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主任牧師 : 陳克安 |青年牧師: 洪以琳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190106 陳克安牧師 - 眼未曾見的教會

經文:以弗所書1:1-2
題目:眼未曾見的教會

今年第一季的主日禮拜講道經文,牧師要從以弗所書的內容與弟兄姊妹 一起探討有關神心意的教會生活。今天主日信息是以導論的方式與大家分 享。

一、出生與成長

以弗所書第一個重要的觀念,是成長,而且是成熟的長大。人一生的使 命是長大與成熟──不只是身體、情緒及心智上長大成熟,也要在與神及與 人的關係上,長大成熟。長大成熟的過程中,伴隨著聖靈的工作,祂塑造著 我們重生的靈性,好長成、擁有與基督相像的樣式。路加福音描述施洗約翰 出生的故事之後,他這樣寫著:「那孩子漸漸長大,心靈健強,住在曠野, 直到他顯明在以色列人面前的日子。」(路1:80) 以弗所書裡,使徒保羅也用類似的辭彙,描述基督徒成長的過程:我們 眾人直「等到......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凡是長進,連於 元首基督。」(弗4:13,15)或者可譯為:「神要我們長大成人,明白真理, 愛中分享—在一切事上都更像基督......如此才能在神裡面健壯,在愛中旺 盛。」

我們都知道孩子出生為父母帶來喜悅及驚奇,我們會昭告親友,也會透 過致贈禮物分享喜訊。不過,新生兒帶來的喜悅持續大概一個星期左右,不 會永無止境。這些興奮的新生父母,接下來則備受考驗:可能充滿疲倦焦 慮、驚慌失措、半夜找醫生;猶疑不決不知該如何管教、膽戰心驚地參加親 師懇談會,或處理少年偏差行為。興奮滿足的誕生,轉變為惱人與漫長的長 大。

如果我們清楚上帝對教會成長的概念應該也是如此。 甚麼是走向成熟的教會 一個成熟的教會,是怎麼樣的教會呢?我認為至少有四種內涵:

1.一個成熟的教會是了解神在教會裡應得的榮耀,與神對教會的呼召(彼 前2:9-10)。

神呼召他的子民,首要的任務就是敬拜他(出19:5-6)。不錯,教會存在的 目的,包括向世界傳福音,與造就信徒成為真正的門徒(弗4:11-16;太28:18- 20)。可是教會首要的任務是敬拜,是讚美神的美德。而且是照著神所喜悅的 方式來敬拜祂,不是像以色列人當初在西乃山下照著自己的方式來敬拜神。

2.一個委身於教會成熟的信徒,是委身在教會擔任有效的事奉。

按照聖經的教導,教會是有機體,是身體。但是教會也是一個地上的團 體。神要教會在地上宣講祂的話、施行聖禮、憐憫有需要的人、廣傳福音、 造就信徒。這些事工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時間、恩賜、禱告與長期的 委身。教會若忽視造就和教導,便缺乏屬靈的深度;若忽視傳福音,教會缺 乏宣教動力,容易殭化;若不重視敬拜,教會容易以人為中心,不以神為中 心。

3.按照神的呼召長期的建立教會,需要多種長期又穩定委身教會事工與人 才。

每一代的教會都需要牧者、教師、作者、輔導員、青年教牧、宣教士、 聖樂與敬拜人才、音樂教師、大眾傳播人才等等。每一種人才、在建立教會 都是不可或缺的。教會整體與信徒個人都需要反省:為什麼教會裡面觀眾比 參與服事多?難到我們沒有受到聖靈的感動嗎?我們以為服事只是被選舉 出來的人才服事嗎?我們真的有在注意到神關心的是教會全面性的成熟與成 長嗎?一方面教會人多了自然需要實務上各類型的服事,可是更重要的服事 是,作為耶穌的門徒,我們要參與最直接的服事是去影響周圍的人成為基督 的門徒!我們願意認真在遵行基督的命令嗎?我們真的關心教會的成熟嗎(弗4 :11-16)?

