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101018 吳富仁牧師 - 有福的人
經文:詩1:1-6
題目:有福的人
福氣啦!
多年前維士比為要搶攻市場,請來當年最出名的影星周潤發拍 廣告,廣告中,他就帶著勞工朋友拿起維士比一起大喊:「福氣啦!」 而不只是台灣人追求福氣,猶太人也尋求這件事,相信沒有人不喜歡「 福氣」。我們今天所讀到的詩篇第一篇,頭一個字,就是「福氣啦!」
事實上,耶穌在祂山上寶訓頭一段訓詞就使用這種形式,主耶穌說:「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5:3)原文應該可以倒過來 翻:「福氣啊虛心的人,天國是你們的!」
詩篇原文是「歌」或「讚美」,換言之,詩篇每首詩,原本都 應該用來唱的,不是用在聖殿、會堂裡,用在特殊日子──如安息日、 逾越節,不然就是特殊地點──如上行之詩,那些歌或許是用在朝聖者 往上爬到聖殿前的階梯,祭司領唱的。約略主前三世紀,現今的詩篇才 編輯完成。編輯者分為五卷共150篇,就像摩西五經,上帝要祂百姓照 祂心意而活的律法;詩篇編輯者用同樣的形式,表明詩篇是上帝的百 姓,用來向祂獻上敬拜的最好形式。許多人猜測,詩篇第一篇,是詩篇 的序言,只有第一篇沒有標題,沒有提到作者名字;詩人目的可能只是 要我們照詩篇第一篇的觀點,閱讀詩篇。那詩篇第一篇告訴我們什麼? 詩人要告訴我們,我們生命追求的,是上帝真正的「福氣啦!」,詩篇 經常提到兩種人生──惡人與義人。什麼造成他們的分別呢?不是國 籍、族群或地界,而是與上帝立約的關係。
千萬不要!
因此,詩人吟唱著,一個蒙受上帝祝福的人,必在行為上「不從 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傲慢人的座位,」(詩1:1)啟示錄 記載,那14萬4千人額上有羔羊記號,其他人的額上有獸的印記;倘在 現實如此,那好辦多了,我們能照認出來的樣子選擇與之來往,或遠離 他,但這世界不是如此。因此,詩人給一個簡單判定標準,我們當從行 為、選擇與座位開始分辨起,若與人交往中,對方總是嘲諷怒罵、侮辱 人,欽慕罪惡的快樂,一肚子壞水,想方設法陷害人。要記得,詩篇經 常提到的愚昧、罪人、惡人與傲慢人,指的不是他們智力不足,而是指 他們不敬畏上主,一個不敬畏上主的人,就會以滿足自己欲望為目標, 自我驕傲;詩人說,一旦你認出他們的本質,千萬不要與他們同夥,遠 離他們。
在大衛開始建立起的以色列,為要治理國家,需要許多受訓練 與教育的年青人,去擔任治理國家的行政事務。而大衛就設立不只一間 學校。因此神學家認為,詩篇讀到許多詩歌,可能使用在當時大衛所設 立這些學校,為訓練未來要管理以色列的年青官員。因此這首詩也正警 告他們,不可隨波逐流、接受賄賂;不與道德敗壞的人一邊喝酒,一邊 規劃公共事務;更不能像鄰國的王與官員的鐵石心腸,用強硬暴力的手 段治國;如果他們嘲笑你們,怎麼這麼儍笨,乖乖遵照「上主」的律法 去活,對貧窮缺乏者憐憫與愛,以公正與真實彼此相待,記得要有智慧 的,避開他們的聲音與影響。
像樹要栽在水邊
遠離這些人與聲音,只是消極的作為,更重要的是,「惟喜愛耶 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或譯「默念」。)他的律法;這人便為有福!」 (詩1:2);妥拉(Torah),中文翻譯成「律法」,這是摩西五經──也 就是舊約前五卷書的統稱,但其實是指上帝的教導與啟示;透過晝夜思 想上帝的律法,幫助上帝百姓確實的記住,過去祂與挪亞、與亞伯拉罕 的立約,後來上帝施行拯救,帶領上帝百姓出埃及,在西乃山下與他們 立約,因此,到了大衛,他們才能在腳下這塊流奶與蜜之地上,立定根 基。因此要記得,不論是年青,準備要去承擔以色列的官員,還是現 在,在這信仰傳承下的我們──這群立約的人,要喜愛,去記得、晝夜 思想,當如何行,才能照上帝的約行。
