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210613 陳克安牧師 - 不冷不熱的信仰生活
題目:不冷不熱的信仰生活
經文:啟三14-22
前言:有些學者把七間教會解釋成代表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的教會信仰生活,但是這種解釋說不通;比較適合的解釋,是指這七間教會是代表歷代以來全體的教會信仰生活,所呈現出來的面貌。每一間教會都有值得被稱讚的地方,也有需要被提醒或是警告的地方。
使徒約翰一定常出入小亞細亞這幾間教會,認識許多弟兄姊妹,他們也建立深厚的感情,也常常在關心這七間教會,所以,當他被流放在拔摩島上,約翰仍然常常為他們禱告不停。當我們關心一個人或一件事,卻自己沒有能力能做些什麼的時候,要記住!你可以禱告!迫切為這個人或這件事來代禱,要相信在人所不能的,在上帝凡事都能,聖經說:『上帝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弗3:20)
讀啟示錄的時候有一點很重要,我們要了解啟示錄書信的觀點不是從約翰的立場寫的,而是從主的立場寫的,約翰只是一位代筆的人。我們人與人之間一旦建立的感情,有時候對你的缺點反而不好開口。啟示錄的七間教會都有不同的缺點,主將它們一一的點出來,叫他們誠實面對主來悔改,神的恩典依然為我們保留。今天我們要來從老底嘉教會來看主如何對他們說話,從中我們學習主要對我們說甚麼?
老底嘉這座城市非常富裕,所以很驕傲、自大、自滿,認為憑靠自己的財富,什麼事情都辦得到,不需要從別人或上帝取得什麼資助。這個教會會友很多有錢人、奉獻也很多,看似很成功。這間教會沒有拜偶像、沒有淫亂、沒有異教徒的迫害、也沒有猶太人的敵對,教會的日子過得太平無事。但主耶穌指出它們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信仰沒有熱度。他們不冷也不熱的信仰生活,使得耶穌表達了祂的厭惡,不冷不熱讓主耶穌想吐出來。第二個問題,他們很獨立,凡事都靠自己,也不需要上帝;卻是窮得只剩下錢。第三個問題,無知,不知道自己真實的景況是淒慘又悲哀。我們之所以能認清自己的實況,是因為有一位真正認識我們的主,是祂親口告訴我們的好和我們的不好。
主耶穌因為愛他們而責備他們。主耶穌應許,只要有一個信徒願意再邀請耶穌回來,祂將要進來與他們一同坐席。主耶穌應許:若願意與祂一同坐席,表示他的生命將從貧窮變成富足,因為主耶穌已得勝,坐在父的寶座旁,我們得勝也可以與耶穌同坐寶座上。
從廿節可以看到耶穌對老底嘉教會所說的話的內容。按照原意,耶穌不是向未信者講的,乃是向教會說的,因教會把耶穌排除在門外。「看哪」意即要打開眼睛注意,看看自己的真相如何。「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人聽見我聲音就開門……」不但要打開屬靈的眼睛,也要打開屬靈的耳朵聽耶穌的吩咐。更要打開生命的門,讓主耶穌進入我們屬靈的生命裏作主作王。
老底嘉教會位於非拉鐵非東南四十五哩,以弗所東八百哩,是個通商要鎮,且是昔日重要的金融中心,盛產上乘的黑羊毛。在主後十七年,經歷了一場嚴重地震,損失很大;事後中央政府想要資助重建老底嘉城市;但是他們很富有,不需要政府資助。這城市擁有一著名醫院,製造並出產治眼的粉狀眼藥。耶穌藉著這些他們所認識的事物,教導他們屬靈的功課。
第一部分:主的責備
(一)有溫度、沒有火熱(15-16)
