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220925 洪以琳牧師 - 上帝國的開啟
經文:馬可福音1:14-20
題目:上帝國的開啟
一、前言
末日到了,就當悔改信福音,這是我們時常在電線桿或是在路上我們會看到有一台白色的車子上面印滿許多的字,上面寫著「末日近了、耶穌基督快要再來」「信耶穌得永生」,這都是保力達B企業所成立基金會耕耘會所贈送,創辦者是陳傳黃弟兄因著自身的經歷悔改相信上帝,並且開始廣傳福音,透過福音車贈送給教會,在各地方行駛時就可以讓人看見大大的標語,提醒也是一種宣傳與廣告。
相信與信心是不太一樣,相信的原意是(認爲正確、確實而不懷疑)信心的意思較多用在宗教的用語上,相信願望、理想或預料必能實現的心理。因此當我們願意相信一個信仰時,也就是我們對這個信仰群體是帶有信心的力道。
悔改是什麼意思呢?悔改的原文(METANOEO=META-After (轉變) +NOEO-understand/think (心意) ,因此讓人悔改並不是一個熱情或是一場特會就會讓人悔改,而是需要好好的思考,好好想一想,不是一時的激情就決定的事情,是需要一個思考歷程最後的反應才是願意悔改。悔改的意思就是認為自己犯錯了有罪了,需要用心來思考後改變自己的生命。回到我們的脈絡中,我們會發現馬可福音講述是主耶穌生平與事蹟,而且還提供了不少細節,雖然說馬可福音在四福音中篇幅是最短的,但是有學者認為卻是這四本福音書中最先完成的。
二、背景:
約翰福音是參照馬可的脈絡繼續往下書寫,因此當馬可在記載這些事蹟時,並非僅僅在講一些客觀無意義的故事,而是要表達更為重要的真理。因此從馬可福音看今天的主題就是最好的代表也是我們基督教的信仰核心『相信上帝是拯救者,耶穌是救贖主,因著人有罪需要靠著耶穌基督寶血洗淨赦免我們的罪,悔改歸向上帝』這是一連串的步驟,但這也是我們每一位基督徒每一天都在經歷的事情,不是嗎?
三、相信與悔改?
我們需要先有對上帝而來的相信才能驅動後續的行為與影響產生。我們要如何相信上帝(信心)?那就是要將自己的老我完全的放下交在上帝的手中,就是憑著一顆我將我們生命一切都交給上帝的信念交在上帝的手中,是一種單純的相信,沒有懷疑,或是在你生命當中經歷了一番的坡折與攪動後,最後選擇相信。如果我們是屬於前者那是很幸福的,因為你有一顆緊緊單純,沒有什麼後顧之憂的信靠上帝。但是若你是後者也不要難過與擔心,這是上帝給你的經歷,是一種需要你透過自 己的生命過程來信靠上帝。這兩種沒有對錯,而是你自己的選擇;甚至 有第三種相信後因著一些事情的發生懷疑上帝,但是經過各樣的故事與經歷後又再次悔改歸向上帝。
上帝給人自由意志讓我們可以去選擇與決定要如何去信靠祂,上帝希望我們是甘心樂意來相信祂。當摩西上了西乃山,亞倫與以色列百姓因著看不見精神領袖(摩西)也看不到上帝,因此時間一天天再過,他們開始懷疑與不相信,因此他們造了金牛犢,當上帝知道後非常的生氣,但是上帝仍然有憐憫的心,給以色列百姓一次又一次機會悔改的機會,當他們悔改時上帝就賜予恩典在其中,讓他們繼續得以存活,但我們也看見以色列百姓時常在相信與毀約又再次經歷上帝悔改回到上帝面前的循環當中。
因為人是如此的軟弱,我相信了上帝,但是當我遇見困難、挑戰時,卻又膽怯甚至是不信,對上帝出現各樣的懷疑,對上帝開始有抱怨,但上帝真的是愛我們的天父,祂允許我們在祂面前耍賴甚至離開祂,但上帝仍然在那裡等待我們悔改再次回到祂的身旁。
在今天的經文當中馬可福音1:14節約翰被關進監獄之後,耶穌到了加利利去宣講上帝的福音,在這裡我們可以來思考一件事情,為何當耶穌一出現開口就對眾人說:『上帝的國近了?』因為耶穌來就是要將那福音傳給世人,甚至他自己最後成為了那代罪羔羊,上帝國代表的是我們要遵照上帝的遊戲規則而非這世界的法則來生活。 上帝國的遊戲規則我們都知道就是要順服上帝的道理,並且執行,世界要我們去爭奪利益、權利、以自我為中心,上帝國卻是將上帝的事情擺在第一:『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
這是我們的教義同時也是我們基督徒執行義務。進入上帝國並非口中說說,而是需要從生活環境開始有轉變,從原先將賺錢擺第一,但如今要轉變成敬拜上帝是首要。 約翰之所以被關進監獄可想而知也是因為傳福音的關係因此被當局政府捉拿下監,最後也是殉道在監獄中,同時也是意味著約翰時代結束了,世界的時代結束,上帝國的日子要來到,代表著一個不同的世代要開始於上帝恩典的時代,福音的時代,如今馬可福音將耶穌的傳道和時光的轉捩點連結起來,當上帝的好消息被宣傳出去時,就是抉擇的時刻。
『時機成熟,上帝國快實現了』而世人也就是你們應當要悔改和信福音來回應。告訴當時後的百姓,上帝的時間也就是那位大家等待已久的拯救者、救世主已經來了,上帝的國要實現了,意思就是上帝要掌權在你/我的生命中,上帝要來治理我們的國度,你願意被上帝統治與管理嗎?願意悔改來到我的面前,過一個與這世界不一樣的生活嗎?那是什麼就是如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所說:『我們信,人藉著上帝的恩典而悔改,罪得赦免,以虔誠、仁愛與獻身的生活歸榮耀於上帝。』那是需要帶出行動力,而不是說我悔改信上帝了就坐在原位不動,需要從最根本人的內心與環境開始轉變起來,將不屬於上帝的觀念與責任 捨棄,耶穌來的,上帝國來臨的目的就是要呼召祂的聽眾回轉,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去看、去聽,並且全神貫注在那即將到達的國度。
