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主任牧師 : 陳克安 |青年牧師: 洪以琳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230618 洪以琳牧師 - 我是誰?我的使命是什麼?

經文:約翰福音1章35-42,50-51
題目:我是誰?我的使命是什麼?

一、前言:

我是誰?我在哪裡?我的使命是什麼?這是我們基督徒時常在問自己也會問別人的事情,那你覺得你是誰呢?在我們生命當中,我們會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也擔任著不同的責任。

二、約翰角色:

1.開路先鋒

約翰這一生就是扮演著為耶穌預備道路的人,也就是開路先鋒,為耶穌準備好道成肉身,成為人類角色的先驅與道路,這也就應證以賽亞書40:3『有人聲喊著說:在曠野預備耶和華的路(或譯: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當預備耶和 華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們 神的道。』約翰就是將那荒野之地,修整好,讓耶穌基督來到這世上並且他也成為這位見證人,讓耶穌進入到祂所命定的角色當中。

2.為那光作見證

我們都知道那道光是『耶穌基督』因著約翰是開路先鋒,於是祂終其一生就是在為了耶穌基督而活,圍繞在耶穌的身邊,約翰福音1:8-9『他本身不是那光,而是要為光作證。那光是真光,來到世上照亮全人類。』我們也都因著那 光使我們生命才有意義與出入,因為耶穌基督來拯救我們有罪的生命因著信及耶穌基督寶血的流出及赦免使我們成為新造的人,同時也是透過那道光(耶穌基督本身)進入將黑暗照出去,約翰福音1:4~5『道就是生命的根源,這生命把光賜 給人類。光照射黑暗,黑暗從沒有勝過光。』,讓黑暗之處有了重新的盼望與恩典。

親愛弟兄姊妹,當我們在走隧道時,長長的隧道我們都會期待那準備要出去的時候,外面那道光的進入,也就代表我們離要到的目的地更進了一步。尤其是我們在走雪隧的時候,當我們從坪林上去後進入到隧道後,通過雪隧我們的心就 告訴我們宜蘭到了,那是一個讓人可以稍微離開塵囂市集的感覺。

3.領受恩典的人

約翰雖然是開路先鋒也是為耶穌受洗的人,但是他沒有因此就高人一等,而是更加的謙卑,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與位置,不會隨意的越權,而是去服事人,最終還成為了殉道者。他深知明白一件事情,那道光來的目的讓人看見上帝的恩典與榮耀,不是讓人看到他自己,同時也是因著恩典使我們得以從有罪的生命進入無罪,進入永生的生命。『1:14道成為人,住在我們當中,充滿著恩典和真理。我們看見了他的榮耀,這榮耀正是父親的獨子所當得的。 』

這也是我們之所以說約翰福音是傳道人傳福音很重要的一卷書,開張名義就將福音說得很清楚,這位獨子就是耶穌基督,祂親自成為了那代罪羔羊,使得我們生命被救贖。耶穌基督來最終要達到的終極關懷『因著耶穌基督的寶血與救恩,使我們得以邁向那完全的信仰道路與生命以及成為他的門徒,要做門徒的事』。這才是我們領受恩典的意義與能力。

三、成為耶穌基督受膏抹的見證者:

約翰被上帝揀選成為了為耶穌基督受洗的人,約翰深知這不是他的能力所及,他只是上帝所要使用的一個管道,讓他成為那位為耶穌受洗的人。對於當時正統的猶太教,這不是一個正當管道去為耶穌受洗,但是透過經文我們又看見這是聖靈的工作『1:32約翰又見證說:「我看見聖靈像鴿子從天上降下來,落在他身上。』這是約翰為耶穌受洗時的場景,我們可透過這幅圖畫去想像,當時耶穌被膏抹、受洗時的場景氛圍,是一個溫暖、和平的氣氛,同時也就是耶穌要領受呼召以及完成使命的開始。

親愛弟兄姊妹,受洗歸入主的名下,這是一個我們經歷聖靈工作的方式與管道,但我們要小心,當我們信主了一段時間後,我們是否就忘記我們原先『我是誰?』而減少了我們與上帝的親密關係?與上帝的見證、經歷是需要時時更新,不能講都講過去,歷史是我們的根與記憶但是若只有根沒有養分、水、空氣,去開花結果,那這棵植物也是會死亡的。需要不斷地傳承與傳遞才能有繼續的生命力。

牧師辦公室窗台邊種植了一些小盆栽,有一天我在澆水的時候,發現旁邊又多了一些小小的多肉出現,看見那生命力是如此的堅忍不拔,心中讚嘆上帝的作為與能力。就如同那一粒麥子若沒有落在土裡,就不能結出許多子粒,需要先有落下才能有後續的成果。歷史成雖是過去式,但是幫助我們完成進行式。