4.教會若要成熟,我們必須往前展望,為著未來,為著下一代準備,努 力。

有些教袖們只往後看,被一些人為的傳統綁著了殭化了。或者有一些領 袖們只為當今的需要努力,因為當今的需要太大了。教會需要有人專心往前 看,我們必須不斷的提醒自己,神對教會的呼召是什麼?教會應該成為怎樣 的教會才討神的喜悅?按照聖經的教導,教會的任務是什麼?我們對於聖經 的信任,尊敬與順從,都不能妥協。教會在這個歪曲的時代,必須勇敢的宣 告,耶穌基督是唯一的救主,神在基督裡的救贖是人類唯一的盼望。

不過,在此同時教會的傳道人,領袖們,必須好好的正視當今二十一世 紀的世俗思潮與文化。教會歷年來的思維方式,往往是傳統的。教會需要大 量有從神而來的教會意識的傳道人和信徒們。主耶穌深愛教會,甚至為她 捨命(弗5:35-27),我們愛教會有多少?主耶穌愛教會,甚至為她流淚哀哭(路 19:41-44)。我們為教會禱告,也需要有這樣的愛心。主耶穌愛教會,甚至願意 管教她,潔淨她,除去教會裡面屬世的事(路19:45-46),又不斷的教導她進入 真理(路19:47-48);我們對教會的關懷,也需要如此的勇敢、公義和持久。主 耶穌愛教會,愛她到底(約13:1)。我們也必需委身與神在教會身上的心意,為 神的榮耀與教會的成熟終身努力。

今天教會已經有不少的平信徒們願意事奉神,願意在教會與世界上為主 作一番事,以生命作鹽作光。他們並不是沉睡的一群。他們願意擺上精神, 時間與人力物力,讓教會成為一個榮耀,要愛心,美麗,吸引人們的地方。 但同時我們參與服事的人心態也要注意,因為我們並不完全,在服事的 過程中,我們會暴露出許多意想不到的自己,個性上與觀念上或作法上,與 其他人發生衝突,在那時候我們被聖靈提醒學習接納與尊重,甚至是饒恕, 因為一旦我們自己與人發生衝突,我們一切的傳福音果效就會被擊倒,這是 撒旦最愛的結果。

所以,我們心靈需要常常被聖靈更新,重新接受從上帝來的呼召,接受 下一次新的挑戰。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認識聖經的教會論,就是神對教會 的呼召,與接受神的話語聖經的裝備,以致有效的傳講,教導和應用聖經的 真理。唯有這樣,透過教導聖經,在教會內外順服神的話,教會才會成熟。 有一則故事這麼說:一位曾經流浪在外,生活混亂的姊妹,有一天來到 教會,接受主的救恩,被重生成為基督徒,像似一位嬰兒出生在神的家。不 過如今她最大的難題不是生活在過去世界裡的問題,而是在教會。雖然她在 教會裡面受到歡迎。但是她注意到,這一間教會雖明白奉耶穌之名重生的一 切事情,對於「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這件事,卻毫無興趣,缺乏能力。

她轉頭四處張望,看見這群新朋友重蹈她早先的行為,只是在程度與內 容上沒有那麼明顯。如同她以前用酒精、毒品和性關係逃避上帝與逃避現實 生活。這些教會會友也重蹈覆轍,用一大堆想法及工作計畫來逃避一切。他 們願意努力遵守所有的宗教教導,卻不願跟隨耶穌;願意放棄幼稚、不成熟 的想法,卻拒絕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不願意在基督裡成長。有許多教義班、 查經班、倫理關懷課程,但是嘗起來卻清清如水,全然無味。當她警覺到這 種氛圍時,她告訴自己要自我警惕,並決定不再回頭作外邦人,而是要更堅 定地明白過基督徒的生活。