講得再清楚一點就是上帝呼召我們棄絕死亡的作為,且相信永生的上帝。我們如何去做就是將老我釘死在十字架,將一切的貪念、懶惰、沒有效率、做事情拖拖拉拉、不把上帝當作上帝,將自我放到上帝手中,就是一種生命上的轉變與突破。甚至是性格上的轉變也是如此。
耶穌自己本身就成為了那福音的本質,祂之所以要呼召門徒跟隨就是要幫助他們看見自己的軟弱,並且願意跟隨著耶穌走這條悔改並且信福音的道路。 四、相信與悔改後帶來的行動:上帝國的具體實踐 接下來這一段在說耶穌呼召門徒,開始了要傳福音的工作,進入了實際的行動。
1:16『耶穌沿著加利利湖邊行走,看見兩個打魚的在湖上撒網,是西門和他的弟弟安得烈。1:17『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使你們成為得人的漁夫。」』接著又說1:18『他們立刻丟下魚網,跟從了耶穌。』1:19『再走不遠,耶穌看見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他的弟弟約翰;他們在船上整理魚網。』1:20『耶穌一呼召他們,他們就把父親和雇工留在船上,跟從了耶穌。』
從馬可福音的觀點來看會覺得西門、安德烈、雅各級約翰如此的果斷,當耶穌呼召他們時就立刻丟下手邊原先在做的事情,就跟隨耶穌,成為耶穌的門徒,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會發現,馬可不單單只有注重在個人的得救,而更近一步是全體性的得救,上帝國治理是群體性的。
在此也是耶穌第一次和門徒相遇,耶穌呼召四個平凡的人,他們當時後都在做自己的工作,雖然說在這段經文中馬可沒有特別去描述這四位門徒與家人及弟兄姊妹的關係,但是馬可很強調一件事情『順服』他們在此時是願意跟隨耶穌的帶領,順服在耶穌的權柄之下,但從經文當中也是可以略略看見,這幾位門徒在回應耶穌的邀請時,雖然經文直接跟我們說:『立刻,就放下手邊的事情,就跟隨』但是從另外的福音書中,他們卻是需要經過一個歷程。
要進入上帝國成為上帝的子民首先也是我們需要先認同,與相信在這當中我們可以得到好處與恩典,就如同我們在台灣,我們就需要遵守台灣的法律,但同時我們也享有應有的義務,上帝國也是如此,我們進入只是一個開始,上帝國的展開,就是從耶穌呼召門徒開始,開始要行上帝所交辦的任務,耶穌就成為了那導師要教導、訓練門徒去傳福音,放下自己手中重要的事情,對我們來說就是放下屬世界的價值觀,用上帝所交付給我們的法則來生活。
跟隨耶穌,就是要愛我們的耶穌,並且遵守,就讓我想到一首詩 歌:『榮耀的呼召』
將自己獻上當作活祭,作主聖潔貴重的器皿,
你豐富恩惠必充足澆灌我,使我瓦器裡充滿莫大能力。
高舉雙手讚美你我主,全心全人都給你耶穌,
一生意義,活出榮耀的呼召,勇敢地向著標竿直跑。
跟隨耶穌,愛我的主,我愛你,耶穌。
跟隨耶穌,愛我的主,我愛你,耶穌。
我們跟隨上帝成為門徒這條道路,有時並不是立刻馬上,同常都是經過一番的坡折後最後才願意將自己的管理權交給上帝不是嗎?每一個人跟隨上帝成為耶穌基督門徒都有他的故事與經歷,要成為一位門徒並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打破很多自我的阻礙,而且我們都需要時常來到上帝面前悔改與認罪,因為我們需要將自己獻上當作那活祭,成為被主使用的器皿。
有耶穌同在的地方,就是上帝國,因為祂是君王。祂的話語表現出充滿權柄的所在,四位門徒回應則是表現出上帝統治的效力,他們聆聽並且跟隨,預備更進一步宣揚上帝的國。十字架若是我們得救的基礎,
那跟隨耶穌就是塑造我們在上帝國裡的生命。
在神的家中沒有獨行俠,我們也需要對我們的信仰群體有互相信任的關係,因為一個人不能完成上帝國使命,而是要找到自己的命定並悔改回轉歸向上帝。教會、上帝國絕對不是一個人或是一群人,而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去經營與澆灌,就如同雅各與他的兄弟,一同打魚,一同傳福音,並且願意委身在神國度的家中。
最後要用這一段史懷哲所說的話來彼此勉勵:
祂像個不知名的陌生人走向我們,正如古時候在湖邊走向那些不認識祂的人。祂向我們說同樣的話:『來跟從我!』差遣我們從事祂要為我們這時代成就的事。祂發出命令,凡是順服的,無論聰明或是愚拙都會在與祂交往時,歷經勞苦、衝突、患難而體驗上帝親自顯現其中,在難以形容的奧秘中從個人的體驗學到認識祂是誰。
願上帝幫助我們,在上帝國中體驗上帝的實存與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