耶穌對老底嘉教會說:「我知道你的行為,你也不冷也不熱,所以我必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老底嘉教會是個不冷不熱的教會,有溫度而沒有火熱。當時老底嘉城附近有一個叫希拉波地方有個溫泉,溫泉很熱,含有礦物質,可以治病。另外,不遠之處歌羅西地方有清涼的泉水,使疲乏者增加體力,給人得以滿足;但是老底嘉教會既不冷又不熱,對人沒有幫助,主要求我們火熱。
冰冷是形容未得救的人,甚至是反對神的人,一旦得到主的真理,整個生命都改變,且能被主使用。就像奧古斯丁本來不認識神,反對真埋,他的母親為他禱告,他讀聖經之後,神恩典臨到他,便火熱事奉神。
早期有一種苦行修道士,他們熱心追求主,到曠野獨處、少吃、少睡、過著很簡樸的生活,他們以為肉體犯罪必須治服。聖經說肉體和道德與罪的關係,乃是指我們的罪性,罪性滲透整個人的心思,然後才會付諸在侵犯他人的行動。其實,宗教的狂熱份子,邪教的顛狂份子,並非過份熱心,而是保羅說「不是按著真知識的熱心」。苦行修道作為親近神的途徑,或是是其中操練的方式,但我們絕不能以外在的勞苦或修行,贏得上帝的稱讚與救恩,重點是有沒有按著真理。否則我們只是盲從的跟隨主。主耶穌曾經對一位年輕的法利賽人提出挑戰,他在律法上表現得非常完美,但是主要求他若要跟隨基督,不只是完成律法的要求,還要把他的財產分給窮人,然後再來他要完全地跟隨基督。結果他立刻轉身就離開主。
我們會常聽到一句話說:「你信你的耶穌,但是不要太過度!」這一句話應該要被修正,因為不是熱心的問題,而是你的信仰是否是站在真理上。我不認為走中庸之道才是對的,這反而讓人不容易感受你的熱情。如果按照真知識的熱心,從來不會是過度熱心的問題;請記得聖經教導我們,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我們的神。
世上沒有人能做到全人地愛神,除了主耶穌之外。耶穌奉父神差遣,到世上為我們倒空一切。「萬軍之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我為錫安心裏極其火熱。』」(亞8:1-2)耶和華為祂的子民心裏極其火熱,神為世人心裏火熱,差遣祂的愛子降世,釘死在十字架上。耶穌在世上日以繼夜傳道、工作,幫助有需要的人,致被誤為是顛狂的,是被鬼附的。祂放棄一切甚至為人死在十字架上,這樣火熱乃按照真知識的熱心;保羅為主之故也按照真知識的熱心,有人以為他顛狂,他說:「我們若果顛狂,是為神。」(林後5:13)從真理的角度,人永遠不會過份熱心,只會是熱心不足。
一個為主發熱心的基督徒,並不表示他在生活上是脫離軌道或是不務正業,我相信上帝要我們在生活工作與信仰能保持平衡,我們應該在工作上是卓越的,也應該同時在信仰上是熱心的門徒。事實上,信仰是一種生命的表現,如果我們在平時生活上表現出令人尊敬的樣式,以及容易親近的樣式,你會是容易與人建立關係的。雅各書說:「你信神只有一位……魔鬼也信,卻是戰驚。」(雅2:19)魔鬼的信仰也是純正,他們信為真理,他們雖知道,卻不接受,不順服,不遵行。求主幫助,使我們不是不冷不熱的人,以致被主吐出去。
甚麼是不冷不熱信仰表現:
- 當遇到衝突時,他們會選擇一般人能接受的方式,而不是選擇正確的方式。他們希望自己可以融入教會和世界;他們比較在乎別人對他們的看法,反而不在乎神如何看他們。偏向屬世的生活方式
- 他們聽到那些熱心的基督徒為基督做的事情時,內心非常受感動,但僅此而已。他們不會有任何行動,因為他們認為只有“宗教狂熱份子”才會做這些事,一般的基督徒不會做。
- 他們很少與鄰居,同事或朋友分享他們的信仰。因為他們不想被人拒絕,也不希望別人會因為談話內容而感到不舒服。少與人分享信仰
- 他們拿自己的道德觀和“良善”與這個世界相比;對他們來說,這樣就夠了。除此之外,他們與非基督徒似乎沒有太大的差別。隱藏自己