因此,長成「在主裡健壯,在愛中旺盛」,是以弗所書這一卷書的主 題。讓我們心智、靈性、靈魂、生命成形、並更新生命,在主裡強壯,長大 成熟,以至於滿有基督的身量。

二、教會是操練我們生命成長的地方

我們很容易把教會與世上事業機構來作比較,有時候甚至視教會為毫無 效率、不相干的機構,然後棄之如敝屣;也很容易鄙視教會,因為多數教友 是毫不起眼的市井小民。 顯然,教會不太會讓大家一看見便容易被吸引著問:「怎樣才能加入教 會?」的確,教會一向在掃蕩不公不義、讓世界恢復秩序的事上,沒有多少 進展。那麼,教會還留下甚麼?

事實上,教會並非是理想的完美社群,基督徒亦非為神維護正義的天 使。我們必須檢視自己所擁有的,檢視教會現今的狀況,捫心自問,或許這 樣的教會正是當初神創造教會時想要的樣子?或許我們所擁有的教會提供了 絕佳的情境和許多志氣相投的夥伴,一起在基督裡長大成熟,滿有基督長成 的身量,才會給我們教會,我們現在的教會。 眼未曾見的教會

新約聖經共提及十五間教會,除了安提阿和耶路撒冷教會之外,保羅都 寫過信;然而,致以弗所人的書信非常獨特,它是惟一不是因著行為或信仰 問題而寫的一封書信。以弗所書可能是一封流傳在第一世紀會眾當中的一般 書信。以弗所書從另一個角度切入,它帶領我們進入聖潔健全的教會生活, 長大成人。

帖撒羅尼迦教會有些會友確信,主再臨的日子即將來到,因此辭去工 作,一起坐下高談闊論;哥林多教會滿是一群任性的會眾,一天到晚為了各 種與飲食、性事、敬拜有關的行為而爭吵;歌羅西教會的基督徒則陷入對基 督奧秘之事的思緒中,無法自拔;加拉太教會的基督徒退回陳年迂腐、令人 生厭的律法主義,必須徹底改造;羅馬教會是混合猶太人和外邦人的教會, 無法在基督裡找到共同的立足點;腓利門書身為歌羅西教會的領導者,面對 逃跑奴隸回歸的實際問題需要保羅明確的輔導;

有時人們以羨慕、醉人的浪漫語氣提及初代教會—我們要回到像當年初 代教會的情形......。天曉得,其實當代那些教會面臨一團亂的問題,因此, 保羅寫下這些書信,將混亂的情形一一釐清,希望能對信徒有所幫助。 然而,這封送到以弗所的書信,主要的考量並非處理教會成員所造成的 問題,而是要重現神的榮耀,那是賦予教會獨一無二的面貌的榮耀。以弗所 書也清楚的表明,沒有人能夠單獨明白神輝煌的榮耀,有如吃自助餐一樣, 每位基督徒各取所需。教會是一同領受神榮耀的地方,是一群基督徒一起坐 下來,懷著感恩之心,領受我們的主、聖靈,所預備的一切。

保羅似乎在花時間糾正眾教會所迸出的信仰和行為問題的同時,有機會 清楚而完整地寫下,到底何謂教會的本質。最後,我們終將明白,教會之所 以為教會,不是我們在教會裡做了甚麼,而是神在教會裡成就的,即便我們

也或多或少參與其中。 當我們跟隨耶穌,加入教會參與其中的生活,我們對這個地方和會友的 認識,很大的程度受限於我們的精力。不管是教會的背景還是自己的傳統, 會友個人或是群體的優缺點。換句話說,沒有人曾經見過教會該有的完整原 貌;我們看到的都是局部而不是完整的形象,有時甚至是被扭曲的形象。

三、認清事實

以弗所書讓我們學習到一件事實,那就是在地上的教會是不完全的。雖 然如此,主仍然樂意以聖靈來澆灌他的教會,要我們愈來愈像基督,一方面 我們在地上教會裡成長與成熟,並擔任主門徒的重要角色,要執行主所吩咐 的大使命。

