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主任牧師 : 陳克安 |青年牧師: 洪以琳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220612 熊長旺牧師 - 愛.縮短了距離

經文:羅馬書8:38-39

題目:愛,縮短了距離

我們知道因為武漢肺炎疫情關係,都會提醒人與人之間要保持社交距離。距離是人與人之間關係重要的指標,所有的關係中最重要的就是愛。

基督教的道理也常常講愛,比如:愛裡沒有懼怕(約一4.18)、愛是不加害與人(羅13.10)、愛能遮掩許多過犯(彼前4.8)。

接下來我們要來看看,愛,如何縮短我們的距離。

1.因為有愛,縮短了地理上的距離

有愛的人,再遠都不覺得辛苦,沒有愛,也可能過門而不入。

花蓮門諾醫院的創辦者薄柔纜醫師27歲起開始到台灣行醫,直到1994年68歲才退休返美,他擔任門諾院長時,實施讓原住民只花一元就可看病的方案,改善原民部落的健康醫療環境,他努力尋 覓醫生到東部服務,可是卻事倍功半,有一次,他到美國受獎,致詞時談到在台灣的醫療服務事工時,薄醫師很感慨地說:「我為台灣奉獻了這一生,我盼望台灣人,尤其是台灣的醫生,也能像我一 樣,為弱小無助需要照顧的人服務。很可惜,台灣的醫師好像覺得花蓮很遠,到美國比較近,沒有人要去花蓮,倒是很多人跑來美國。」這段話,像針一樣刺進黃勝雄醫師的心裡,那時他已是美國腦神經外科名醫,同時也是美國雷根總統的醫療團隊成員。1993年黃勝雄下定決心從美國回到台灣花蓮,他想說:「人家外國宣教師都能為台灣奉獻大半輩子,身為台灣人的我們,為什麼不能?」有 感於薄柔纜說的「去美國很近,來花蓮很遠」,黃勝雄接下門諾醫院的院長,一直到2015年77歲從院長退休。

2.因為有愛,縮短了人與人的距離

有詩人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你面前,而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人與人之間的種族、文化、語言、宗教、生活習慣、政治,都可以造成隔離。

薄醫師不是最早、也不是唯一來台的宣教師。事實上,在1872年就有馬偕漂洋過海來台灣北部工作。馬偕在台灣以洋人身份傳洋教,非常不容易。

馬偕有三件事不喜歡做:回國、坐轎、娶妻。總是事與願違,這些事後來他都做了,並且都是為了傳福音的緣故。

馬偕為何要娶妻:照顧生活、協助婦女宣教。他為何娶台灣女子:了解本地風俗文化,能夠適應本地氣候環境。

張聰明是五股坑人,是童養媳,原名是蔥仔,養父母對她不好,剛好五股最早的女信徒陳塔嫂是她的養祖母,對她很好,也會帶她去教會。陳家原本要娶蔥仔的男孩夭折。馬偕於1878年2/3為 蔥仔(18歲)施洗,並給她改名張聰明。同年馬偕因為學生作媒,於5/27結婚,雖然相差16歲,然而馬偕時常表現出對她的尊重愛惜,重要場合都會帶她參加,沒有大男人與外國人優越感。兩次隨馬偕 返國,坐船環遊世界,對外國人演說,都是特別的記錄。1884年協助馬偕開設女學堂,對婦女宣教有很大的貢獻。因此馬偕娶張聰明,與其說是宣教婚姻,不如說是順服上帝的帶領,就像上帝帶領 他來到淡水,他在這裡找到他的家,並且幫他建立家庭。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最密切的應該是家人的關係。馬偕在台灣建立了家庭,他也讓我們得到福音,在基督耶穌裡成為一家人,我們在主裡都是兄弟姊妹。「這樣,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 聖徒同國,是 神家裡的人了。」(以弗所書2:19)這些都是因著上帝的愛,主耶穌基督的愛。

3.因為有愛,縮短了人與上帝的距離

我們基督徒應該都會承認人與上帝的距離,會受到罪惡的影響。雖然聖經說我們要愛上帝,然而我們從聖經可以看到,猶太人對上帝的敬畏比親近還多。 福音書記載主耶穌呼召彼得等門徒的經過,他們整夜勞力,卻沒有任何收穫,當他們聽從耶穌的指示,到水深之處下網,卻捕得滿網的魚。他們應該很高興才是,此時彼得卻是對主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路5:8)

耶穌基督來到世上,宣示了上帝的赦免與拯救,使我們得以與上帝和好,使我們的生命能夠再次恢復與生命的源頭連結,上帝也是愛的源頭。

我們都知道主耶穌在路加福音15章所說的「浪子的比喻」,或者應該說是「慈父的比喻」更為恰當。在這裡,主耶穌要讓我們知道,上帝就像這位慈父一樣,等著我們悔改歸回他的慈愛懷抱。

主耶穌說:「人一切的罪和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惟獨褻瀆聖靈總不得赦免。」(馬太12.31)所以人真正的罪就是拒絕救恩,否定上帝拯救的權能,並且因此而遠離上帝,自我與上帝的恩典隔絕。

今天的經文,羅馬書8章38-39節提醒我們,上帝的愛是超越一切。因此,我們也應當彼此相愛。「從來沒有人見過 神,我們若彼此相愛, 神就住在我們裡面,愛他的心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了。」(約翰一書4:12)

我們今天能夠大家坐在這裡敬拜上帝,在上帝的家裡面互相成為兄弟姊妹,都是上帝的恩典,以及許多信仰前輩的愛與幫助。

淡江中學是一間教育的學校,也是一間強調愛的學校。我們的校訓就是:愛與服務。在淡江中學最有名的地標景點「八角塔」建築前面,有石刻的三個字(由右至左):信、愛、望。在平面的表 達,中間位置是為大者,所以愛是最大、最重要。由此看到,在1925年建造完成的學校重要建築八角塔之下,當初的設計與建造者巧妙地將哥林多前書13章13節放在這裡了。

今年是馬偕博士來台宣教150週年紀念。中壢教會是馬偕直接宣教開設的教會。在我們教會歷史是以1886年1月2日(?)馬偕在中壢為12人施洗的日期作為教會的開始。我們看馬偕日記,可以知道 馬偕在1872年3月9日禮拜六坐船到達淡水,3/10在淡水參加主日禮拜,3/11就開始他的旅行,當天天黑前到達中壢,隔天繼續往新竹。之後馬偕多次到中壢這裡,1973年5月與學生和信徒來到中壢 及附近的客家庄,在這些地方傳道、醫病。馬偕於1878年5月27日與張聰明結婚,幾天後就帶著新婚妻子巡視教區,6/7一同來到中壢,之後馬偕的巡視旅行經常都有家人同行。中壢教會的建堂於 1891 年8月,由馬偕於「豬埔仔」購買民房一間做為會址。因此,我們教會與馬偕和馬偕的家庭是有非常直接密切的關係。

歡迎來淡水走走,來學校野外禮拜,來看馬偕墓園,紀念宣教師對於這塊土地的愛,到他們離開世界,仍然埋身這塊土地。

願上帝的愛與我們同在,耶穌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宣教師的愛感動我們,使我們能夠恢復對上帝、對人起初的愛心,通過彼此相愛,見證地上的天國,榮耀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