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230416 陳克安牧師 - 神所立為祂名的居所
經文:申命記12:1-14
題目:神所立為祂名的居所
前言:
神喜歡我們有小孩子的一種心態,因為小孩有單純、對信任的人完全的順服的心態。所以他希望我們一生能保持像小孩子的心態。我們知道,上帝花了許多工夫在以色列百姓身上,磨練他們的心回轉像小孩子單純的順服上 帝。在西乃山經歷金牛犢事件後,上帝決定不讓以色列人立刻進入迦南地,反而花了38年繞行西奈半島曠野。這不是一個人或幾個人在曠野繞行曠野之地,這是幾百萬人!我們想像一下,當時四周圍的國家或族群,他們是如何看待這些人?如果我是迦南地的其中一種王國的君王,我會想,在38年前,我很擔心這一大群人會橫跨約旦河,與我們正面衝突,我們的人可能會死傷慘重。疑!現在!得到的情報不是這樣,怎麼他們的神帶領他們繞行曠野,也不知道要繞行多久,曠野的生存條件很差,非常乾旱貧瘠之地,甚麼都沒 有,他們要吃甚麼,他們要喝甚麼,原本我的心裡在盤算,他們最好人都死在那哪,不用我們花費一兵一卒。
現在已過了38年,迦南人聽見以色列的隊伍開始轉向約旦河,準備要過河了。他們的心裡一定非常恐慌。他們會恐慌,有二個原因,第一個原因,以色列百姓在曠野中與上帝同行38年的時間裡,他們的心態被轉變了,他們不像當初離開埃及時候的心態,對耶和華上帝不敬虔不認識不順服,現在他們對上帝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很明顯的敬虔與順服。第二個原因,是這些迦南人看見經過了38年以色列人的數量沒有減少,反而增加,牲畜也增加,他們看見是以色列的神在乾旱之地,難以生存之地方,幫助他們與保護他們,這是一個事實,不能否認。這是我們在讀這幾章的時候,應該有的一些了解。
申命記第12章第五節出現一句特別的話是―神所立為祂名的居所。從創世記一直到啟示錄常常有一種現象:合神心意的人或是被神揀選的人也好,從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摩西,他們看重神所立為祂名的居所,看重神的同在。亞伯拉罕每到一個地方就築壇獻祭,為什麼?因為築壇獻祭是與神同在的證據,那是與神同在的憑證。也就是說,上帝希望以色列百姓能夠如同一人,一個心志,保持像在曠野與上帝同行的依靠,圍繞在會幕周圍過敬拜神的生活。
一、建造會幕帶來神的同在
以色列百姓在曠野生活38年的過程中,會幕一直在他們中間扮演一個信仰核心的地位。我們知道神啟示摩西在曠野裡建造會幕,曠野的四周全是光禿禿的乾旱之地,一片貧瘠。但是會幕從外邊看起來極其榮耀,會幕榫卯連接的地方,以及杖、杆全部都是用金子抹上的。在曠野裡邊什麼器具都沒有,要把那些耳墜、戒指等全給化成金水,然後把金抹在那些東西上面。我們難以想像這些人是怎樣辦到的?如果沒有神的同在,他們是絕對辦不到的,這就叫做曠野裡的榮耀。
今天,建立教會如果沒有神的同在,我們什麼都做不了。原來我們腦袋產生出來的創意,我們做的很多的工作都是在神的啟示下完成的,如果我們在做這些工作的時候,缺少神的啟示,我們幾乎是寸步難行的。也就是說,神的同在是建立教會的關鍵,神的同在也是神的選民是否能夠蒙福的關鍵。
上帝從帶領以色列出埃及,進入到迦南地,一直到士師時代,都沒有吩咐以色列人要為神建造聖殿。甚至到了大衛為了表達對上帝的愛,想為上帝建造聖殿,神透過先知拿單跟大衛說,不可為神建造聖殿。為什麼上帝不願意人為祂建造聖殿?概括的理由有二:
其一、神不要人把敬拜限制在某一個地點。我們會說,會幕不也是限制我們人敬拜的地點了嗎?沒有錯!當時會眾共同的敬拜神是在會幕前,但那是在曠野的時代,會幕是可以隨時移動的,之所以要有會幕是要教導百姓用神所吩咐的方式來敬拜神,不能用自己的熱心,或是參考別的種族敬拜他們神明的方式來敬拜真神。我們到了新約時代,就看見主耶穌對撒瑪利亞的婦女怎麼解釋真正的敬拜意義?在約翰福音耶穌回答撒瑪利亞婦人有關敬拜神的地方,主耶穌說:「......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 24 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 (約4:21-24)
其二、神不要人把祂限制在一個建築物裡面。聖經說:「其實,至高者並不住人手所造的,就如先知所言:主說: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凳;你們要為我造何等的殿宇?哪裡是我安息的地方呢? 這一切不都是我手所造的嗎?」(徒7:48-50)
