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主任牧師 : 陳克安 |青年牧師: 洪以琳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180930 吳富仁牧師 - 只要成就祢旨意

經文:路加福音22:39~46
題目:只要成就你意思

大家平安!你曾經生病,身心軟弱,與上帝、與人、甚至與自己的關係 破碎嗎?如果你破碎過,你就是耶穌要找的人!基督教的福音正對我們說, 耶穌用祂無罪的生命,經歷破碎、痛苦的十字架之路,上帝藉著祂的復活, 顯明祂的權能以及愛我們的心,因此,祂呼喚每一個生命中曾經破碎或正在 破碎的人。耶穌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 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可2:17)就像耶穌在那夜最後與門徒的逾越 節晚餐中,「又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這是我的身 體,為你們捨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路22:19)基督 身體的破碎,正是每一次我們在聖餐共同的經驗,這也表示我們被呼召的原 因,當我們來到世界,會有各種破碎、痛苦的生命經驗,但也唯有在破碎、 甚至感覺幾乎要死,才能在你我生命中同樣經歷到復活的權能。 顯露人心

當耶穌出生後,被抱到聖殿,在老西面為祂祝禱中便提到:「這孩子被 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又要作毀謗的話柄,叫許多 人心裡的意念顯露出來;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路2:35)果然,耶 穌像西面的預言般,讓許多人、包括祂自己的心被顯露出來。當耶穌成年, 祂開始以宣講、教導、醫治、趕鬼作為祂主要的服事之後,人們驚訝祂所作 的,接著便開始對祂是誰產生好奇心;耶穌的門徒早就宣認耶穌是基督,是 拯救者,然而他們卻私下或公開的爭論誰為大,這表示他們以為耶穌──這 位被上帝差遣的拯救者,是要來耶路撒冷掌權作王;這也是有學者表示,或 許猶大賣主,不是為錢,而是他想逼耶穌起義,反抗宗教高層,推翻羅馬政 權。

事實上,耶穌明瞭,祂受呼召不是為此,雖然先知以賽亞早就預告了一 位受苦的彌賽亞,但當時人們的心,卻從未準備好要接受一位受苦的基督。 因此,在這夜,耶穌的心也像被刀刺透般的痛苦,因為就連這群親近的門 徒,都無法真正的了解祂;我認為,耶穌最痛苦的時刻,是當祂還有機會選 擇的時候。這時祂可以組織跟隨祂的人對抗強權,可以連夜逃離,甚至走到 耶路撒冷聖殿舉旗抗議,有很多選擇,但耶穌沒有選擇那些,在今天經文 中,耶穌選擇了一條最困難的路,那就是默默帶門徒進客西馬尼園禱告。親 愛的朋友,有人以為禱告毫無行動力,但事實上,對基督徒而言,禱告正是 一種重要的行動。

越驚恐、難過,越要禱告 「他們來到一個地方,名叫客西馬尼」(可14:32)。照路加的記載,這 個地方是在橄欖山上。耶穌在此澈夜禱告後,猶大隨即就帶人來捕抓祂。在 這暗夜深山的園裡,猶大為什麼找得到呢?約翰回答了這個問題:「賣耶穌 的猶大也知道那地方,因為耶穌和門徒屢次上那裡去聚集。」(約18:2)依照 原文,這園子應該出產橄欖油,因為客西馬尼就是「柞油」的意思,這應屬 於私人的橄欖園,耶穌應與園主熟識,因此常常利用這園子,與門徒前來聚 集或禱告。

在這夜晚,耶穌與祂的門徒一起來到這園中,耶穌差遣其他門徒在門 口,帶彼得、雅各與約翰三位門徒,進到園子深處,馬可清楚的描述耶穌這 時的心境,「耶穌...就驚恐起來,極其難過,」(可14:33)。我們非常難得 在聖經中讀到,耶穌表達脆弱人性的時刻。關於耶穌的人性,在教會史上曾 有許多討論,初代教會想要否認耶穌有過軟弱,但他們卻又肯定耶穌全然的 人性。福音書讓我們見到耶穌那全然的人性,正是人將要面對死亡、苦難前 的自然反應,而人性之一正是軟弱,馬可告訴我們,耶穌就和我們一樣,一 方面驚恐,另一方面難過,接著耶穌所說,更能明瞭祂當時的心,祂說:「 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裡等候,警醒。」(可14:34)耶穌的 心就與我們一樣,祂破碎、軟弱到幾乎要死。然而,耶穌展現祂人性脆弱之 時,同時立下典範,那就是我們越需要禱告尋求的時候,就像耶穌的吩咐, 越驚恐、難過,在破碎之時,越需要藉著禱告等候、警醒。 願祢撤去這杯

