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210502 陳克安牧師 - 題目:看見、接待、祝福
題目:看見、接待、祝福
經文:創世記 18:1-15
創世記18:16-33與19:30-38間,記述亞伯拉罕為罪惡之城―所多瑪中 的「義人」代求。在兩段經文中是19:12-22,描述羅得一家逃離所多瑪。 上帝在滅亡和審判這世界前,一定差遣使者尋找呼喊祂的兒女轉回;所以 神的百姓必須預備好迎接神的使者。這正是創世記18:1-15的主題。 這段經文的主題是接待,接待有二方面意義,一方面,接待上帝表示 接受神的救恩,聖經說:「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 柄,作神的兒女。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情慾生的,也不是從人 意生的,乃是從神生的」(約1:12-13);另一方面,接待遠方客人,表示 要去分享生命與見證救恩帶來的改變。
「5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9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 的人。10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著他造的,世界卻不認識他。11他到自己 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約1:5-11)。
要預備好接待神的使者,從神的角度來看,時間已經不多了。這世界還 能倖存,是因為神的憐憫(彼後3:9),因為這城還有祂很多百姓(徒18:10 );而你也在其中(路9:55);僅僅因為神所定的日子還沒有到(太24:14; 徒1:7-8)。
一、看見上帝的使者
這次上帝使者到來,目的是毀滅所多瑪與蛾摩拉。亞伯拉罕在上帝使者 經過途中,將他們「攔截」,並且設擺筵席。換言之,這場接待有一個目 的,為了平息上帝怒火,亞伯拉罕站在中保的地位―叫神與人和好。請觀察 亞伯拉罕的說話和行動強烈對比:說的很平淡,做的極勤快與隆重。 是否接待主,不僅僅看我們說什麼,更看我們實際做什麼? 1耶和華在幔利橡樹那裡,向亞伯拉罕顯現出來。那時正熱,亞伯拉罕坐 在帳棚門口,2舉目觀看,見有三個人在對面站著。他一見,就從帳棚門口跑 去迎接他們,俯伏在地。(18:1~2)
第一是看見。看見,不是單純肉眼的看見,而是用心看見。亞伯拉罕有 一個屬靈眼睛,注視著上帝指引,這是守望者的眼睛。他已經養成習慣,也 必須如此敏銳著注視神的引導,因為他已經離開故鄉,沒有自己的家,以後 要去哪裡,完全是上帝的引導,所以他必須隨時警醒觀看上帝的指引。這是 看見 在強調的。
亞伯拉罕此時生命狀況,正如耶穌門徒的心情:「他們舉目不見一人, 只見耶穌在那裡。」(太17:8)又像保羅的態度,他宣告:「不但如此,我 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 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3:8)。
第二是快跑,這是描述一個歡喜並且急切的亞伯拉罕。
第三是迎接:迎上去,親密接觸,用飲食和獻祭歡迎、接納; 付出一定代價的接待。
第四、俯伏在地,這是亞伯拉罕第三次俯伏在地。前兩次只是將臉垂下 (17:3,17),第三次降卑至泥土。新約讓我們看見總在主腳前的馬利亞, 創世紀讓我們看見總俯伏在地的亞伯拉罕。看見自己不過是上帝前的塵土, 才可能真正接待神,為萬人代求。 亞伯拉罕這四個動作,最關鍵的是第一動作:看見,或者用另一個詞詮 釋―認出 。你怎麼認出是主?如果不能認出主,如何用高規格禮儀接待主 或主的使者?
