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主任牧師 : 陳克安 |青年牧師: 洪以琳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211212 陳克安牧師 - 成為神使用的器皿

經文:創世記 45: 4-15

題目:成為神使用的器皿

創世記的45章是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敘述,約瑟與兄弟的相認和和好,約瑟向兄長們訴說他過去幾年的所有經歷,其實是神所預先安排的,請兄長們放下愧疚與懼怕之心,然後兄長們帶著既是顫抖又是驚喜之心,並帶著豐盛的物資回家,並告訴父親約瑟還生還並且擔任埃及宰相的消息,約瑟要他們把父親和全家族立刻搬到埃及居住,避免飢荒的危機。最後,法老王也表達了對雅各家族的禮遇與提供他們家族生活的土地。

你們看!這是一個從各方面來看都受到祝福的結局。對約瑟、對猶大以及其他的哥哥們、對雅各、對以色列家族、對埃及百姓都是受到祝福的。我們想這樣的事怎麼會發生呢?如果我們細心來思想,是誰讓這樣的結果成真呢?當然大家會說是上帝的手在背後推動,不過我們若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上帝每一個世代中都在尋找至少有一人能與祂同工,這個人願意做為上帝的器皿,去完成看似不可能的大事。如今,神在我們現今這個世代正在尋找一個人來執行神所隱藏的使命,這一個人會是你嗎?

聖經說:「15 誠實少見,離棄邪惡的人反成掠物。16那時,耶和華見沒有公平,就不喜悅。他見無人,竟無一人代求,甚為詫異,就用自己的膀臂拯救他,以公義扶持他。」(賽59:15-16) 我們在以賽亞先知的時代,聽聽神如何說話?真理被瓦解,離惡的人反成了仇敵的掠物,主看到這些不公平的事、非常不喜悅;並且,祂看到無人願意拯救,也 無任何人願意成為「代禱者」,為這些即將面臨災難的百姓、站在破口中代求。

神的心情不只是那個時代表達出來,事實上,直到如今,主耶穌仍持續為你我及世上的人們在代求(羅8:34)。主耶穌並非在天上放鬆地享受眾人的敬拜,祂其實是一直在為你我和列國代求,若耶穌本身都在 代禱,我們豈不該同他參與在代禱中呢?

那麼,在這裡我們要問的問題是:作為神使用的器皿需要準備甚麼?

一、在內心立下一個目標―使人和平並使事圓滿的目標

約瑟在被出賣的十幾年來是怎麼過的,過著孤獨卻又受到神奇妙帶領的生活,他自己不斷的在思索著一個問題,我究竟是誰?為什麼會遇到這樣事情,在人看來是很無辜、被陷害的處境,但是卻在不同的時 間經歷神奇妙的引導,他愈來愈看見上帝在他身上有特別的旨意,這樣的待遇,使得他不能用一般人的眼光來看待自己。所以他珍惜自己的角色,他發現他不能只為自己活,他要為神來活,所以他看重自己的角色與價值。我們可以在他與護衛長波提乏的夫人對話中看出他對自己的價值的評價(創39:9)。即使在困厄的環境,他不會輕易妥協自己的立場與玷汙自己的身體,因為他知道他的存在是為著實現神的心意與計畫。

認清這個目標―是從神而來的

約瑟有一個從神而來的異夢。約瑟的異夢是從哪兒來的?在他的裏面有一種渴望,他要成為家族的祝福!他不但有一個夢想,還有一個能夠成就夢想的神,這個很重要。如果沒有神,約瑟的故事完全沒辦法進行下去。為什麼他可以堅持到那個時候?是因為神在他的生命當中賜下了一個異象,賜下了一個異夢。他有一個這樣的夢想,就是成為他家族 的拯救。約瑟是他家族中信心最大的,十年的奴隸、三年的牢房,都沒有擊破他的夢想,自己的情感也沒辦法成為他的轄制。

我們可以舉一位與約瑟極為相反的人,來說明認清目標從神而來是多麼重要。希特勒在戰前出版他的著作《我的奮鬥》,他寫作時才35歲,因政變未遂被關入獄中;在獄中他撰寫這一本書,將猶太人視為低 等民族,醜化猶太人在世界各地散佈性病和娼妓,露骨的文字毫不掩飾優勝劣敗的種族主義,後來就成了後來大屠殺的理論基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政府維持了70年的出版禁令。2016年1 月,德國再度允許出版希特勒最重要的著作。德國官方長年以來也認為,德國人不該再讀《我的奮鬥》這本煽動暴力的書,而且唯恐這本納粹的代表性著作在德國重印,會傷害德國的形象。