人的禱告,最初是人在困苦無依的時候,求告耶和華的名而開始的(創 4:26;王下5:11)。後來人的禱告,就成為人與上帝建立關係的主要途徑; 不論人透過獻祭、歌詠讚美、敬拜歡呼,只要出自內心就成為禱告。禱告是 一種人傾聽與訴說的歷程,有人在禱告中獻上感謝、求告,有時我們常常也 在禱告中,企圖改變上帝的決定,甚至與上帝辯論,就像亞伯拉罕。全部的 詩篇都可以看作是人的禱告,甚至是最好禱告的範本。禱告一定要低頭、眼 睛閉上嗎?有規定姿勢嗎?其實站著、跪著、坐著,甚至躺著都可以,眼睛 張開閉上都好,最要緊的,是禱告的心與對象。耶穌就向我們提起禱告的原 則,「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 約4:23)所有的敬拜都是人對上帝的禱告,因此,心靈與誠實正是人禱告的 基本要求。馬可描述耶穌這時的祈禱:「他說:『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 能;求你將這杯撤去。』」(可14:36)路加描述:「父啊!你若願意,就 把這杯撤去;」(路22:42A)。耶穌在此使用母語求告上帝,特別祂全身仆 倒在地,用一種全然無助的姿勢,全心呼求,當祂在呼喊阿爸父啊!就像小 孩,在祂生命最驚恐難過時,向他真正的父親呼求。這是心破碎、無所依靠 的時候,但更是耶穌與上帝進入孩子與父親關係的時刻。

當耶穌在約旦河受洗時,聖靈像鴿子般降臨在祂身上,「又有聲音從天 上來,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路3:22)因此,從那時起,耶 穌用祂在世上的每一日,盡力活出上帝的權能,活出上帝之子的樣式,祂用 生命與行動,在世俗、不信的人群中,展現上帝將要帶來的恩典與祝福,就 是因為祂記得,祂那受呼召的本質:上帝的愛子。因此,即便到這個時候, 彷彿是耶穌生命最為黑暗、驚恐、孤單的時刻,祂仍然盡力呼求,懇求上帝 因為憐憫,改變這將要發生的事,撤去這苦杯吧!但祂接著說:「然而,不 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路22:42B)這真是一個困難的禱 告,耶穌明知上帝的心意,但這就是人性,當還有選擇機會時,我們總渴求 那些最壞的事,不要臨到我們身上;人性的軟弱與驚慌,在那些面臨死亡與 苦難的時刻中出現,這也是耶穌為何驚恐難過,因祂和我們一樣;然而耶穌 在禱告中仍決定放手,情願成就上帝心意。

親愛的朋友,按照人性,我們喜歡照自己的心意指揮上帝,不喜歡照祂 心意,因此我們總向祂禱告說:願祢撤去這杯!然而耶穌正用祂的禱告,成 為我們的典範,祂要告訴我們,在禱告中,不要緊抓著自己心意,終究需要 放手,交在那凡事都能的上帝手中。祂所成就的,都將最美好的;而在禱告 中,我們真的就成為祂所愛的孩子。

免得入迷惑

「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加添他的力量。」(路22:43)禱告就是征 戰,然而上帝明白我們,祂在耶穌最感到孤單、無力的時候,賜下天使顯 現陪伴祂,增添力量。這同時告訴我們,當我們禱告,倘若覺得孤單,要記 得,上帝必差遣天使與我們相伴,加增我們的力量。「耶穌極其傷痛,禱告 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路22:44)就在這禱告後,猶大隨 即領隊捕抓耶穌,因此我們雖不知道耶穌的禱詞,但從祂的姿勢中正告訴我 們,這正是邪惡與善良、黑暗與光明極大的爭戰,也因此,耶穌在禱告中, 汗珠像血一般大的滴到地上,「禱告完了,就起來,到門徒那裡,見他們因 為憂愁都睡著了,」(路22:45)有人質疑的問,門徒為何這時還睡得著呢? 為何無法體會耶穌此刻的心情呢?可能晚餐時喝酒,到此時,門徒紛紛睡 著;當然,這地方是隱密之處,也是他們平常休息與退修的地方,門徒在此 雖然憂愁,但他們沒有感受到有即刻危險的睡著,似乎也理所當然。 因此耶穌才會直接:「就對他們說:「你們為甚麼睡覺呢?起來禱告, 免得入了迷惑!」(路22:46)親愛的朋友,耶穌同時對我們的提醒,在這世 上,我們隨時會遇見苦難,也有無數迷惑在我們身旁,祂知道我們就像這群 門徒,經常「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可14:38),要學祂警醒禱告, 在禱告中與上帝相遇,在禱告中求告上帝,在禱告中敏感這世界的黑暗與變 化,在禱告中覺察到自己的內心;越驚恐難過,越需要禱告。耶穌這番話, 是當時對門徒重要的提醒,因為當祂被捕後,門徒憂愁但卻軟弱,一個一個 陷入迷惑中,以致就像骨牌效應一樣,不認耶穌的,甚至躲藏起來的。門徒 憂愁,耶穌傷痛,他們同樣面臨嚴峻的情勢,然而耶穌警醒禱告面對這一 切,門徒呢?他們真是入了迷惑!