耶和華的話臨到拿單說:「...... 自從我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直到今日,我未曾住過殿宇,常在會幕和帳幕中行走。 凡我同以色列人所走的地方,我何曾向以色列一支派的士師,就是我吩咐牧養我民以色列的說:你們為何不給 我建造香柏木的殿宇呢?』」(撒下7:4-7)
所以,不是會幕或是聖殿的問題,而是神有沒有同在才是關鍵。有些弟兄姐妹有一種習慣,每隔一段時間就隨著自己的心意更換教會,我要勸你們調整這樣的觀念。在選擇教會的過程中,可能你是在尋找神所立為祂名的居所,若是這樣的心態是好的;但是牧師要告訴你,不是你在選擇有沒有神同在的地方成為你的教會,而是你自己本身有沒有讓神居住在你的心,這才是關鍵。
受洗有二層意義,一個意義是受洗歸入基督的名下,在生活中見證我們是屬於主的人;另一個意義是受洗歸入在這一間教會裡成為這一間教會的會員,你要學習在這一間教會委身奉獻、愛弟兄姊妹、和其他的弟兄姊妹一起服事,不是你自己一個人去服事,並且要被培育成為主的門徒。
受洗的人不能光坐在那裡等人來服事你,而是你開始去服事人;不會去任意去批評人家哪裡服事的不好,而是主動地去幫助去服事,因為你已經是這一間教會的一份子。所以有神居住在我們的心,我們整個人的心態會改變。
聖經說:我們今日在這裡所行的是各人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你們將來不可這樣行。因為你們還沒有到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安息地,所給你的產業。(申12:8-9)
這段經文講的是這一群要進入迦南地的以色列百姓,還沒有預備好到神所立為祂名的居所,他們是什麼地方還沒有預備好呢?是心態。他們的心態還沒有預備好到神所立為祂名的居所去,還沒有預備好到那個地方得地為業,他們還沒預備好甘心樂意的心。你知道神為什麼藉著摩西告訴他的百姓說:
神對百姓說:「你不可向耶和華你的神這樣行,因為他們向他們的神行 了耶和華所憎嫌所恨惡的一切事,甚至將自己的兒女用火焚燒,獻與他們的神。」(申命記12:31) 當時迦南人拜偶像的文化與心態是很奇特的,用自己的方式來敬拜神,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他們覺得偶像所能給他的東西比兒女還重要,不惜一切代價也想要得著自己想得著的,即使把兒女獻上也在所不惜,他們想得著的可能是財富,可能是王位,可能是任何他們想要的東西。
什麼是拜偶像的心態呢?拜偶像的心態是我給你什麼,你一定要給回我什麼。如果你給我的東西不能夠等價交換,就是你給我的不能夠達得到我期盼的時候,我會獻上更多,直到你給我所期待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這些人最後會把自己的兒女都獻上。
今天為什麼我們所在的教會可以成為神所立為祂名的居所?就是因為我們當中有許多人,甘心樂意的侍奉這位神。我們的侍奉不指望說我們能夠給神些什麼,然後神給我們些什麼。我們單純的心甘情願的侍奉祂,所以這個地方成為神所立為祂名的居所,所以那些有需要的人來到這個地方禱告,就會成就!神吩咐所羅門王建立了一個分別為聖的殿,“我的眼、我的心必常在那裡”,那就是神所立為祂名的地方。後來所羅門年老的時候,他的心偏邪遠離神,神的眼、神的心就遠離那個殿,最後那個殿就成為一片荒涼。殿的荒涼並不重要,人心的荒涼才是關鍵。
二、以正確的心態過敬拜神的生活
申命記十二章到十四章,描述許多在會幕前敬拜神與獻祭神的經文,重點在於教導人要以神所啟示的方式來敬拜神,敬拜的秩序與方式絕對不可與迦南地的敬拜方式混淆。禮儀式禮拜有它的特色。我們從幾個角度來說明敬拜的重要。
1.敬拜真神是人被造的目的
基督徒來到教會裡,乃是為著敬拜真神上帝,而不是單純參加一個宗教的活動或儀式,更不是在教會裡參與社交活動。基督教並非所謂的宗教,乃是個人與神之間的關係。敬拜神,最重要的,乃是基於我們個人與神的關係。當神向我們啟示祂自己後,我們再向神回應,這就是敬拜。我們是神照祂自己形像所創造的,自然會對我們的造物主發出回應;因為我們本有神的形像,而同性質的東西就會彼此產生共鳴。
神創造人時,就已將一個空處擺在人心裡,所以人會有尋求真理、尋求永生的渴望,直到在敬拜時遇見這位造他的真神,才得到滿足。人只有在敬拜神的時候,才會找到他人生的意義,並認識自己是誰。我們要認識自己,就必須要先認識那創造我們的神,因為我們是照祂形像所造的。
