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主任牧師 : 陳克安 |青年牧師: 洪以琳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211003 陳克安牧師 - 從以掃的族譜,看人生的選擇

經文:創世記36章6-14節;37章1節

題目:從以掃的族譜,看人生的選擇

前言:我們會覺得很奇怪,聖經編輯者為什麼在創世記第36章突然插入 以掃的族譜?而36章前後大篇幅都在記載雅各以及雅各的後代約瑟的故事。 然後,從此之後,有關以掃的記載就不再出現,而是以以東或是以東王國來 取代。而以掃的後代所建立的以東王國,從此之後,對以色列百姓採取一種 強烈敵意的態度。

一、以掃的族譜

在這一經文中有一個句子一直出現―「以掃就是以東」(vv. 1, 8, 19) 。彷彿從開始就一直不斷地在提醒著讀者,以掃就是以東這個事實。而以東 又是什麼呢?他與以色列有什麼樣的關係呢?它是發生在400年以後,當以色 列人出埃及行經曠野時,以東人拒絕以色列人經過他們的領土(民20:14-22) ,這是以東人與以色列人在歷史上的第一次接觸。不過卻是一個不好印象。 接著在以以色列的歷史上,以東的出現乃是不斷地與以色列發生爭戰(撒下 8:13-14; 代21:8-10),甚至在詩篇137:7當中都可以看到以東促使巴比倫人 毀滅耶路撒冷。所以,當創世記的作者寫下「以掃就是以東」時,以色列的 讀者就知道了他們這個麻煩的惡鄰的來歷了。

除此之外,另一件事情值得提出來的就是第6-8節的敘述,說明了當以掃 要離開迦南地遷往西珥去時,他已經是一個相當富有並勢力龐大的家族了。 以掃是「帶著他的妻子、兒女、與家中一切的人口,並他的牛羊、牲畜,和 一切貨財,就是他在迦南地所得的,往別處去」的(v. 6)。而他離去的原因 則是在於「因為二人的財物群畜甚多,寄居的地方容不下他們,所以不能同 居」(v.7)。這裡的敘述與創世記13:5-6羅得與他叔叔亞伯蘭分家的說法極為 相像:「5 與亞伯蘭同行的羅得也有牛群、羊群、帳棚。 6 那地容不下他 們;因為他們的財物甚多,使他們不能同居」。

以掃帶著龐大的家族與貨財往西珥去了,而接著的敘述裡,我們也看見 了以掃與他的子孫在西珥日漸興盛,不但人丁旺盛,更是將那地原有的居 民,何利人西珥的子孫都除滅了(申2:12),並且進一步建立君王來治理那地 (vv. 31-39)。

若是整段敘述只停在這裡,我們只能看到一個家族的興起,但如果我們 將這一段的結束往後多推一節,來看37章第1節:「雅各住在迦南地,就是他 父親寄居的地。」我們就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這是作者刻意要我們看 見以掃和雅各的區別,而我們也看見神的心意是放在誰的身上。意思是指甚 麼呢?我們接著來看下一段。

二、以掃雖然偉大,也僅僅是在世上得著榮耀,卻與上帝無分

不久前我遇到一位住在復興鄉後山高義部落的教會長老,他說他正在撰 寫他的家族史,然後,他用很驚奇地眼神跟我說:「原來我們的祖先是同一 位,他叫Sibuy」,這個名字是我的父親為我兒子取名的。我們的祖先是從高 義部落崛起,然後祖先Sibuy的兄弟因為考慮人數眾多,所以一個遷移到羅浮 部落、一個遷移到奎輝部落、最遠遷移到霞雲坪部落。

在這裡稍微介紹我們家族的名字給大家認識。我的兒子叫Sibuy Yasala,我的名字是Yasala Hola;父親名字是Hola Demu;祖父是Demu Pakul; 我的曾祖父是Pakul Sibuy;我曾祖父的父親是 Sibuy Talan。如果我正式介 紹我的名字,是要叫做Yasala Hola Demu。原始的泰雅爾族的每一個部落, 都是因著同一個血緣家族建立起來的,所以當你在路上遇見人的時候,對方 就可以根據名字後面的姓氏,來判斷你是從哪個部落來的。

我發現家譜或族譜有它的功能:第一個功能是認識你的出身,有沒有血 緣關係,免得我們的親族子女通婚,產生遺傳上的基因問題。族譜的第二功 能,是藉著族譜重建整個家族勢力,因為連結而發展在地方政治選舉上的影 響力。但即使如此,我們的族譜看起來蠻龐大的,但是因為疏於往來,所產 生的影響力並沒有想像的廣泛。