兩種認識主耶穌的途徑
保羅說,『我們從今以後,不憑著肉體認人了;雖然憑著肉體認過基 督,如今卻不再這樣認祂了。』(林後五16)又說,『神......樂意將祂兒子 啟示在我心裡。』(加一15-16)這就給我們看見,我們今天應該憑著什麼來 認識主耶穌。現在我們從聖經裡幾個具體的例子,來看這兩種的認識主耶穌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舉例來說:
抹大拉的馬利亞對於主的認識
抹大拉馬利亞站在耶穌墳外哭,『天使對她說,婦人,你為什麼哭?她 說,因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那裡。說了這話,就轉過身來, 看見耶穌站在那裡,卻不知道是耶穌。』希奇在這裡:她轉過身來看見主耶 穌,是她多年看見、跟從的主耶穌,卻不知道是主。為什麼?因為那在肉體 裡神的兒子,已經釘死在十架上,已經從死裡復活了。瑪利亞憑肉體所能認 識的,今天,她不能認識了。
『耶穌問她說,婦人,為什麼哭,你找誰呢?馬利亞以為是看園的,就 對祂說,先生,若是你把祂移了去...,』馬利亞沒有改變,但拿撒勒人耶穌 改變了。馬利亞還是從前的馬利亞,但拿撒勒人耶穌已經從死裡復活了。從 前的耳朵,眼睛,領會力,到今天,都沒用了。從前認識住在地上,在肉體 裡的主耶穌,是可能的;但要認識那位復活的、屬靈的、屬天的、住在聖靈 裡的主耶穌,就不可能了。改變不在馬利亞,改變是在主耶穌。主耶穌有了 改變,所以馬利亞也得改變,才能認識已經改變了的主耶穌。
後來,『耶穌說,馬利亞。馬利亞就轉過來,用希伯來話對祂說,拉波 尼。』希奇!主一叫,馬利亞就認識是祂了。主耶穌沒有告訴她什麼事,只 叫一聲馬利亞,但馬利亞裡面就清楚,就認識了。這就叫作啟示。啟示不是 藉耳朵,也不是藉眼睛,也不是藉領會的力量,啟示是藉著在耳朵、眼睛、 領會力量之外的知道,一種莫名其妙的知道。叫作啟示。馬利亞看見、認出 主後,就趕快跑去告訴主的門徒;門徒雖然聽見了,但都莫名其妙。 許多知識是傳授的知識-都是道理,教訓。要記得,光有聖經知識而不 認識主,那沒有用。往以馬忤斯去的兩個門徒,早明白聖經,在路上主和他 們說話,給他們講解聖經時,他們心裡火熱了,但他們還不認識主。對主, 要有裡面的認識,才是真認識。
這種屬靈的看見,如果平時沒有操練守望神的看見,很容易帶著注視世 界的眼光來看神國的事,永遠看不清楚。亞伯拉罕與上帝同行,他以信心走 上帝的道路,離開故鄉,去哪裡不知道,只有緊緊跟隨上帝指引,隨時看見 神給予的啟示,當然鍛鍊出認識上帝的眼光--屬靈的能力。 「在肉體裡認識主」也叫「外面的知識」,「在聖靈裡認識主」也叫「 裡面的啟示」。「外面的知識」不能代替「裡面的啟示」。對主必須有裡面 的啟示與認識。裡面有了認識,誰都搖不動你。求神開我們的眼睛,憑頭 腦,憑耳目所能知道的,不過是在肉體裡的主耶穌,那個知道沒有多大用 處,沒有多大力量。
讀聖經當然重要,倘若我們沒有邀請聖靈啟示,引導去研讀與默想神的 話語,容易陷入知識增加,而沒有聖靈啟示。求神將祂自己的兒子啟示我 們,叫我們從裡面清楚,從裡面曉得,叫我們一點疑惑都沒有。
二、因為真看見,帶出真實與熱情的接待
亞伯拉罕對主說: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離開僕人往前 去。4容我拿點水來,你們洗洗腳,在樹下歇息歇息。5我再拿一點餅來,你 們可以加添心力,然後往前去。你們既到僕人這裡來,理當如此。他們說, 就照你說的行吧。 (18:3~5)
