟開始到如同滾雪球一般的大行動。

8.你的呼召可能帶來收入,但你不是為了錢而跟隨呼召:我蒙召成為牧師,並以此維生;我蒙召成為作家,但無法靠寫作維生。我不是靠寫作賺錢,而是蒙受呼召而寫作。如果你追隨呼召主要是為了賺錢,可能得再三思。

9.上帝不會呼召適任的人,上帝會讓被呼召的人適任:一開始跟隨呼召時,我們常會覺得自己不夠或不行,但這就犯了一個錯誤:把適任與否放在呼召之前。然而,與其聽從自己的藉口,不如相信上帝會供應我們蒙召的一切所需。

10.呼召是一個記號:我們是為了比我們自己更大的目的而受造:我相信我們都是如此被造的:渴望連結、渴望意義、渴望追求比我們更大的目標。呼召是證明我們的生命確實很重要的記號,呼召提醒我們有個比我們所關切的更大的目的,我們的行動、言語和存在都是有價值的。

三、神對我們的共同呼召有三種層面

對於每個人的一生,神都懷著獨特的計畫和深不可測的美好心意,大衛就曾驚嘆:「祢所行的奇事,並祢向我們所懷的意念甚多,不能向祢陳明。若要陳明,其事不可勝數。」(詩篇四十篇5節)這些奇事、意念,是怎麼成就在我們的生命中?就是透過神對我們發出的呼召,以及我們所選擇的回應。

查爾斯‧史丹利牧師說:神對每個人共通的呼召包含三重層面:得救、成聖、宣教。首先,神召我們認罪悔改,信靠主耶穌基督為救主,因信稱義而得救;其次,進入神愛子光明的國度,不斷學習過成聖的生活,將一切言行舉止服在基督主權之下,逐漸回應第三項呼召──宣教。藉著服事人,我們真正服事了神,得以完成神在我們身上的旨意。

接觸未得之民刻不容緩

關於服事,神的帶領方式有許多種,百體各按其職、互相效力。按祂豐盛的榮耀,宣教呼召,往往出人意外,而超乎所求所想。或短宣方式、或長期拓荒、或離鄉背井,甚至一生之久;神的揀選,一定意便無改變,差別惟在我們的回應態度。

放眼世上,還有許多不為人所熟知的民族,除了共通語言之外,沒有文字、沒有聖經和教會,對主耶穌一無所聞;全世界未曾聽過主名的人,高達28%!進入宣教禾場、接觸未得之民,使光照在暗處,萬民得救,不但是迫切的時代使命,更是神永恆的旨意。羅馬書十章14-17節:「人未曾信祂,怎能求祂呢?未曾聽見祂,怎能信祂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

「我願意!」─神在等待你我的回應

如此重大的使命,令人直接聯想到摩西看見荊棘火焰,緊接著聽見神召他帶希伯來人出埃及。然而,烈火疾風之類的異象,畢竟非一般情況,生活中,神呼召人的方式,通常是把一個問題、負擔放在我們心上,從而反映出我們的心靈、思想、生命,羅馬書十章8節:「這道離你不遠,正在你口裡,在你心裡。」

神不斷向聖徒發出宣教的呼召,一句「我願意!」,在祂眼中寶貴的勝過任何的獻祭。即使信心不足,未能確定神的呼召,但只要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句:「神,你要我做什麼?」即是神所悅納的,因祂看重人內在真實無偽的初衷,願意對謙卑的人顯現。重生得救之後,回應成聖的呼召,思想及行為順服基督主權,神旨意所帶來的衝擊與影響,即使非疾風烈火式的顯現,也同樣奇妙而可畏。

四、活出相稱的生活

行事為人當與蒙召的恩相稱

使徒保羅說:「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弗四1)。「蒙召」是呼召,就是我們被神揀選,去接受特別的好處;就是使我們成為祂的兒女,可以得著救恩;將來能進入神的國,得著祂的榮耀(帖前二12;帖後二14)。神既然揀選人成為祂的兒女,使人有高貴和尊榮的身分;所以信徒要在生活和行為上有相符的表現,這樣才是名符其實。