我們回到這一段經文,神在提醒我們不要把心放在這個暫時的世界,即 使我們家族在世上所產生的影響力很強大,強大到建立一個國家,或許會 影響幾個世代,但那都只是在這個暫時的世上而已。但是如果沒有跟上帝連 結在一起,我們所有的一切是與神無分的。這就是聖經對以掃家族評價的地 方,雖然他們在血緣上與亞伯拉罕家族有關聯,但是後來以掃以及他的後代 與上帝的祝福無分。

保羅在羅馬書曾說:「雅各是我所愛的;以掃是我所惡的。」來論述上 帝憐憫人是出於神的主權,不是出於人的意願或行為(羅9:13;瑪1:2-3)。 而我們會以為上帝過於霸道,難道人的良善無法得著神的憐憫嗎?事實上, 上帝的公義與仁慈不可否認,只是人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原來上帝厭惡以 掃是因為他對神的輕視―「有貪戀世俗如以掃的,他因一點食物把自己長子 的名分賣了。」(來12:16)

我們要回頭來看上帝與亞伯拉罕立的約,其中一個應許是「地上萬國都 必因你的後裔得福」(22:18),「後裔」這個詞在原文是單數。以撒既是上 帝按應許而賜給亞伯拉罕的獨生子,毫無疑問的,他是這個約的繼承人,但 以撒生了一對雙胞胎的兒子,那麼「誰是這個約的繼承人?」按道理,頭生 的長子應是繼承人,但是當「孩子們在她腹中彼此相爭」(25:22),利百加 去求問耶和華時,耶和華對她說的卻是:「兩國在你腹內;兩族要從你身上 出來。這族必強於那族;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25:23)也就是,這個約 的繼承人不是那個大的(先出生的),而是那個小的(後出生的)。

既然上帝在以掃和雅各未出生前,就已經揀選了雅各,那麼我們是否就 能作結論說:人是善是惡,在上帝面前根本不重要了,反正一切早已預定? 答案當然「不是」。事實是,上帝非常看重人對善惡的抉擇,上帝要人棄惡 行善,是整卷聖經要傳遞的信息。所以,在上帝對人類的整個救贖計劃裏, 當中既有上帝的主權和工作,也有人的自由選擇和行動,兩者並行不悖。

以掃所代表的,是一個屬肉體、屬血氣的生命,只著眼於現今的物質世 界,對上帝以及屬靈事物毫無渴求之心;他更不是那種肯接受訓誨、願意 回轉悔改的人。這種生命的人正是上帝所惡的,他與上帝的約將無份無關。 所以我們要心存一顆謙卑的心,和向上帝禱告祈求讓我們能有持續成長的慾 望。

基督徒必經的靈命成長「五階段」,你在哪階段?

第一階段:蜜月期

這是一段剛獲重生的興奮期。因為,耶穌要我們歡喜,因我們的名已被 記錄在天上了!(路10:17-20)在這個階段,我們不會考慮到上帝對你個 人的呼召;會因為在基督裡成為新造的人而興奮不已。正如初嚐戀愛滋味一 樣,享受在浪漫與驚喜連連的氛圍中,認定從此將與戀人長相廝守。

第二階段:體驗期

這是一個開始學習與上帝同行、並學會用信心來經歷日常生活中大小挑 戰的階段。在這階段中,要學會如何將信心運用在個人生活、家庭、以及責 任範圍裡。學習面對自己的罪與缺點,並知道如何因應與悔改。

第三階段:探索發現期

在這個階段當中,我們會第一次看見自己在基督裡的呼召。這是一個多 麼令人振奮的消息,因為我們將了解,自己不只得救而已,而是擁有神的命 定。不論自己的影響力有多少,神都要我們在自己的圈子裡;可能是職場、 家庭或社團中發揮影響力。我們發現大部分的基督徒在這個階段就失落了, 不願再踏出一步,為主奉獻。所以弟兄姊妹,你必須發揮影響力!

第四階段:命定與認同期

在我們發現自己的命定之後,很可能會開始在探索自己的恩賜與能力上 非常火熱,努力去完成命定。此時,我們將會學習依神的旨意而活,並致力 造就靈命、以致能成為耶穌的忠心追隨者。自己會開始分別時間,以神為優 先,將工作簡化以達到神聖呼召為目的。

第五階段:與神的「齊奏合鳴」

這個階段如「齊奏合鳴」一般,我們已不再擁有自我的欲望,所有從心 出發的計畫與熱情都是從神而來。在這階段中,我們行事雖有己意,但與神 有緊密的連結,能更加敏銳地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動機以及欲望。在這個時 候,不僅僅會更加珍惜敬拜神、親近神的時光,而且也能隨時以喜樂的態度 來遵行神的旨意(來12 : 1-2)。

如果我們拿以掃和雅各來相比,以掃看起來連與神的蜜月期都還不能算 有,因為他根本不認為他是被神呼召,對屬神的事情一點都不認同;而雅各 看起來已經進入第四個階段,也就是他經過與神交戰的一段過程,他已經認 同他在神國度裡的角色。他看重上帝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盼望成為這個約 的繼承人。