- 他們說他們愛耶穌,但在實際上,耶穌只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罷了;他們分出一點時間,金錢及思想給耶穌,所以耶穌無法完全掌管他們的生命。
- 他們愛神,但非盡心,盡性,盡力的愛祂。他們會告訴你,他們的確很努力地愛神,只不過那種全人的奉獻不太可能發生在一般人身上,只會發生在宣教士和宗教狂熱份子身上。
- 他們也愛人,但不像愛自己那麼多。基本上,他們愛的對象是那些可以同樣用愛來回報他們的人。他們無法去愛那些不能回報他們的人,更別說那些他們不喜歡的人,或對他們不好的人。他們對所愛的對象有高度選擇性,而且通常也有附帶條件。選擇性愛人
- 他們花較多時間思考地上的生活,而較少時間在屬天永生的事上。
- 他們注意自身的安全和保障,無法為神做任何犧牲或冒險。
- 他們不需要憑信心生活,因為他們早已為自己的生活做了妥善的安排 與規劃。即便生活出現不可預測的意外,他們也不需要為生活而依靠神。不願面對挑戰
(二)有外表、沒有實質(17)
老底嘉教會外表富足,屬靈的實質卻是貧窮、可憐、瞎眼、赤身。保羅說:「有敬虔的外表,沒有敬虔的實意。」好像耶穌昔日面對的猶太教,當耶穌從殿裏出來的時候,有一門徒說,「夫子,請看,這是何等的石頭,何等的殿宇!」耶穌對他說:「將來在這裏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可13:1-2)為什麼主會這麼說?舊約時代的以色列百姓他們認為是神的子民,有神的話語臨到他們中間,認為聖殿是神之居所,有會眾、有錢財、有美好敬拜儀式、有健全的組織和制度,以為擁有這一切能討神喜悅;但耶穌說,這些不過是外表,神所喜悅乃是真實的屬靈生命。
弟兄姊妹!我們應檢討一下我們的生命,不要自以為屬靈生命滿足而越少認罪;如果我們看見自己的污穢,就應當越親近神;因為神是聖潔的,親近神就顯出自己污穢不堪、不配、軟弱,越謙卑需要認罪。老底嘉教會的弟兄姊妹自以為富足,滿意自己的情況;但耶穌說他們是貧窮的;其實是一無所有。未來幾年後,我們中壢教會的外觀華麗,內部設備新穎完善,組織完善,敬拜有秩序,但是如果缺乏熱切的禱告與傳福音的行動,信仰沒有建立在正確的知識上,這一間教會將無法帶出屬靈的能量與影響力。
我們的生活,每主日到教會,有否真正敬拜神,或只在外表而非生命實質的敬拜?耶穌是看內心,不是看外表,我們不要只著重於聚會的人數、氣氛、感受、領受,音樂是否動聽;如果我們被這些支配,只是停留於敬拜的屬靈外表,這是自我為中心的敬拜。
真正的敬拜是以聖潔的生活為配合,「當以聖潔的妝飾敬拜耶和華」(代上十六29)。該隱的敬拜為什麼不討神喜悅,新約聖經告訴我們,他在平時生活沒有好的行為,他將祭物獻給神,神卻不悅納。真正的敬拜是有實際聖潔的生活。我們團契與小組的生活是否只有外表沒有實質呢?你在小組中有沒有肢體間生命的交流?真正的敬拜是屬靈生命的交流,彼此互相造就,以神的話語互相建立,大家交流經歷;我們願意事奉乃出於愛主,因主愛我們。
(三)有同行、沒有跟隨
第三個關於老底嘉教會的問題(啟3:20),創天造地的主宰權能的主耶穌基督,站著叩我們的心門,柔聲叫我們為祂開門,要進入我們的心靈裏,要賜豐盛的生命給我們,要與我們一同坐席在寶座上。老底嘉教會的弟兄姊妹與主同行,但是沒有跟隨,這裏所說的同行不是舊約的以諾那樣與主同行;乃是如路加福音十四章所說的那一班人與主同行;耶穌回頭對他們說,若要跟從我,必須付出代價。當時有許多人與耶穌同行,但那種同行是趁熱鬧的同行,連耶穌所說的比喻都聽不明白;他們並非真正的跟隨耶穌,耶穌在他們生命的門外。若教會自以為樣樣都有,可惜沒有耶穌基督,何等可憐!我們是趁熱鬧的與主同行,或真正跟隨主呢?我們與主的關係如何?這是主耶穌對老底嘉教會所關心的,他們與主的關係只不過讓主站在門外而已。