但是在事實上,我們在教會參與敬拜與事奉,成天面對的多半是平凡且 往往散漫的男女會眾,我們很快認清事實。雖然事情總有例外,但教會中就 是沒有任何人、或任何事稱得上是靈活的得撒,或是威武的軍隊。 教會的奇蹟―在混亂中漸漸成形基督的形象

讓我們雙眼為之一亮的是,聖靈使「耶穌成孕」以及使「教會成形」的 作為,兩者幾乎完全平行。路加福音一至二章和使徒行傳一至二章,敘述救 主耶穌的誕生和得救群體(教會)的形成,是兩個平行並排的故事。 神如何讓救主進入世界,進入人類歷史呢?在故事中,我們看到祂有能 力卻不願做的事:神可以差遣祂的兒子來到世上將石頭變成麵包,以解決全 球的飢餓問題,但是祂沒有這麼做。神可以讓耶穌接管、治理世上的政府所 有工作——再沒有戰爭、沒有不義、沒有犯罪,但是祂也沒有這麼做。 但在這個故事裡,神的確做了一些事:祂給了我們「耶穌」這個奇蹟, 以一個無助嬰兒的身分來到世上,降生在一個貧窮且危險的地方,不被了 解,也沒有政治、宗教、社會的支援。耶穌從沒有離開這個祂降世為人的世 界,這個脆弱、邊緣與貧困的世界。

神如何帶領得救群體進入世界,進入人類歷史?和救主進入世界的方式 幾乎一樣,所藉著的神蹟奇事,和耶穌降生的奇蹟雷同,周遭也和耶穌降生 時的環境一樣。既無佳形美容,執政者也似乎毫不在意。 神賜給我們教會會友的方式,也和耶穌降生的神蹟奇事大致相同:藉著 聖靈的降臨。在加利利的小城拿撒勒,聖靈降臨在瑪利亞的身上;三十年之 後,同樣的聖靈降臨在那群跟隨耶穌的男女信徒身上,再度包括瑪利亞,這 時母親已經成為耶穌的門徒了。事件是發生在耶路撒冷城,正當猶太人過五 旬節的時候,第一次的成孕賜下耶穌,第二次則是賜下教會。

保羅對初代教會的紀錄裡,完全沒有浪漫傳奇、耀眼光芒、聲名顯赫或 是有權有勢的人:弟兄們哪,可見你們蒙召的,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有 能力的不多,有尊貴的也不多。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 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神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 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 使一切有血氣的,在神面前一個也不 能自誇。(林前1:26-29)

四、長老與執事的角色與本質

夏忠堅牧師認為,教會選出「長老」應當成為「牧師牧養的助理」,選 出「執事」應當成為「牧師事工的助理」,好讓牧師能夠專注在最優先的工 作:「祈禱、傳道,訓練領袖」,牧者與長執間才能配搭得好。而且,牧 師、長老、執事甚至小組長,整個教牧領導團隊都需要成長;如果不能成 長,這個教會成長不了。 長執各有不同位階定義

談到「長老」,一般教會如長老教會的長老,在它的制度設計上,「牧 師」是長老會議的主席,或者兼常務的執行者,和「長老」的權利幾乎一模 一樣,在開會的時候都是一人一票。但是牧師的獻身、專業的訓練,在教會 投入的時間和花費的心血與關注,和長老是完全不一樣。因此長老必須認 知,他們的角色在聖經上雖是牧養、治理教會,但在現實制度上和牧師仍有 點差距,他們應該定位在牧師牧養的「助理」。

一般教會的「執事」,要追溯到使徒行傳第六章,執事的產生是因為教 會在日常的飲食供應上疏忽了說希利尼話的寡婦,因此推選七個有名望、受 聖靈充滿、又有智慧的人,讓他們來負責這事務。