主編哈特曼(Christian Hartmann)說:「在版權解禁的此刻,即時出版一個能徹底解析希特勒爭議言論的版本,不僅是學者份內的工作,也是德國該盡的義務。」 哈特曼說明他和他領導的團隊,用了3年 時間,寫出 3,500條註解。新書比原版書還多出二倍頁數。哈特曼認為,《我的奮鬥》全書充滿仇恨的語言,讀起來「讓人反感」。希特勒 總是把複雜的現象過於簡化,混淆事實、謠言、謊言、和似是而非的說法,新書註解很花工夫;但如果蒐集足夠的證據,能夠精準反駁他在書中的狹隘觀點。

這樣我們便知道一個人心裡面若沒有神居首位,生命沒有被神管理,他就會被撒但管理,生出仇恨的種子,等到他取得權勢的時候,他就發展出可怕有毀滅性的行為。如果你想管理你的人生,先管理你裏面 的感覺,管理你生活當中的這一切,是從神而來的異象和異夢是最重要的。

求神給我們目標―是做一個有能力給人祝福的人 重點是:恢復我們裏面像約瑟一樣的信心,要成為別人的祝福,不僅如此,我們要有能力與實力去祝福別人。 他對兄長説: 我是你們的兄弟約瑟,就是你們所賣到埃及的。現在,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裏自憂自恨。這是 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保全生命。現在這地的饑荒已經二年了,還有五年不能耕種,不能 收成。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給你們存留餘種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們的生命。這樣看來,差我到這裏來的不是你們,乃是神。 (創45:4-8)

約瑟做奴隸的時候就這樣想,相信自己會成為家族的拯救。然後又坐了三年牢,還是堅信我一定會成為我家族的拯救。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非常有信心的人!有信心的人可以勝過一切,勝過所有的環境。

因為那個東西在你裏面,不在外面。在外面的東西不能夠剝奪你裏面的,如果在外面的不能剝奪你裏面的,你就好好保守你裏面,持守住那個夢想。神要找的就是有信心的人!

請大家不要誤解,認為難道我們每一個都要成為約瑟嗎?我們不是,我們也不需要這樣解讀聖經!而是在信仰上我們與約瑟敬拜同樣一位上帝,我們在面對困難的處境時,我們活出來的態度很重要。在看似 很難在短時間改變困境的情況下,我如何依然保持著一種正確的生活的態度,並等待神給予的機會,這是非常關鍵的。

二、操練自己成為一個進步的人

與其我們無所事事的等待,不如我們好好在逆境這一段時間操練自己,鍛鍊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更好被神使用的器皿。

做到這10個美德,讓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英國作家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出版了一本《宗教的慰藉》(Religion for Atheists),他提出關於現代世界的10種美德 ──這清單不是絕對的,而是一個思考的起點,就像我們需要時常鍛鍊身體一樣。

1. 韌性(Resilience)

韌性是指一個人所堅持的東西,部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正如夢 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 同理心(Empathy)

能透過想像去理解他人痛苦與獨特經驗。有勇氣去設身處地為他人想,並從他人的角度誠實地檢視自己。

3. 耐心(Patience)

耐心或忍耐是忍受困難環境的能力。耐心可能包括面對拖延的毅力;容忍挑釁而不以不尊重或/及憤怒的方式回應;或承受壓力時的忍耐,尤其是在面臨長期困難時。

4. 犧牲(Sacrifice)

尋求自身利益是人的本能,而犧牲是指人擁有一種神奇的能力,會因為他人或其他的事物,而經常把滿足自己放在次要的地位。如果喪失了犧牲的藝術,我們將無法去愛別人。

5. 禮貌(Politeness)

我們常覺得禮貌意味著「虛假」(這是壞的),和「做自己」(這是好的)正好相反。不過,考量人性深處的模樣,我們實在不應該暴露太多自己。我們需要學習禮儀,而禮儀不是邪惡,它們是文明所需要的 內在準則。神要我們在言語上、生活上、清潔上、信心上,給人留下好的印象,這是基督徒基本的工夫。