基督徒若沒有多結果子,那我們就成為了一個停留在過去的恩典時代,消費過去的努力與付出,而沒有繼續的與上帝更新我們的生命。一個人的更新固然重要,但是群體更新、價值觀的轉變更是讓我們教會能夠動起來的元素。千萬沒有只有誰做什麼就好,而是我們需要求聖靈讓我們有敏銳的心與洞見以及明亮的屬靈眼睛,去查驗上帝要我們去做的事情。

21世紀門徒這本書:『每個人其實都在尋找生命的意義並渴望使命,我們都是被召喚者,必須回到召喚者中聆聽,並且持續跟從。』當教會回應召喚者,就能清楚知道教會不局限於四道牆,或只專注在人數增長或神學的研究,更是門徒 的培育、使命的履行,並進到世界實踐神學。

在這禮拜準備講道篇的時候,看到屏東和平長老教會主任牧師『葛兆昕』牧師在FB分享了一段話:

嗨,牧師,你怎麼都不寫一些文章,讓我知道「耶穌愛我」
啊⋯⋯—你知道耶穌愛你嗎?這是真理,永不改變,也無需懷疑!

我知道耶穌愛我,也希望你解釋一下祂怎麼愛、愛的方式和內容,還有愛的項目包含哪些啊⋯⋯
—嗯一位為我們流血捨命的神,救贖我們的神,你怎麼要問這些問題呢?
牧師,我如果有祂愛我的內容和清楚的項目,我就知道我可以「支取」祂愛的項目啊⋯⋯
—好的,你可以支取祂的管教、祂的修剪、祂的兩刃利劍(祂的道)、祂那照出你的真相、黑暗、隱情
⋯⋯等等等等牧師,你怎麼都說這種的啊⋯⋯
—你不是要問愛的內容與你可以支取的項目嗎?這些你都可以支取!
讓我反問你—你愛耶穌嗎?
—怎麼愛?你愛耶穌的方式是什麼?內容?項目?耶穌可以在你那裡支取什麼樣的愛?
—耶穌愛你為你流血捨命,你聲稱愛祂,為祂...?
#我的昕觀點
#耶穌愛我
#我愛耶穌嗎

從這段對話中,我們一起來反省,我的信仰是建立在耶穌愛我,我愛耶穌,但當耶穌要我們調整生命得時候,我們是憂憂愁愁走了,還是願意面對自己的有限與軟弱,謙卑、禱告、尋求,讓上帝來調整我們生命的次序?好讓我們成為一 位跟隨耶穌基督的門徒。

四、耶穌呼召門徒

我們從耶穌呼召門徒過程當中,我們看見一個事實『耶穌是走進人群』而非坐著等人來。我們可以來審視一下,我們的宣教策略是否都是在坐等人來,來了之後我們還要審視一番,若是跟我們行為或是想法不太一樣,就遠離了對方呢?

我時常跟同工說:『招待是很重要的服事』不單單是發週報、招呼弟兄姐妹來到教會,招待就是教會的門面。若是這間教會的招待那天心情不好,語氣不好,是會影響到近來的人的心情。就如同我們去一間餐廳吃飯,服務生、老闆如果接待不好,即使東西再好吃,我想我們只會給他一次的機會吧!

如果我們都把教會當作自己的家,願意熱情招呼來的新朋友,我相信教會氛圍會變得更熱情與溫暖,同時我也要謝謝我們的服事團隊,他們真的很認真與辛苦,在一樓大門、交誼廳就認真的與大家建立關係與打招呼,當我進到教會,看見同工們大聲說:『牧師平安!』我也會說:『平安!謝謝你們的服事』這就是教會的文化與體質。尊榮文化需要我們大家彼此互相的提醒與扶持。在這信仰道路上我們一起透過講道、查經學習在上帝的話語當中,認識、明白,但是實踐是從我們的小組、團契服事開始。並且是主動的去服事人。

21世紀門徒書中說:『信仰是生活,生活是使命;信靠跟隨耶穌基督的人生是一個擁有使命的人生,天天刻意走進人群與人建立關係,為了上帝的國度和榮耀,以聖經的價值觀活出在基督裡的新生命,叫人從我們身上聽見耶穌、看見耶穌、感受耶穌,並信靠耶穌!』

基督教的終極關懷:人是被上帝賦予能力的,而人所做的一切,最終目的和指向的,不是自我提升,而是榮耀那位創造萬物的上帝。因此身而為人的終極使命和意義,就是在上帝的創造當中、活出上帝賦予我們的角色,實踐上帝賦予我們的使命。

約1:43 過了一天,耶穌決定到加利利省去。他找著腓力,對他說:「來跟從我!」(腓力是伯賽大人,跟安得烈和彼得同鄉。)