當時因教會成長快速,原來的領袖十二使徒無法顧及所有的事,就把教 會事務分為第一優先和第二優先的工作。這群使徒們決定第一層領袖只承擔 第一優先的工作就是「祈禱、傳道」;另再選出第二層領袖,幫助第一層領 袖承擔第二優先的工作。因此他們選出七位第二層領袖,條件是「有名望、 受聖靈充滿、又有智慧的人」,由門徒按手在這七個人身上,公開在眾人面 前把權柄授予這些人,要所有信徒都要順服他們。這就是現今教會 「執事」的起源。

但是當時想解決的問題,今天仍沒有解決;因為現在只有牧師全職在教 會,牧師整天都在忙著處理緊急的事件,但卻不是優先的事情,因此今天的 牧師多數在教會都不是處理第一優先的工作。 牧師應花時間牧養長執

夏忠堅牧師指出,教會的「牧師」、「長老」、「執事」,要從聖經和 歷史來認清各自的角色,與他們應當承擔的責任是甚麼。如果對教會的觀念 不一致,常花很多時間內耗;反之,若大家對牧會觀念一致,才能發展教會 長期的目標和年度計劃,讓整個教會能夠往前發展。如果這些條件都沒有, 教會治理就會很困難。

其次,教會牧師必須花更多時間牧養長老、執事等領導階層,若要花在 所有信徒身上,是完全照顧不了的。耶穌沒有花太多時間照顧五餅二魚的五 千個人,祂將時間花在照顧十二個門徒。所以牧師要花時間牧養及帶領長 老、執事成為「門徒」。

第三、要讓每個信徒領袖生命能夠成長,彼此關係要成長(成為屬靈的 同伴),事奉恩賜的成長。牧師、長老、執事甚至小組長,整個教牧領導團 隊如果不能成長,這個教會成長不了。牧師要求大家建立一種關係性的信仰 群體,培養關係最好的方式是從小組來進行,在彼此關係裡學習關心與扶 持,這樣的教會的凝聚力量才會強大,同時推動傳福音的工作才有戰鬥力。 畢士德牧師從牧者的角色對教會說了一段話:

我理解到,我們在教會的職分與工作,就是見證那慢慢閃耀的真理。我 們都將會是一個目擊者,見證聖靈如何形塑祂的百姓。這是一群牛蛇混雜的 會眾,包括家庭破碎的、跛行的、瘸腿的、被性侵的、靈性受傷的、情緒障 礙、被動地、負向人格和官能症患者。

少許屬靈長者知道如何禱告、傾聽並持守正道。而大多數則只是報到一 下。熱心的、冷淡的、不冷不熱的、基督徒、半基督徒、算是基督徒、新紀 元運動者、信主蜜月期者。這些會友通通不是我選的,我沒有選擇的權利。 我們必須好好地花時間,以愛心來看待這群人;起初可能不怎麼明顯, 但是如果我們持續透過愛心,花上時間代價,終究會明白我們正觀看著教 會,聖靈建造的教會,基督身量在此慢慢長成。

基督為我們而死,不是因為我們擁有崇高的屬靈狀態,或是說我們的靈 魂已經潔淨無瑕了。當然,這些信徒是很尊貴,只是需要一點時間,我們慢 慢會發現這些會眾,正在組成基督身體的各個部位,包括:這裡的一個腳 趾、那裡的一根手指、鬆垮垮的臀部和胸部、皮包骨的膝蓋和手肘。

神的工作向來都在罪人和犯錯的人身上彰顯。教會的浪漫情懷、英雄主 義及消費取向,往往蒙騙我們,讓人無法認是教會的原貌。假使我們容許這 樣的夢幻或虛假的教會形象,錯誤的認知,那將會干擾教會的健康運作。「 人想要的教會」將會與「實際的教會」相互為敵。聖經從未以浪漫空想、英 雄主義及消費主義的詞彙,來描述上帝的子民。聖經或教會歷史上,也未曾 出現「成功」的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