如果以世俗的眼光來看,雅各所經歷的,遠不及以掃那樣來得成功或順 利,但雅各的生命卻是由此至終被上帝牧養(創48:15),他的後裔最後也成 為一個上帝所祝福的國家,延續了上帝對亞伯拉罕的應許。因此,雅各所代 表的,是一個會渴求屬靈事物、與上帝有立約關係的生命。這種生命的特質 是會讓上帝牧養(帶領及管教)、又願意改變自己,為的是要有份於上帝的 計劃。這類人是上帝所愛的。 甚麼是以掃所走的路,簡單說就是他人生的選擇出了大問題! 論到「選擇」這一件事,我們要提到主耶穌的教導。耶穌在祂的教導裏 常常把兩種不同價值的東西做比較,好讓人一聽就能分辨出哪種東西的價值 高?哪種東西的價值低?從而知道怎樣做選擇。例如:「天國好像寶貝藏在 地裏,人遇見了就把它藏起來,歡歡喜喜地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 天國又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 的,買了這顆珠子。」(太13:44-46) 天國是耶穌教導的核心信息。在這個 比喻裏,天國的價值遠超過地上一切的珍寶,它絕對值得人把一切擁有的都 變賣去換取。

耶穌又教導人要追求永恆的東西,不要追求那些短暫的東西,例如:「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 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人若賺得全世界, 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太16:24-26 )

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在這有限的一生裏,人如果只是為了賺取錢財而費 盡心思,那麼當生命終結時,他必然會後悔,因為他所有賺取的東西都已不 再有意義了。耶穌提醒我們應該選擇另一種生命,就是像祂那樣的生命,祂 從來沒打算過一個榮華富貴的生活,只全心全意為成就上帝的旨意而放下自 己的一切,甚至是性命。願意活出這樣生命的人,在上帝眼裏看為是極為寶 貴的,他們也會像耶穌一樣,死而復活,並且得到上帝所賜的永恆生命。

然而現今很多信徒的情況是,一方面仍在眷戀很多屬世的事物,另一方 面又想得到屬靈的福氣。使徒約翰給我們的勸勉是:「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 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 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 的。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上帝旨意的,是永遠常存。」 (約一2:15-17)

我們要祈求天父憐憫我們,叫我們心裏充滿對祂的愛和屬靈的渴求,又 叫我們有能力勝過肉體的試探、謹守遵行祂的教導,甘願付代價去走這條屬 天的道路。

三、屬世的成就往往比屬靈的果子還要快看到,承受上帝應許的人,必 須學習忍耐與等候。

在這一章讓我們看見以掃的家譜,從他一個人開始發展到一個「家庭」 ,再到許多「宗族」,最後建立一個「國家」。聖經特別指出「以色列人未 有君王治理以先,在以東地作王的記在下面。」這表示以掃後裔建立的君主 國家,遠在他弟弟雅各之先。可是以掃的事蹟記載到此為止,他的後代所建 立的以東王國似乎不在聖經編輯者所關心的範圍。相對於雅各家族繼續延續 到十二個支派,後來因為迦南地有飢荒,雅各家族七十多人移居到埃及,在 那裏生活了共有430年,生養眾多子民。後來摩西帶領以色列離開埃及在曠野 生活,那時以色列人超過200萬人,但是他們仍然沒有建立王國制度,一切生 活起居保持著由神親自帶領著他們生活的模式,而這也是神的心意。

這在說明一件事,以掃所選擇的是屬世界的,是以自己為中心,雅各所 選擇的是以神為中心。雅各在當時看起來雖然不如以掃那樣的豐盛與壯大, 但是我們要看神的祝福是從遠的角度來看。以掃的族譜即使風光,但只在告 訴我們一個事實,他的偉大只在今生,而且將會漸漸消逝,最終被世人淡 忘。

我們在地上的家族或許不怎麼光榮,有的家族在世上某一個階段很榮 耀,後來因為某一件事整個家族勢力漸漸衰微了。我們也不能決定出生在那 一個家族或國家。重要的是,現在你已經被神揀選,你認識了主耶穌,你被 神看為寶貴,神要負責你的一生以及你的永恆,在神的國度裡有你的位置, 我們應該為此大大感謝上帝。也因此,我們不論在任何角度與身分,都要為 此要誠實回應神對你的呼召。

有一部描述英國女王的歷史劇。原來現任的女王伊莉莎白本來不會接任 女王的。這全是因為他的大伯愛德華八世的關係。他是一位不願意承擔國家 責任的人,追求自己的利益,他愛上了一位有離婚二次的美國婦女,為了愛 情寧願放棄王位。過去我以為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故事,背後一定有一段令人 感動的故事,沒有想到背後真正的事實是人性的軟弱與不負責任的表現。愛 德華八世在1936年1月20日就任國王,在同年12月11日退任,是英國歷史上就 任最短的國王。他把國王的位置硬是推給他的弟弟艾伯特,也就是伊莉莎白 的父親,也就是喬治六世國王。