我們與主建立的關係有四種狀況:
1.走在主的前頭帶領主
很多人在教會事奉,太少禱告,不經尋求神的話語,走在主的前頭。與人在服事同工的時候,總是堅持自己的意見,不願意聆聽不一樣的想法。
2.遠遠地跟隨主
主耶穌被捉拿時,彼得遠遠跟隨,他一方面害怕自己有性命之危,另一方面他又是那麼愛主,他曾經對主說過:「就算眾人都跌倒,我總不能。」許多弟兄姊妹與主的關係,也莫不如此。世界的引誘很大,但是又不敢完全離開主;有時也到教會,不過是應付的,非常勉強;有的人常到教會,只不過人在心不在。主在門外等候,說:「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裏去。」
3.離開主
有些人的信心容易搖擺,容易受到外面的影響而離去,有時因世界的引誘,有的因罪的纏累而離開主,離開教會,一去不回;也許像老底嘉教會一樣,完全靠自己,自滿自足,而完全離開主,這是最危險的。
4.緊緊跟隨主
這是合主心意的人。主耶穌說要跟隨祂有三個條件:
(1)要「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路14:26)意即在價值觀上讓主居首位;並非說愛主就不愛父母,而是在正常情況下愛主也愛我們的家人;但是在極端情況下,我們必須選擇,愛神勝過其他。主耶穌上十字架為世人擔當罪孽,祂也為母親作生活的安排,祂對母親說:「看你的兒子。」對約翰說:「看你的母親。」(約19:26-27)
(2)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撇下一切來跟從主,就是要捨己;耶穌意即說「要把一切主權交在主手中,你不過是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信主之後,一切都是屬於神的;因為我們是耶穌釘十字架流出寶血所買贖的,我們的金錢、時間、才幹,一切都屬於主;所以無論做甚麼,都當遵主旨意而行,這樣才是個真正跟隨主的人;否則,我們不過是個湊熱鬧的跟隨者。
(3)要發出生命的影響力。耶穌跟隨祂的人說:「鹽若失了味,就不能使它再鹹。」這是指生命失去影響力。跟隨祂的人必須有徹底的決心;若沒有屬靈的質素就不能為祂發光,好像失了味的鹽,無用被扔掉。弟兄姊妹!我們是怎樣的基督徒?是否像老底嘉教會的弟兄姊妹,沒有委身跟隨主,主會把他吐出去。
今日教會中太多的信徒可能因沒有人挑戰他們去愛主,全面委身,以致找不到委身的對象,而遠遠跟隨主,甚至委身於金錢、名譽、地位;當我們委身於這些,就無法委身於主,無法邀請主進到我們的生命中,對主說:「請您進來!」
第二部分:主的醫治
我們讀「給老底嘉教會的信」要注意,「復興」是恢復主在信徒生命和教會生命所應有的地位,何時耶穌站在門外,不能真正被尊重為教會元首,我們的生命就失敗、軟弱、不斷走下坡,教會也必定是失敗軟弱;除非我們發熱心悔改,讓耶穌進入我們生命中作主,進入教會裏成為真正的元首;否則教會不能復興,仍然不冷不熱,甚至完全冷淡。
主對老底嘉教會的信徒說:「……你們要聽我的聲音,凡聽見我的聲音而開門的,第一,我勸你向我買火煉的金子,叫你富足。第二,邀請我進入生命中,與我有甜密的交通方可與我同坐寶座上。」
耶穌給他們這兩樣,是復興過程中所必需的。「買」有兩個意思,一是復興所需要的都是從主而來,向主買是恩典,祂願意給我們。不過,買也有付代價的意思,乃是在神的恩典和神的大能裏付的;我們不能因神的恩典夠用就不作工,不錯,神的豐盛恩典要臨到我們身上,乃是臨到忠心、肯付代價、肯去買的人身上,我們付了代價,雖有勞無功(功在神那裏),但有神的賞賜。