信徒既然蒙「神的呼召」,「行事為人」就要與「神的呼召」「相稱」。所以信徒要在基督裡漸漸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四13-16)。

倘若我們蒙「神的呼召」後,「行事為人」仍然像外邦人一樣。我們存虛妄的心行事,喪盡良心,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我們不願意脫去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不願意將心志改換一新,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結果是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弗四17-24)。如果我們不願意凡事追求長進,造成「行事為人」就與「神的呼召」「不相稱」,最後會被神棄絕。

對使徒保羅而言,基督的福音不單是人要藉著信心去相信的一個信息,更是要進一步因著相信而有生命改變的行為。因為在相信了福音之前的人,是「在過犯和罪惡中行事為人,隨著時代的潮流,也服從空中掌權的首領」(弗 2:1-2);但是相信了福音之後的人,就知道他們的行事為人不能再繼續像過去一般,因為他們原是神所作成的,是在基督耶穌裡創造的,為的是要他們行各樣的善事(弗2:10) 。

因此保羅不但勸以弗所的信徒,「行事為人,要配得上你們所蒙的呼召」,也 囑咐腓立比教會,「行事為人應當和基督的福音相配」(腓1:27); 他也為歌羅西的信徒禱告,「願你們……充分明白神的旨意,使你們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蒙祂喜悅;在一切善事上多結果子…」(西1:9-10) 。他對帖撒羅尼迦的教會更是勸勉,鼓勵,叮囑,要他們行事為人,配得上那召他們進入衪的國和榮耀的神 (帖前2:12)。

「相稱」、「相配」、「配得上」或「對得起」這個字的基本意義,是指用天秤稱重時兩邊重量平衡的地步。保羅用這個形象讓信徒認識到,天秤的一邊是蒙恩召的身份,另一邊是相應相配的生活模式;一邊是他在前面一至三章所教導的神的呼召。他從六個方面告訴我們,信徒個人以及教會全體的行事為人如何能與所蒙的呼召相稱:

1.合一 (4:1-16)。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彼此寬容;以和睦聯繫,竭力持守聖靈所賜的合一 (4:2-3)。

2.聖潔 (4:17-32)。所以,你們行事為人不要再像教外人,存著虛妄的意念 (4:17)。

3.愛心 (5:1-7)。你們既然是蒙愛的兒女,就應當效法神。要憑著愛心行事,好像基督愛我們,為我們捨己 (5:1-2)。

4.光明 (5:8-14)。你們從前是黑暗的,現今在主裡卻是光明的,行事為人就應當像光明的兒女 (5:8)

5.智慧 (5:15-6:9)。你們行事為人要謹慎,不要像愚昧人,卻要像聰明人。 (5:15)

6.剛強 (6:10-20)。最後,你們要靠主的大能大力,在他裡面剛強。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使你們能抵擋魔鬼的詭計(6:10-11)。

我們的期望是,全教會的弟兄姐妹們都清楚明白自己在耶穌基督裏,蒙神呼召成為屬祂子民的身份地位,並依靠聖靈的帶領活出合乎神心意的生活。神的呼召先於我們的行為;行為是信徒對神呼召的回應。願內住的聖靈幫助我們,使我們都成為合神心意的子民,使中壢教會成為合神心意的教會。

五、結語

使徒保羅說:「只要你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叫我或來見你們,或不在你們那裡,可以聽見你們的景況,知道你們同有一個心志,站立得穩,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腓1:27)。雖然「行事為人」要與「基督的福音」「相稱」,這是不容易達成的目標;但我們仍要竭力追求,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直到完全的地步(弗4:13;腓3:12)。只要我們願意聽從神的話語,並且全心跟隨耶穌的腳步,我們在基督裡將日漸成熟,與神的關係將愈加親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