我們或許認為當任國王一定很光彩啊!其實完全錯誤!從伊莉莎白做女 兒的角度來看,這對她爸爸來說是一場災難的開始,她的父親生性內向又有 嚴重的口吃,當時的大環境即將面臨二次大戰,身為國王的喬治六世連宣讀 一篇來鼓勵全國人民團結起來抵抗納粹的演講稿,是一件艱難又痛苦的事。 為了處理國家大事,做妻子的要幫著丈夫忙裡忙外,看在做女兒的眼裡,他 為爸爸的身體操心,也為母親的勞累感到不平。後來伊莉莎白繼任女王之 後,她不允許他的大伯和他的妻子回英國參加她的就任大典。原來,不論是 生活在皇宮或是簡單的家庭,人生的表面是一回事,底層又是一回事!

各位!我們每一個人可以選擇走以掃的路,或是選擇走雅各的路。以掃 的路是隨著自己的心,隨著自己的慾望,不願意去想上帝的心意,只要自 己高興就好,建立自己眼前的利益是最大的目標。走雅各的路卻往往比較辛 苦,因為必須放下自己的計畫,常常會因為顧念上帝的心意而改變我們原本 的計畫,我們會為了顧全大局而犧牲自己的選擇。但是我們卻在最後才知道 神的旨意比我們得更好,祂為我們預備的道路才是最好的道路。

四、體貼神的靈,做出有智慧的選擇

身為基督徒,最大的迷惘之一就是不知如何做出合神心意的決定。
「我應該選擇哪份工作?」
「我應該與這個弟兄/姊妹結婚嗎?」
「應該生幾個孩子呢?要不要做試管呢?或是領養孩子呢?」

方法一,看看聖經怎麼說。

聖經是基督徒的最高指導原則,這方法完全沒錯,也非常屬靈,但你經 常找不到答案,對吧。聖經沒有告訴你該不該出國念書、該選擇甚麼工作, 更不會透露出你該與誰結婚、要生幾個孩子;它對此緘默。但是聖經卻告訴 我們如何做誠實、有智慧的人。聖經讓我們看見神所喜悅的人應有的特質。 我們用這樣的特質來生活與做許多的判斷。

方法二,向屬靈長輩尋問意見。

人的思考常有盲點,多問問別人的看法,常能消除盲點;別人的經驗也 能使我們少走冤枉路。因此,我們在平時要有屬靈的導師昨為信仰的幫助。

方法三,心裡是否有平安。

如果你做的選擇合乎神的心意,心中自然有平安。但是這不代表外在的 挑戰或困境會排除。例如,保羅傳福音、扶持各地教會,這是神喜悅的、也 是祂的旨意,但保羅心中仍有掛心、軟弱、焦急(林後11:28-29)。

方法四、明白神的旨意 根據整本聖經的歸納,神的旨意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隱密的旨意,一 種是顯明的旨意。

隱密的旨意,是神定意要向人隱藏起來的,我們無法知道、也無須知 道。

雅4:13-14「嗐!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裡去,在那裡住 一年,做買賣得利。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什麼呢? 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 人當然可以對未來安排各樣的計畫,但無論如何計畫,我們都必須將神 的主權放在首位,尊重祂可以隨時微調、大改、甚至將計畫完全翻盤,只 有祂才能決定我的未來,不是我自己;未來不是由我決定,是掌握在神的手 中。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大部分都屬於此類隱密的範圍,隱密的旨意我們不 知道,顯明的旨意又在哪兒呢?

整本聖經都是祂顯明的旨意。

申命記29:29「隱祕的事是屬耶和華─我們神的;惟有明顯的事是永遠 屬我們和我們子孫的,好叫我們遵行這律法上的一切話。」聖經是神所默示 的,祂將旨意藉著聖經向人啟示出來,使人可以遵行。這些律法又可以用兩 條誡命整個歸納起來:「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與「愛人如己」 (太22:37-40)

如果你是合神心意的,不論選擇哪份工作,都將戰戰兢兢的盡本分,「 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西3:23),如果你是合神心意的,不論選 擇哪個弟兄/姊妹結婚,婚後你都會盡力愛他,維持美滿婚姻,無論娶誰嫁 誰都是合神心意的;如果你不是合神心意的,不論娶的姊妹再美、嫁的弟兄 再帥再有錢,婚後你不會疼惜他、不會敬重他,無論娶誰嫁誰都不合神的心 意。別再問未來會如何了,問問自己是不是個合神心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