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主任牧師 : 陳克安 |青年牧師: 洪以琳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180422 吳富仁牧師 - 背起你的十字架

【中壢教會】 吳富仁牧師 - 背起你的十字架

經文:路加福音9章18~24

基督徒的十字架 親愛的朋友,大家平安!你認為十字架代表什麼呢?是救援、是潮 流、是宗教組織、還是失喪呢?事實上,十字架代表的只有單純一件 事,那就是上帝對我們的愛。C.M. Clowe曾經寫過一本書:「基督徒經 驗的十字架」 (The Cross in Christian Experience)。他認為,人一生或許會 有三種苦難,第一種叫做重擔 (Burden),這是每個人在生命成長歷程都 會經驗到的苦痛,就好像苦澀青春期還是有需要揹起重重書包,扛起家 裏擔子的青壯年,年華老去的衰弱與無助,當我們體會並且慢慢成熟接 受後,我們會產生智慧好好去面對。第二種叫做荊棘 (Thorn),人或許會 遇到天災意外、病痛、關係的破裂,這常常不是我們可以選擇說不要發 生,因此要怎樣去面對,就要看我們的信仰與價值觀。第三種才叫做十 字架 (Cross),十字架最不同的是,它不是生命中無奈的事,而是當我們 環視週遭,看見別人所遇到的重擔或荊棘,耶穌基督的愛激勵我們,讓 我們甘願去分擔、減輕別人的困難與痛苦。

根據現代學者的估算,耶穌從30歲開始,傳講上帝國的福音,醫 病、趕鬼,呼召以及訓練門徒,3年後,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然而, 這不是這故事的終結,因為三天後,祂便從死裡復活;因此從那時候開 始,十字架便成為耶穌基督勝過死亡權柄的記號,同時也成為基督教 信仰的象徵。主後1517年10月31日,同樣33歲的馬丁路德,在德國威登 堡的諸聖堂,貼上他的95條問題,當時他一定沒想到,這個行動卻揭開 了宗教改革的序幕,這一天,距離馬丁路德34歲的生日,還有10天。因 此,親愛的朋友,不管我們有沒有超過33歲,重要的是,當我們成為耶 穌門徒那天開始,就已經受呼召,要去背起我們的十字架,請問,你預 備好了嗎?

在禱告中認出你的主

「耶穌單獨一個人在禱告。」(路9:18A現中譯本)在路加福音中, 每一次耶穌自己禱告的時候,都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3:21~22、4:42 、5:15~16、6:12),我喜歡現代中文譯本的翻譯,因為它把耶穌的禱告 翻成持續不斷的事件。「門徒也同他在那裡。耶穌問他們說:『眾人說 我是誰?』」(路9:18B)猶太人把禱告分成個人與公眾的,他們對群體的 禮拜也稱為禱告;換言之,親愛的朋友,這也是今天我們聚集禮拜的目 的之一,我們來到這裡,正是要與耶穌一起禱告;耶穌的提問,引起門 徒思考耶穌到底是誰,我們透過門徒的口,明白當時人們如何思考耶 穌:「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還有人說是 古時的一個先知又活了。』」(路9:19)這是門徒聽到一般人對耶穌的 理解,事實上到今天這世上仍然有許多人是這樣認識耶穌的;然而門 徒如何認識耶穌呢!接下去這段對話達到最高潮:「耶穌說:『你們 說我是誰?』彼得回答說:『是上帝所立的基督。』」(路9:20)這是 彼得的信仰告白,同時更是福音書中一個核心的記載(可8:27~29;太 16:13~19;參約6:68),耶穌從彼得的信仰告白起,便展開祂走向耶路撒 冷──各各他十架之路。而親愛的朋友,這是我們來禮拜的第二個目 的,那就是在禱告中認出我們的主。

在馬可與馬太的撰寫裡,發生這事件的地點是在凱撒利亞腓立比。 這座城過去是祭拜巴力的地方,後來到希羅時代,人們在這城裏敬拜希 臘神明pan。大希律統治猶大地時,在這座城興建一座敬拜凱撒奧古士督 的廟,腓力繼位後,把這城裡的廟擴建,甚至直接把這座城,命名為凱 撒利亞腓立比,目的當然不言而喻,為的是要諂媚羅馬皇帝。因此,在 這座城下彼得告白說,耶穌就是上帝所立的基督──為要拯救世人的那 位,就有非常深遠的宣示意義;因為,凱撒利亞腓立比代表的不只一座 城,而是一個高舉人的權勢、力量與征服、得勝的地方。神學家認為路 加看似比較不嚴謹,沒有記錄下這座城;但我認為,路加更希望我們能 辨識到,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的城市裡,是誰在稱王、掌權呢?在 金錢掛帥、現實當頭、有拳頭就是老大的現代世界中,我們能否依舊勇 敢的告白,承認這些不是掌管我的主,並且在禱告中認出,惟有耶穌是 我的主呢?