6. 幽默(Humour)

這是指人有一種特殊的觀察力,能看到外在世界或是自我有趣的一面,聽起來不太嚴肅,但它是獲得智慧的關鍵。幽默代表著一個人有能力從容地面對人生裡的種種落差:在對於人生的期待與生活現實之間、在夢想中的自我與真實的自我之間、在對他人的期許和他們真正的模樣之間。幽默就像憤怒,源自於失望,但它是一種妥善控制的失望。這是在面對悲傷時所能做的最好的一件事。

7. 自覺(Self-awareness)

自覺是不把自己的問題或情緒怪罪到別人身上;能夠分辨那些是來自自己的內心,那些屬於外在世界。

8. 寬容(Forgiveness)

寬容是認識到,能夠原諒錯誤,我們才能和他人共同生活。就像約瑟決定要接納兄長,他必須先寬容他們,世界才會改變。

9. 希望(Hope)

我們會有希望是從神的角度來看,不是從人的角度。希望從神而來,給我們力量去跨越現在所面對的困境。正如啟示錄帶給當時受到羅馬邪惡政權壓迫的基督徒,生出為主而活的堅強力量。有希望的人,往 往在生活態度能採取樂觀與積極的態度。

10. 信心(Confidence)

自信不是自傲,而是時時察覺到生命之短暫,並且知道如果我們能承擔各種風險,就算失敗了,那只是證明以後不要走這一條路,不要用那一種方法。 我們會觀察到約瑟為什麼可以扭轉局勢,且被神使用的器皿,是他在過去十幾年看似逆境的歲月中,沒有失去一種生活的態度,就是保持進步。在上述所列的項目中,他幾乎都是在保持進步的態度。

我深深體會我們在教會生活,我們信仰能不能讓人感受到神的能力與神的同在,都跟我們是否保持一種進步的態度有關係。有好的地方,我願意效法;有不好的地方,我願意改進!不必批評、不去比較,只求自己進步!

三、信心可以彰顯神的神蹟,彰顯神的權能!

再進一步細談有關信心的教導,主說:「信的人必有神蹟隨著祂們,就是奉我的名趕鬼;説新方言;手能拿蛇;若喝了什麼毒物,也必不受害;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 。」(可16:17-18 )

也就是説你要做一個有信心的人,神的能力會透過你彰顯出來。信心的果效是完完全全超越了我們的理智所能夠想象。 如果你是一個有信心的人,你一定會成為你家族的拯救。一個人的信心大的時候,你會成為很多人的祝福。

問題一:信心是被操練出來的

信心如同肌肉,儘管我們已得到救贖,但如果不經常操練,信心將逐漸軟弱消退。特別是我們遇到突發的危機事件。馬太福音十七章20 節:「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如果我們 希望微小的信心能撼動大山,就得從小處著手,漸漸地征服高山。聖經教師聖迪.麥克梅納明(Cindi McMenamin)建議我們培養七個小習慣,這將有助於提升信心:

1.凡事謝恩

上帝的要我們凡事謝恩,操練信心、熬煉生命,活出耶穌基督的樣式。面對任何景況,絕望或痛苦,都要謝恩,相信上帝良善,必定幫助活出祂旨意的人。羅馬書八章28節:「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 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凡事謝恩,就能成為晦暗世界的亮光。

2.記念上帝的作為

上帝要我們透過節期的敬拜,傳揚上帝美名。能時刻記念上帝作為,能鍛鍊我們的信心面對挑戰。在經歷神的大能作為後,可以將見證寫下,定期檢視,藉此牢記上帝曾經的作為,並堅固未見之事的信心。 3.留存你的禱告與上帝的回應禱告與神相交的機會越多,信心就更強大。我們數算神對禱告的回 應,可以穩固禱告生活、鍛鍊屬靈肌肉。將禱告依照時間書寫紀錄,註記上帝的回應時刻。上帝有時會選擇靜默,或要你更多等待。

詩篇八十四篇11節:「因為耶和華神是日頭,是盾牌,要賜下恩惠和榮耀,他未嘗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