因此,親愛的朋友,我們可以從今天的經文中學到什麼呢?

第一.要成就上帝的心意,就需容讓自己破碎。 曾演過「回到未來」等賣座電影的演員米高福克斯(Michael J.Fox)描述, 他得到帕金森症後所經歷的那些時刻,他說:「那成為我人生最好的十年。 」生病,讓他從一個野心勃勃的好萊塢巨星,一轉而成一個更能省察、體諒 別人的人,更明白自己的有限;當我們在苦難在破碎中,雖然常因極度的痛 苦、不解,激動我們當下憤怒抗議,甚至會像耶穌的求告:父啊,祢若願 意,把這杯撤去吧!然而倘若我們回頭觀看時,就會猛然發現,那些黑暗的 時刻,於我們生命有益。

而這正是耶穌在禱告中得知的事,雖然祂經歷內心爭戰與驚恐的時刻, 但祂不以死亡、受苦為不好,在禱告中,祂順服,從此時開始,祂安然以死 亡、受苦、走上十架之路當成使命。或許我們也曾經歷過肉體、靈魂、意 志,甚至是關係上的破碎,但耶穌卻希望我們不將這些當成是上帝的詛咒, 祂希望我們好好面對,甚至透過禱告順服並且全心接受,甚至假使可以,將 這些破碎看作成是上帝的心意,大聲向祂求告,將我們的破碎與受苦,當成 是成聖與煉淨的歷程,親愛的朋友,倘若如此,可能我們最後會發現,容讓 生命破碎時刻來臨,反倒成為我們新生命的入門票,甚至成就了上帝的心 意。

第二.要成就上帝的心意,以禱告來過最後一天

耶穌也教我們,不要用自己想像或自己的禱告限制上帝。耶穌不完全柔 和謙卑,祂也到聖殿翻倒桌子;祂不只教導真理,祂不教人死後如何上天 堂,也不教人逃離現實世界;因此祂一方面建立,但也破壞,祂邀請各式各 樣的人,加入祂國度的行動;祂騎驢進耶路撒冷,顛覆城市,對抗掌權者, 清楚他們將如何對付祂,雖然祂驚恐軟弱,但祂卻教我們禱告,透過這樣清 醒的過這世上的每一天。經常,我在教禱告的課上會問學生一個問題,「禱 告改變的是上帝,還是我們自己呢?」神學家卡爾巴特說:「我們千萬不要 笨到以為靠我們就有辦法讓上帝國降臨,不過,成為祂兒女的我們,可以成 為上帝國臨在的記號與象徵。」因此,親愛的朋友,成為上帝的孩子,我們 要學習以愛勝過恨,用光照進黑暗,讓赦免、寬容取代蠻橫與野心,但這些 對人性軟弱我們而言,無法輕易達成,特別當我們身處在黑暗絕望之地,因 此要記得禱告,那會讓我們清醒,記得我們是上帝所愛的兒女。

當二次世界大戰要結束前幾個月,一位德國牧師何默特(Helmuth Thielicke)在斯圖加特教會與防空洞間講道。當時,每一天炸彈都轟炸他們 所住的城市,每一天都有人在死亡邊緣掙扎。在那種時刻,講道者該說什麼 呢?如果這是最後一天,該如何度過這一天呢?何默特牧師選擇用主禱文, 成為他當時的講道。他說:「主禱文是當人面對死亡時的禱告,是炸彈好像 下雨落地時的禱告,是世上彷彿沒有一個可躲避之處時的禱告,當世上王國 敗壞時,我們求上帝掌權;懇求聖潔的上主,將人類的罪惡與毀壞一併結 束;求祂的旨意行在地上,不求人的心意;求祂每日的供給,不是求我們所 想望奢華的享受;懇求祂赦免,也求祂給我們有饒恕與修補關係的力量。當 每一個時刻,都可能是我們在世上最後的時刻時,要向上帝祈求,不叫我們 離開祂──因為祂是我們唯一的救贖與依靠,阿爸,父啊,求祢讓我們不會 遇到這試探。阿們。」

詩人葉慈說:「教育不是把杯倒滿,而是把火點著。」我認為上帝對我 們的心意也是如此,上帝不撤去耶穌的那杯,不是因為祂不愛,反倒是因為 祂的愛;對我們而言,既然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後一天,因此請記得,用禱告 來過你的最後一天,這是成為祂兒女,最好明白祂心意,並且榮耀祂的行動 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