接待遠客 是基督徒生命特質之一。聖經說:「人接待你們就是接待 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來的。」接待就是服事上帝的機會。另一處經文 說:「妓女喇合因著信,曾和和平平地接待探子,就不與那些不順從的人一 同滅亡。」(來11:31) 這節經文證明「接待」不僅是招待住宿和飲食,更包 括接受探子所傳的信息。
領受信息表示:聖靈在他們的內心動工,賜給他們新生命,使他們願意 並接受耶穌。「接待」表示他們生命得救了。「妓女喇合因著信,曾和和平 平地接待探子,就不與那些不順從的人一同滅亡。」(來11:31) 接待就是順 從,就是得救。法蘭斯(RT France) 說:「『接待』在這裡不僅是指歡迎 耶穌和神,也就是進入人的家裡,而是更深意義的接待(13-14節)。接待的 意思是接受門徒所傳講的信息,就是耶穌的信息和祂的本身。這信息也就是 神的福音(可1:14),所以,接待神的信息就等於是領受神的恩典。」 當稅吏撒該接待耶穌到他的家後,他的生命大大改變,他與神的關係恢 復和好,與其他人的關係也和好了,而且用極大行動來證明。因此,接待門 徒和領受門徒所傳信息就是接受耶穌,接受耶穌就是接受福音。耶穌是人與 神之間的中保。
基督的門徒被基督塑造,成為背自己十架的人,不僅是福音的傳講者, 也是福音的彰顯者,他們傳講基督,他們也像基督。耶穌應許這樣的門徒會 受到接待,因為基督透過他們所傳信息,把福音傳給人。 接著,亞伯拉罕的話可以分三個部分。
第一、明確對方是主,自己是僕人。人只有明確自己和神是僕人和主人 的關係,才可能將神的同在視為恩典(創世紀6:8)。今天,有多少罪人來到 主日聚會,自以為自己給神恩典——這是何等瘋狂、愚妄和叛逆呢!
第二、確認禱告的目標。他說:「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離開僕 人往前去」。亞伯拉罕要「攔阻」神直接毀滅所多瑪與蛾摩拉。至少他有末 世來臨的預感和敏感。當然也為自己祈求恩典和祝福。 第三、滿足人的需要。亞伯拉罕動作非常細心。A.拿水給你們洗腳,在 樹下歇息歇息。這是人對上帝使者應盡的本分。B.「我再拿一點餅來,你們 可以加添心力」。
神的使者享受亞伯拉罕接待。他們看出亞伯拉罕純樸與熱情,主動向亞 伯拉罕說,即將前往毀滅所多瑪與蛾摩拉城的行動。亞伯拉罕為將要被毀滅 的城市代求,這動作是「延遲」神的使者,前往毀滅所多瑪城;為讓更多人 得救。我們或許只有一點點水和一點點餅接待人,這算不得甚麼,但我們確 實在經營與人的關係,盼望那些未信者對我們印象深刻,有機會向他們分享 見證,當我們願意為未信者的靈魂迫切禱告時,就是在耽延上帝對世人審判 的時間。
亞伯拉罕的接待行動
接待,要注意一個原則:你所看重的人,決定你接待的深度與品 質。 6亞伯拉罕急忙進帳棚見撒拉,說,你速速拿三細亞細面調和作餅。7 亞伯拉罕又跑到牛群裡,牽了一隻又嫩又好的牛犢來,交給僕人,僕人急忙 預備好了。8亞伯拉罕又取了奶油和奶,並預備好的牛犢來,擺在他們面前, 自己在樹下站在旁邊,他們就吃了。 (6~8) 亞伯拉罕的行動像似獻祭,可分四方面。
第一、吩咐撒拉預備細面作餅。亞伯拉罕的行動。一方面是愛主和充滿 喜樂;另一方面也因為愛人如己。