約翰作者特別強調與安德烈&彼得同鄉,有兩層意涵,這兩個人的知名度比較高,比較能有說服力,第二個原因安得烈是第一個被指名道姓的門徒(40:聽見約翰的話而跟從耶穌的那兩個人中,有一個是西門‧彼得的弟弟安得烈。)可見這兩個人在四福音書中佔有比例是相當高, 安得烈同時也代表著他是因著彼得的關係,而被提升了上來,這在我們現在社會環境中,有時我們在介紹自己的時候也會說我是xxx的什麼角色。例:我是克安牧師的青年牧師,這也就是代表我要undery在主任牧師的下面。安得烈的情形也是類似他是under在西門彼得的下面。41節:『他先去找他的哥哥西門,對他說:「我們已經遇見彌賽亞了。」 (「彌賽亞」的意思是「基督」。)』他回到家人身邊對哥哥說:『我已經預見彌賽亞』他深深知道遇見這個人非常的不一樣,接著他們就去接了耶穌。

接著1:45~51是拿但業遇見耶穌的段落,從這段經文當中我們可以看見因著腓力的緣故,拿但業才有機會去遇見那位耶穌,也是腓力帶拿但業去。雖然拿但業的口氣沒有很好『46:拿撒勒會出什麼好的嗎?」腓力說:「你來看吧!』對當時候他們來說拿撒勒是猶太族群的象徵,也是法利賽人、經學教士他們的出產地,因此當拿但業聽到時就有種諷刺的言論出現。

但是當拿但業真實遇見耶穌時,我們看見後面經文1:47『當耶穌看見拿但業向他走過來,就說:「看,他是個實實在在的以色列人;他心裡毫無詭詐!」』1:48拿但業問他:「你怎麼認識我呢?」 耶穌回答:「當你在無花果樹下, 腓力還沒有招呼你,我已經看見你了。」耶穌非常懂人的心,因此他說當腓力還沒有招呼你的時候,我就已經看見你,在經文當中,沒有特別講耶穌如何看見他,但是耶穌在這裡要告訴拿但業你今天會被揀選並不是偶然,而是上帝都已經預備了。到了此時拿但業才認出了耶穌是神的兒子『1:49拿但業說:「老師,你是上帝的兒子;你是以色列的君王!」』。耶穌也是很有趣跟他說:因為我說『在無花果樹底下看見你就信了嗎?』我們看見拿但業他有著一顆很純淨的心,當看見、聽見他就相信。最後51節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 神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現代中文譯本『我鄭重地告訴你們,你們要看見天敞開,上帝的天使在人子身上,上下往來。』原文意思:『我阿門、阿門的告訴你們』這段經文當中我們可以看見約翰福音的作者引用雅各在伯特利做的異夢(創28:12~13)

28:12他夢見一個梯子從地上通到天上,梯子上有上帝的使者上下往來。

28:13他又看見上主站在他旁邊,對他說:「我是上主,是你祖父亞伯拉罕的上帝和以撒的上帝;我要把你現在躺著的這塊土地賜給你和你的後代。

回到約翰1:51,耶穌用了當時他們所流傳下來的故事來告訴拿但業,讓他很清楚就知道他在表達什麼,另外一方面也是要告訴拿但業今天所發生這一切都是超自然的經歷,人因著罪而與上帝有了隔閡,但是我來就是要讓你們能夠打破罪的隔閡與轄制,透過耶穌基督重新與上帝連結與和好,耶穌基督親自成為了那一位中保,成就了大事。 親愛弟兄姐妹,從拿但業的身上我們看見幾個事情:

1.基督看見他:耶穌在遠遠地方就看見了這位需要恩典與救贖的人。但是拿但業心中原本其實沒有這麼想,直到他親身經歷了,他的生命得著轉變。

2.我們能夠從什麼地方看見耶穌基督呢?透過與上帝親近,透過這個天梯(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真實活在我們生活當中,從牧者、弟兄姐妹的身上看見愛神愛人的記號。

3.拿但業最後看見他自己:我們是如此的渺小與軟弱及自大,但是當他願意降服在上帝面前時,生命就被翻轉與感受到生命中的謙卑。

在我們生活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對上帝使命還在嗎? 今天上帝給我們角色是什麼?傳福音的門徒?使徒?

我的使命在哪裡?在你所在工作之處,以及在你的生活當中,要活出耶穌基督的樣式,成為信徒的榜樣,共同努力走在信仰道路上。

在這個強調『真我』世代,我們要如何將我們自己的人生經歷與故事,訴說以及真誠對人愛人。

願上帝幫助我們讓我們在所在之處能夠成為鹽與光,成為調和與發亮的人,讓我們回到那上帝起初給我們的呼召與命定。

如同『在呼召我之處』這首歌的副歌:
在呼召我之處 我要獻上敬拜
無論遭遇何事 依然揚聲歌唱
在我行走時成為我道路
活著時成為我生命
就在這地 獻上敬拜

願我們在不同的角色上我們都能扮演好我們自己,當下一次再問自己我是誰的時候?希望我們都能肯定的說:『我是主耶穌基督的門徒』因此我們也要知道『教會宣教動力從來不是出於自己,而是上帝的行動!我們沒有辦法創造復興,因為這全然是上帝的作為,但教會有責任透過回到上帝的話語,清楚傳講上帝的福音,「預備人的心」等候「上帝的作為」』

【小組問題討論】

1.我認為我的使命是什麼?

2.我如何行出我的使命與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