(一)向主買金子
保羅說:「要把你們如同貞潔的童女,獻給基督。」(林後11:2)耶穌勸老底嘉教會向祂買火煉的金子;老底嘉是個富庶的城市,他們以為物質豐富,教會樣樣都有,但是主卻說你們是貧窮的。主說你們要向我買從火中鍛鍊出來的金子,它能使你富足。這是在說人心只有基督才能使我們得著豐盛的生命。聖經說:「因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裏面,你們在他裏面也得了豐盛。」(西二9-10)耶穌是生命的糧,我們有了祂,我們就得到滿足。金子也代表信心,信心和認識神有緊密關係,「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林前一7)
金子代表基督的豐盛也代表信心,意即我們要憑信心依靠主基督,我們所需的物質和屬靈的豐盛是用信心向耶穌支取的;我們有信心才能得到基督的豐盛,我們憑信心依靠耶穌基督,邀請祂進入我們的生命掌權,就能得到祂給予我們的一切豐盛,認識神,對主耶穌就有信心;所以我們必須操練信心。
舊約時代亞蘭元帥乃曼長大痲瘋,他去見先知以利沙,以利沙卻不接見,差僕人出來吩咐他到約但河洗七次,病就會痊癒;他非常忿怒:難道不遠千里而來,只聽此吩咐?認為大馬色的河水更好,何必多此一舉?他目的在於請以利沙向神禱告給他醫治。智慧的僕人對他說:既然先知的吩咐輕而易舉,無妨遵命去做。乃曼聽命到約但河洗了七次,病果然痊癒。我們若不禱告,神未必向我們施恩;神命定我們向祂禱告,然後祂向我們施恩,這是神的方法。
(二)買白衣
白衣乃指聖潔的生活。保羅說主耶穌是「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林前1:30)當我們是一個污穢的罪人,因信主基督,神的恩典臨到我們身上,我們穿上義袍,成為聖徒,且在聖潔上不斷追求過聖潔生活。白衣也代表尊貴的地位。老底嘉教會的弟兄姊妹本是非常貧窮、赤身羞恥的,但卻以為是美麗富足的,所以耶穌說要向祂買白衣,有義袍穿在他們身上,才能夠成為尊貴屬神的人。
基督徒被要求過聖潔生活看似簡單卻又是困難的。若不完全委身於主,無法過聖潔生活;我們要禱告主賞賜給我們過聖潔生活的決心,並且享受與主同在的喜樂,愈親近主,我們就不容易被世界給汙染。這是屬靈的自然定律。過聖潔的生活就好像是在做一件看似困難又麻煩,但能帶來喜樂與滿足的事情。
(三)買眼藥
老底嘉教會缺乏屬靈的眼光,對屬靈情況有錯誤的看法;好像世人被世界的神弄瞎了眼。撒但叫未信主者看不見真神,也常在信徒身上影響我們,以致我們屬靈的視野模糊;我們需要基督的生命,有光在我們心中,才能看清楚,才能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以祂的眼光為眼光。我們看世界的事物是用屬世的眼光或是用耶穌的眼光呢?若以世界眼光看金錢財富,一定量入為出,有時我們在教會奉獻也是這樣;但是神的原則、耶穌的眼光並非如此,祂在我們身上乃量出為入。神使我們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在艱難的日子,我們不付代價委身於主事奉主,神不給我們更多恩典;神的恩典要傾倒給肯付出越多的人,他們不易被耗盡的。
保羅教導我們,人生的目標就是要追求主耶穌基督自己且事奉祂(腓3:7-9),這是他在大馬色的路上得著的;當他眼睛開了,基督成為保羅人生追求的目標。在世上,我們以為像是在運動場上跑得最快一定得獎。但是保羅說,向著標竿直跑是最重要的,意思是指目標更重要。在屬靈道路上我們不但要跑得快,更要清楚我們的目標,無目標的信徒在世上最可憐,是失敗的。求主給我們眼藥,醫治我們的眼疾,叫我們用基督的眼光看世界的事物,看清我們所追求的目標,在世上最需要得著基督進入我們生命中,成為我們生命之主,掌管我們的生命。看不到耶穌基督的豐富,就無法放下手中撿撿握住的東西。