2.敬拜神使心靈得著滿足
我們一生最重要的事,乃是認識神。認識神就是永生。這世上的一切事物外面看起來很好,裡面卻一點實質的價值都沒有!惟有神能打開我們屬靈的眼睛,使我們真知道人被創造,就是為要敬拜真神,除此以外,沒有什麼 能使我們滿足。
人更常敬拜的是自己,以自我為中心,驕傲而目中無人;世上各樣引誘我們的事物背後,都有魔鬼的詭計,最終是要我們不去敬拜真神,而敬拜魔鬼!耶穌曾靠著經上的話說:「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祂」(太四10),而勝過了魔鬼的試探。當初神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埃及就是代表今天的世界,同樣神今天要帶領教會離開世界。神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當初耶和華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就是為了一件事情:「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你進去見法老,對他說:『耶和華這樣說:『容我的百姓去,好事奉我。』」( 出八1) 「事奉」的原文就是「敬拜」的意思,神將我們從世界、這個屬魔鬼黑暗的權勢裡拯救出來,不僅是叫我們的罪得赦免而已,更是為著一個目的,就是叫我們單單來敬拜祂。
3.敬拜使我們改變像神
當人在敬拜中遇見神,就不得不被神改變。當人遇見神,就開始認識神,也因而找到真正的自我。今天許多人在尋找自己存在的意義、探究自己到底是誰?卻不知人若沒有遇見神,就沒有辦法認識自己是誰,因神是按照自己的形像創造了我們,我們若不先認識祂的形像,又怎能認識自己呢?我 們所認識的,不過是被魔鬼摧殘過的自我而已!惟有神向我們啟示祂自己,當神顯出祂的聖潔,我們才看見自己的不潔;當神顯出祂的慈愛,我們才看見自己的缺乏愛;當神顯出祂的公義,我們才看見自己的不義;當神顯出祂的全能,我們才看見自己的無能、自己的渺小。
三、敬拜需要付上代價
一個人要真正敬拜神,惟有自己先謙卑下來俯伏在神面前,將我們的生命傾倒出來,獻上我們的愛向神回應。敬拜是一種犧牲的表達,乃是將我們最好的祭物獻在祭壇上。當年以色列民向神獻祭,不能獻那有殘疾的祭牲,乃是要將最好的獻上給神,正如當年亞伯拉罕獻以撒,乃是將自己所最心愛的獻上給神。
我們要反省今天很多人到教會敬拜神,竟是將自己多餘、甚至是廢棄不要的東西拿出來奉獻給神,這真是大大地得罪神!我們應當將自己最好的獻給神,而那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心。神得著我們的心,就得著了我們的全人、得著我們的一切。很多人願意奉獻金錢、奉獻時間,卻不願將自己獻上,當作活祭獻給神。
我們看見第十二到十四章,上帝很細心的教導百姓不可忘記敬拜神這一件大事。他們將來的生活環境和過去在曠野的環境完全不一樣,曠野沒有甚麼誘惑,單純地只圍繞在會幕的四周。如今,以色列百姓幾百萬人很快地就要進入到一個文化與宗教的大熔爐生活環境,他們雖然仍舊可以過著會幕為中心的生活,但是迦南地誘惑的東西太多了,能否保持單純依靠上帝的生活是極具挑戰的,難怪上帝對以色列人的要求特別多又繁瑣。但是我們基本上可以看見神所關切的,乃集中在要求他們敬拜行為的純度。
四、「什一奉獻」
聖經說:將你們的燔祭、平安祭、十分取一之物,和手中的舉祭,並還願祭、甘心祭,以及牛羣羊羣中頭生的,都奉到那裏。(申命記12:6)十一奉獻的意義是什麼?就是甘心樂意的心志。清楚奉獻的意義就是讓我們蒙福。如果你今天不知道奉獻是蒙福的事情,你暫時不要奉獻!奉獻到立為神民的居所是一件蒙福的事情。
我們會問一個問題,對擁有一切的主來說,為什麼需要我們什一奉獻呢?這是神教導百姓的作法,也是祂進行事工的財務計劃,這教導出自於聖經;相信今日神對基督徒的心意也是如此。瑪拉基書的時代,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70 年後歸回。回到自己的家鄉後,不久,以色列開始悖逆遠離神,於是神差派先知瑪拉基,呼籲百姓悔改。先知用好幾則信息,指出他們不敬虔的行為。尤其是在什一奉獻這件事上,違反了神的指示。「人豈可奪取神之物呢?你們竟奪取我的供物。你們卻說:『我們在何事上奪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們在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供物上。