4.每天讚美上帝

這與「凡事謝恩」不同。讚美是愛慕神,而不僅是感謝神。感謝神往往是聚焦於禱告蒙神應允的事件。讚美神則帶領我們超越現況,定睛於上帝的品格與本質。

5.向上帝求大事

雅各書四章2節:「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上帝願意接受挑戰,我們放膽向上帝求大事、操練信心。要行在上帝旨意,以耶穌的名,由父神的愛子為我們代求,在祂沒有難成的事,榮耀神。希伯來書十一章6節:「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6.禱告與神同工

每一天,神引領我們活出祂的旨意,成為祝福人的器皿。我禱告求神讓我服事人、榮耀神或傳福音,祂總將當得平安的人帶到面前。約翰一書五章14-15節:「我們若照他的旨意求什麼,他就聽我們,這是我們向他所存坦然無懼的心。既然知道他聽我們一切所求的,就知道我們所求於他的,無不得著。」

7.呼求主名

善用「呼吸式禱告」(Breath Prayer),說:「耶穌,我需要祢!」或「耶穌,給我渴慕祢的心!」在呼吸的韻律間,領受神的同在。簡潔的呼求與傾訴,能貼近主的胸懷,撫慰受傷的心靈,我們的信心在此 得堅固。

問題二:今天的基督徒,不要再尋求大神跡,大奇事了。為什麼?

這個問題看似矛盾,但是卻對我們對信心的態度有調整的功能。我們的信心出現問題,往往先看見神跡奇事而信的信不叫信。我們在約瑟的身上看不出來,他是單純追求神蹟,雖然神在他年輕時透過一夢啟示將來發生的事情,但是這並沒有立刻帶給他順境的待遇,反而是悲劇的開始,我們反而是在約瑟成長的一路上,看見他默默地承受環境所帶來 的挑戰,信心卻在這過程中一步一步地建造起來。

信是甚麼?來11:1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質實,是未見之事的確證。』事情的成就重要,還是我們的信重要呢?我們對神的信心是建立在神祂自己,不是神的神蹟。我們在約瑟的信心操練可以證明這一個事 實。他對神的信心是單純的相信,他享受父親給予的關愛,但是兄長卻無情的出賣他,遠離家鄉,後來他卻經歷神的保守,使他得以在護衛長家負責管理;接著他因為拒絕護衛長夫人的誘惑,汙衊他被關在監牢,但是神保守他,使他在管理監獄官員眼中獲得信任,被交付管理監獄所有事物;接著他因著神所賜的智慧,能解酒政和膳長的夢;雖然酒政在 恢復官職之後並沒有向法老王提到約瑟的解夢能力,但是最後神又讓法老作夢,在無人能解夢的情況下,酒政終於提到在監牢裡的約瑟可以解 夢。

我們在他的身上所看見的是約瑟的生活態度,永遠保持著一種卑微、等候、與人建立好的關係、不輕易發出抱怨的聲音。他將自己放在一個可以被神使用的位置。讓神可以充分的在環境中指引他前面的道路。這是他對神信心的操練。我們雖看不見下一步,但我們全然把自己交託在神的手中,相信他已經為我預備道路。最難能可貴的是,當約瑟 得到法老的信任拔擢升任為宰相,他不改單純之心,察覺出神將他放在這個位置的心意,是要來服事人並祝福人。所以,他看出起初神一開始在他的異夢所啟示的內容,表面上是指著將來兄長與父母要在他周圍下拜,但是,對約瑟來說,最後卻是他服事全家族的事實。你看!不論他在低處或是在高處,他永遠抱持一個單純的心,永遠注目在神,並且清楚知道神的心意。如果在約瑟身上詮釋神蹟的話,可以被理解為常與神同在。

同樣的,我們在待降節看見主耶穌道成肉身來到世上,他的地位、他的身分、他的能力,都應該是值得世人在他面前下拜,但是主卻說我來是來服事人,不是接受人的服事;又說,我來是帶來使人和平的消 息。他來是來成全我們原本不配救恩的罪人,帶來使我們生命得著豐盛的生命。

弟兄姊妹,你有看出自己是神所預備的器皿嗎?而且是貴重的器皿嗎?你願意成為一個進步的人嗎?而且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進步,可以成為別人的祝福嗎?而且是有能力帶出實質上幫助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