(四)珍惜神的管教
耶穌說:「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所以你要發熱心,也要悔改。」(啟3:19)很多時候,管教痛苦的,是一種刑罰;但是我們要珍惜神的管教;因為神愛祂的兒女,所以管教。神最大的刑罰是「任憑他」;如果你常常犯罪軟弱還覺得神都不理,才是刑罰臨頭。管教和苦難叫我們生命更親近主,更加剛強,人生道路走得更穩妥;所以我們要珍惜神給我們的管教,痛苦,患難。居住在北半球寒冷的國家,到了冬天,路非常滑,他們的車子會放一些重的東西,增加重量,使得車子在行進間穩定。有時神給我們重擔、痛苦、困難、刑罰、管教,為使我們人生道路行得更穩妥。
(五)打開心門,讓主居首位
耶穌基督帶給我們豐盛、尊貴、榮耀、聖潔,遮蓋我們的羞恥;當祂成為我們的異象,成為我們的管教之後,祂說:「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裏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20)當你以主人身份邀請耶穌進入你的生命;基督就成為你生命之主,祂是主人而我是被邀者;若你願意把你所有的一點點給祂,祂就給你一切的豐盛。「坐席」意即生命的聯合,交通團契。
古時認為吃份飯的場合很重要,如果與人對頭就不和他吃飯,代表絕交。吃飯是團契的象徵,「與主坐席」意即豐盛,主將一切豐盛的生命賜給我們,更寶貴的,主說:「得勝的,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21)我們本是拒主於門外的,竟然被祂邀請在寶座上與祂同坐,將最寶貴的生命賜給我們,主愛我們到此地步!我們若真正邀請耶穌進入我們生命中,就真正成為得勝者。
有一幅圖畫描寫在以斯帖記,末底改被奸臣哈曼陷害,結果反而末底改得了王所賜的朝服和御馬,盡享尊榮。今日我們正像僕人坐在馬上,當我們信主,正像僕人騎在生命的馬上,王子在地上步行。當基督的救恩臨到我們身上,「若因一人的過犯,死就因這一人作了王,何況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賜之義的,豈不更要因耶穌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麼?」(羅五17)有基督十字架的死,我們就有祂的生命,與祂同坐寶座作王。
以賽亞先知之所以能對耶和華說:「我在這裏,請差遣我。」異象之前,他一直依靠當時的皇帝烏西雅,到了王崩,他在異象中看見主高坐在寶座上,衣裳垂下遮滿整個聖殿。如果我們的生命是那聖殿,神的威力權柄要掌管我們整個生命;當我們親近神,看見自己的污穢;當我們將自己奉獻給神,我們就能得潔淨;當我們專一愛主,我們的生命得到復興並潔淨;
主耶穌要對我們說:「我可以差遣誰呢?」我們可以對主說:「我在這裏,請差遣我。」啟示錄的書信,是在邀請我們不要一直看地上的事,要向天上仰望。今天,天上的敬拜已經展開了,雖然地上依然有苦難,忠心的門徒會遭遇患難,黑暗勢力繼續控制著,但是主透過天使已經向世界正式宣告了,基督已經得勝了,撒但的力量將被消滅,但是基督呼召我們趕緊向未信者發出邀請,接受主的救恩,這樣的人將被邀請進入天上的敬拜裡,與主一同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