因你們通國的人都奪取
我的供物,咒詛就臨到你們身上。」(瑪3:8-9)
有幾個奉行什一奉獻的理由,可以激勵我們採取行動。
1.不只尊榮神也使人蒙福
奉行什一奉獻表達出神居首位。瑪拉基的告誡,是因為百姓對神只是表面的忠心。以色列人裝模作樣的奉獻,根本就是在愚弄神。「你們將瞎眼的獻為祭物,這不為惡嗎?將瘸腿的、有病的獻上,這不為惡嗎?你獻給你的省長,他豈喜悅你,豈能看你的情面嗎?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瑪1:8)
不僅如此,他們用殘疾瘦弱的牲畜獻祭。當時的農業社會,貨幣並不普及,什一奉獻用的是牲畜。「行詭詐的在群中有公羊,他許願卻用有殘疾的獻給主,這人是可咒詛的。因為我是大君王,我的名在外邦中是可畏的,這是萬 軍之耶和華說的。」(瑪1:14)
什一奉獻可以定期確認,我們的價值觀與優先次序。藉著獻上十分之一,不斷強烈表達,神在我們生命中居首位,宣告我相信神,相信祂在這世界的作為,相信這事的重要性,所以將它放在首位。
2.什一奉獻是雙向的測試
神藉由什一奉獻測試我們是否願意信靠祂,我們也藉此測試神對我們的信實。「 10 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 11 萬軍之耶和華說:我必為你們斥責蝗蟲(原文是吞噬者),不容牠毀壞你們的土產。你們田間的葡萄樹在未熟之先也不掉果子。 12 萬軍之耶和華說:萬國必稱你們為有福的,因你們的地必成為喜樂之地。」」(瑪3:10-12) 測試神唯一的方式,就是先尊榮祂;尤其在財務特別吃緊時,更當這麼做。有些人想先解決優先事項,再行什一奉獻,但是神的心意是先奉行什一奉獻,才能有正確的優先次序。因為順服神,神就尊榮並賜福你一切付出。
我們根據瑪拉基書3章10-12節,在這三節經文中,神賜下三樣祝福給我們:
(1)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甚至無處可容。
神用各種方式賜福,並供應以什一奉獻尊榮祂的人。聖經多次講到這個應許,如「你要以財物和一切初熟的土產,尊榮耶和華,這樣,你的倉房必充滿有餘,你的酒醡有新酒盈溢」(箴3: 9-10) 神能給的遠超過我們所求的。「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們懷裡。」( 路6: 38) 當你忠心服事神,祂也會以信實待你。
(2)耶和華必為我們斥責蝗蟲,不容它毀壞土產。
在舊約的農業社會文化,表示奉行什一奉獻的人,將不會因蟲害或天災,導致農作物受損。就好像神保守以色列百姓漂流曠野時,衣鞋不曾破損。神要賜福祂的百姓,祂說到就做到。神賜福的原則,包括個人福分與物質福分。
(3)萬國稱我們為有福,因為地必成為喜樂之地。
神會讓我們得到尊榮與地位。當以色列在什一奉獻和獻祭上信靠神時,神應許要大大賜福他們,讓其他國家羨慕,神應許賜福以什一奉獻尊榮祂的人。很多人不知道神會賜福,因為大多數的人認為自己不配蒙福,當然沒有任何人配得神的福分,但神應許要賜福我們。承接福分的能力,是其中的重要元素,如果不願接受神要賜福我們的事實,就算祂賜福,我們也無法察覺。
3.什一奉獻能拓展神給的大使命
神對個人與教會的旨意,是要將福音傳到全世界,讓每個人都聽到福音。有時我們過度專注機制的運作,卻忘了初衷。耶穌升天之前吩咐我們,要傳揚福音到萬國萬民,這是我們所領受的呼召。當我們用金錢支持教會的事工,就是走在大使命的行列中,投注生命的資源,拯救失喪的靈魂。我們應該成為集散中心,為貧窮人及全球事工服務,重點是為福音效力。
總之,什一奉獻是一項操練,必須要求自己學會。沒有人天生就會什一奉獻,對大部分的人而言,這是很大的挑戰。下定決心並自我提醒,這是神的教導,然而,這也是經歷蒙福人生的開始。一旦神要你做某件事,就該立刻去做,不要讓仇敵的腳踏進門內。憑著信心去做,將神這個命令放在首位,相信神必回應,並供應一切所需,你只要等著見證祂的作為。
【小組問題討論】
1.十一奉獻對你/妳來說,帶來甚麼意義?剛開始實行十一奉獻時,最大的挑戰是甚麼?
2.在敬拜神的過程中,你/妳會用甚麼態度來回應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