彌賽亞的秘密

「耶穌切切地囑咐他們,不可將這事告訴人,」(路9:21)我們在 福音書屢屢讀到,耶穌要門徒不可將祂是基督的事告訴別人,為什麼 呢?後來神學家甚至名為「彌賽亞的秘密」,顯然耶穌這位彌賽亞所要 帶來的拯救與眾不同、前所未見,相信耶穌比我們更希望上帝的百姓( 以色列人)得到救贖,但問題是,什麼才是上帝的拯救呢?倘若只是政 權改變,推翻羅馬人讓猶太人當王,上帝的百姓就能得到救贖嗎?耶穌 明白,倘若人心不改,那只是換湯不換藥,有時自己人的壓迫更甚於外 人的統治;而主耶穌想發動的革命,比任何人想到的都還要徹底,祂質 疑顛覆我們生命的每一個面向,不論是政治、經濟、社會、宗教形式, 我們所在之處,如果沒有上帝的憐憫與祂的愛,那麼再怎麼豐富有餘, 都可能是建立一個違背上帝心意的地方,毫無存在的價值。這才是耶穌 吩咐門徒,不可將這事告訴別人的原因,因為門徒需要深入的體會,才 能真正的明白,並且學習、跟從這位彌賽亞的腳踪行。

主前63年,巴勒斯坦淪為羅馬的殖民地;羅馬人一開始指定大希律 (Herod the Great)掌管巴勒斯坦。到了主前4年,大希律過世;王國就由 他三個孩子繼承;亞基老(Herod Archelaus)、安提帕(Herod Antipas)與菲 力(Herod Philip);不過後來掌管猶大與撒馬利亞的亞基老,壓不住百姓 的不滿,引起羅馬的關切,於是直接派羅馬的總督(或稱巡撫)直接管 理,因此耶穌受審的最後裁決權,才會是在巡撫彼拉多手下。這是羅馬 直接接管巴勒斯坦的開始,也是這地區動盪的開始,直到主後70年。而 揭開序幕的,則是一場由納稅所引發的抗爭,為了徵稅,羅馬政府就進 行人口普查,但猶太人基於宗教原因群起反抗,第一個就是史稱加利利 的猶大(Judas the Galilean),這人發起一個稱為自由鬥士的反抗運動, 然而很快就被羅馬人平息,當時的羅馬人,就把多達二千多名的叛亂份 子,釘死在十字架上,這應該是十字架首先出現在巴勒斯坦的記錄,因 此十字架,就像早期中國的斬首示眾,除了對罪犯處死之外,更有對社 會的震撼、警告與宣示的作用。

因此,門徒與群眾一定無法了解,耶穌接下來所說的這段話,祂「 又說:『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 殺,第三日復活。』 耶穌又對眾人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 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 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路9:22~24)長老、祭司 長、和文士這三種人組成猶太人公會,這是當時猶太人宗教與社會中最 高的領導組織;因此耶穌明顯指出,祂這位基督,是會被宗教與社會的 組織所揚棄,同時祂將被釘在十字架上;這樣的基督──彌賽亞,實在 與當時門徒和群眾,心理所理解的彌賽亞差別甚大。不只這樣,到了今 天也是如此,因此,若要傳講這位彌賽亞,我們需要去體會、經歷與認 同,同時自己也需要成為,那個奉祂差遣、背起十架去跟隨主的人。當 時的耶穌與門徒,十字架可能是來自政治上的迫害;但對今天的我們而 言,十字架,卻可能是因著信仰的價值與要求,在我們的處境中,遭到 別人的歧視、譏笑與恥辱,更何況這個要求還是「天天」。換句話說, 跟隨耶穌不是一時半刻的事,更不是停留在過去的要求,要證明你我是 基督的門徒,這件事就要成為我們每天生活的一部份,要學會長時間禱 告持守,並且用祂的話語,成為我們生命之光,向世人作見證。