第二,亞伯拉罕自己預備牛犢:亞伯拉罕的動作是繼續跑;跑向牛群( 創12:6)。這些財產是亞伯拉罕「賺得」的。他在牛群選「一隻又嫩又好的 牛犢」。亞伯拉罕慷慨,這種奉獻與愛,會引起魔鬼瘋狂嫉妒的。 第三、「交給僕人,僕人急忙預備好了」。這年輕人製作(預備)小牛 和撒萊製作麵餅,是一個共同動詞。這一切忙亂和精細製作,都證明服事需 要同工,也需要分工。
第四、「自己在樹下站在旁邊」。 「站立」表現一個僕人卑微態度,他認識自己,即使他做了很多,不會 刻意邀功。他不會離開主人,完成工作後,繼續站在主人附近,隨時等候主 人的吩咐。敏感觀察主人需要,隨時提供幫助,解決問題。
有些人做一點事奉,就覺得自己很重要,必須看重或稱讚。這樣的心態 必須調整,在教會裡事奉,因為我們是主的僕人,僕人就必須帶謙卑的心, 只求問主說:那裏還有需要我事奉的地方?這是門徒最基本的態度。不冷 漠、不逃避、不爭功、寧願主的名被高舉、寧願別人受讚美,寧願自己默默 服事。
三、上帝出人意外的祝福
自從夏甲歸來,撒拉一直沉默。但神一直關切她,從未棄絕她。先藉亞 伯拉罕將好消息告訴她(創17:15-16),現在則親自尋找她。夏甲生下以實 瑪利後,撒拉在家中的地位和處境可想而知。也許撒拉已經放棄對未來任何 指望,她比亞伯拉罕更絕望。亞伯拉罕畢竟還有夏甲,更有以實瑪利。但撒 拉似乎一無所有。她也許認定自己一生只能活在被咒詛之中,在人在神面前 都無地自容。
當撒拉聽見上帝呼喊她時,是否淚流滿面呢?撒拉有可貴之處,她順服 亞伯拉罕的吩咐,盡心盡意揉面作餅。她沒有放棄事奉機會。10節:「撒拉 在那人後邊的帳棚門口也聽見了這話」。這是撒拉的方位。 上帝的祝福是出人意外的祝福
今天,亞伯拉罕所接待的客人竟然說,明年這時你的妻子必生一個兒 子。撒拉聽見了,11亞伯拉罕和撒拉年紀老邁,撒拉的月經已斷絕了。12撒 拉心裡暗笑,說,我既已衰敗,我主也老邁,豈能有這喜事呢?13耶和華對 亞伯拉罕說,撒拉為什麼暗笑,說,我既已年老,果真能生養嗎?14耶和華 豈有難成的事嗎?到了日期,明年這時候,我必回到你這裡,撒拉必生一個 兒子。 (11~14)
對上帝來說,凡事有可能。這是上帝要給亞伯拉罕和撒拉的祝福,這樣 的祝福是令人吃驚,一方面洗除撒拉冤屈,提升她的地位;一方面上帝的話 是信實的,上帝要透過撒拉所生的延續亞伯拉罕的後裔。 撒拉原本咒詛自己和自己的命運,神卻改變她,憐憫她。上帝不忍傷害 一個正傷害自己的人。聖經說:「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 不吹滅。他憑真實將公理傳開」(賽42:3)。神不違背自己對亞伯拉罕說過 的應許。人會因為環境改變而改變對別人的承諾,但上帝不會改變對人的承 諾。
值得思考的是,神為什麼如此強烈、甚至小題大做向撒拉強調:「不 然,你實在笑了」?僅僅因為對撒拉不敬不信表示強烈不滿嗎?喜笑,在這 段經文出現5次之多。可以將這現象稱之為「末世的譏誚」:既是對基督的譏 誚(太27:39,27:44),也是對教會的譏誚(徒2:13,17:32);更是對基督 和教會所傳講的末世論真理的譏誚(彼後3:3;猶1:18)。如果我們說:萬國 正在走向徹底滅亡,我們能在萬國看見,聽見他們哄堂大笑。而我們淪為小 丑。正如保羅說:我們是在世人眼前演了一場戲。但是我們所說的事,是真 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