背起你的十字架──在欺凌與壓迫之下勇敢做見證

如何背起你的十字桇呢?埃瑪.梅詹金斯(Emma Mae Jenkins)這位年 輕的女孩,把自己的信仰見證放到網路上,並且示範她是如何透過上帝 的話語與禱告,開始過一天的生活。沒想到,居然遭到美國網路紅人將 她的影片剪輯片段,肆意取笑她的外表與信仰(Crazy Girl Obsessed With Jesus),放上youtube頻道。格雷格·勞裡(Greg Laurie)這位牧師後來邀請詹 金斯回應,如何因應網絡欺凌。這小女孩說:「上帝會把你放在祂交付 你的地方。我有機會生活在Instagram、YouTube和Snapchat這些社群網路 媒體世代中,就很容易牽涉到很多不同層面的人,即使你完全不認識他 們,」她說:「如果我只體發佈自己的照片;留意得到多少讚(Like),那 麼我將完全錯過這一點,」然而,詹金斯承認,網路欺凌不容易面對。 她說「語言的威力太過強大,」「你可以用語言造就生命或讓別人陷入 痛苦。撒旦想用別人的嘴巴說話,例如牠會說我不漂亮;我沒有理由活 在這世上等等。它想動搖你肯定自己的樣子,有時聽到別人抨擊我的時 候,我都會照鏡子看看自己的樣子。」「所以上帝的話語是如此重要。 祂讓我肯定自己,否定撒旦的謊言。」詹金斯說。「上帝的話在任何時 侯都至為重要。應該把它刻在你的心上。」

因此,親愛的朋友,如何背起你的十字架呢?即使在別人的嘲諷與 欺凌之下,我們仍要做見證,因為我們不想讓撒旦在這世界稱王,就要 認耶穌為我們生命之主。

背起你的十字架──學像主耶穌倒空自己

2012年台灣樞機單國壐主教過世。他生前最後一篇文章名為:「倒 空自己、返老還童、登峰聖山」,單國壐是屬耶穌會的修士,耶穌會對 修士的訓練很嚴格,像他就精通八種語言,除了學問外,要用「神操」 來靈修。單國壐在台灣擔任過中學、大學的校長,光啟社的社長,在教 區擔任主教,他的職份越來越高,直到1998年他成為教廷在台灣教區第 一位封立的樞機主教。然而在他文章中提到,這些職位,雖然是希望能 讓上帝的名得著榮耀,讓更多人聽見福音;不過,「脆弱的人性總是讓 人忘記真正的目的,將達成目的的工具,當成目的來追求,以致我們對 於增加自己聲望、權威、受別人敬重的事,當成重要的事。」

因此在他靈修時,一直感覺自己無法與釘十架的耶穌親近,一同站 在聖山,他覺得自己離主耶穌至少還有三階,在禱告中,只能遠遠站 著。直到他年邁生病,他最著名的是2006年得知自己得到癌症之後,所 展開的「告別生命的演講」,原本預定講到2007年,沒想到各方邀請應 接不暇,直到醫生阻止,講到2008年3月才停止。在他文章中描述,有一 回他主持彌撒,忍不住就尿出來,聖袍下半身全濕掉,讓一起服侍的修 士與修女看透;半夜想上廁所,沒到便池前就放到地上,讓男看護罵到 臭頭;這都是過去尊貴、權威、整齊的主教,未曾經驗過的事,後來在 他文章裡卻如此寫:「感謝天父用大能的聖手將我救出,感謝倒空自己 的聖子耶穌接納我,讓我與祂親密,感謝聖靈用風,把我這老樹枝殘留 幾片阻擋我尊嚴的殘葉吹盡,連從小養成怕羞、矜持的自尊個性,都吹 得無影無踪,讓我返老還童。」他將這些事,看成是主耶穌領他生命最 後的功課。就像保羅說:「反倒虛己」(腓2:7)親愛的朋友,單國壐將 在人看失去尊嚴、丟臉的事,但在他禱告中,卻讓他真正體驗到,與主 同釘十架、同站在聖山。

德國牧師潘霍華 (Dietrich Bonhoeffer)說:「當基督呼召一個人時,祂 是呼召他來經歷死亡。」(When Jesus calls a man, He bids him come and die.)

我上週陪青年到台南最偏遠的地方──灣裡,見證一條過去被稱為世紀 之毒──奧戴辛所污染的河,二仁溪從1970年代開始,河的兩岸充斥廢 五金業者,肆意將工業污水倒進河裏,直到事件爆發,2000年起有個省 躬國小老師觸發帶動漁民,共同來維護這條溪;以致到今天,我們去 到這條河時,慢慢回復生命力,烏魚居然能跳上船,雖然還不能吃;而 觸發這運動的老師,居然是灣裡教會的長老。親愛的朋友,倘若基督徒 沒有終末盼望,沒有與主同釘十架的決心,那麼我們將失去這信仰最重 要的一塊,因為背起你的十架──就是用基督的愛,去分擔別人的重擔 與荊棘;背起你的十架,是倒空自己,與主同站聖山的生命之旅;背起 你的十架,是看見土地的呼喚與哭泣,願意捨己,就像長老教會信仰告 白:「通過愛與受苦,成為盼望的記號」;親愛的朋友,請問你的十字 架在哪裏呢?願我們在每天生活裡,經歷我們的主愛的激勵,用背起十 字架的精神,勇敢行在祂要我們與祂同行的路上,相信這條路上,祂必 為我們抹上祝福的油,讓我們生命之杯滿溢。因此不用怕,一起來經歷 生命中所有祂將賞賜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