先知告訴我們:「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 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 」(彌迦書6:8)這就是遵守上主之約最基本態度。對將成為未來領導 國家的年青人來講,這就是一個重要的提醒,因你所做決定,攸關許多 人的生活與生命;因此,行事判斷需要公義正直,卻需存憐憫、謙卑的 心,最重要的是,要與上主同行,如何與上主同行呢?重要的,就是敬 畏祂,像詩人說:「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教導他當選擇的道路。」 (詩25:12)李登輝在他九十歲所寫的自傳:「我是不是我的我──因基 督在我裡面活著」。他書中提到,在他當上總統後的每個關鍵時刻── 無論是繼任總統、多次政治鬥爭、國大擴權以至學運,或台海危機,在 他與曾文惠女士私下靈修時,都有一段上帝的話陪伴他們,這成為他們 日後回憶時,在那些險峻時刻時的安慰與幫助。
一個堅持敬畏上主,上帝的話成為他在關鍵時刻做重大選擇時的 依據,用這種基本心態過活的人,才會像詩人所說的:「他要像一棵樹 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 (詩1:3)台灣最近缺水,樹需要水,若沒有水,植物無法健康的活著, 更無法結出果實來。先知也說:「倚靠耶和華、以耶和華為他所仰賴 的,那人有福了!他必像樹栽於水旁,在河邊扎根,炎熱來到,毫不察 覺(原文另譯「懼怕」。),葉子仍必青翠;在乾旱之年,一無掛慮,並 且結果不止。」(耶17:7~8)詩人用一副圖像,告訴我們,倘若我們想 活出上帝所愛的樣式,那麼就需要把自己的生命栽種在祂所提供的活水 旁。
讓上主來審判吧!
耶穌說:「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8:32),真理讓我們 從愚昧與幻象中得著釋放,愚昩使我們去沒有接納的地方尋求接納,在 不可能改變之處希望改變,幻象讓人誤以為自己可以創造一個可操縱的 世界,使人任意論斷鄰舍,並以終極裁判官自居。親愛的朋友,不用指 別人,或許我們這個人──就是那在上帝眼中的惡者,但是詩人提醒我 們,如果我們繼續選擇停留在愚昧與幻象中,那麼當我們走到上帝面前 時,將會遭逢惡運。詩人說:「惡人並不是這樣,卻像糠粃被風吹散。 因此,當審判的時候惡人必站立不住,罪人在義人的會眾中也是如此。 」(詩1:4~5)東正教作禮拜時是全程站著的,但站著的場合,有可能也 是聽審判的時候,詩人說,在上帝審判時,到時惡人站不住。西元1517 年(五百年前),當時的教會為了籌措建造聖彼得教堂的經費,變本加 厲賣起「全大赦」贖罪卷,過去教會發行贖罪卷,還有期限與赦罪項 目,但這張贖罪卷,號稱購買者可以回到像嬰兒般的純潔,還派教士去 各地區宣傳廣告。這事惹動馬丁路德的怒氣,當時他是名不見經傳奥古 斯丁修會的修士與聖經教授。於是1517年10月31日,他來到威登堡教堂 大門,張貼《九十五條》。原本,他只打算表達自己對信仰的看法;這 在當時的大學城是稀鬆平常的事。但是這《九十五條》卻說中大家的心 事。因此接下來一個月內,被翻譯成好幾種不同語言,傳遍歐洲。贖罪 券銷量下跌,於是主導贖罪卷發行的美因茨(Mainz)大主教,要求教 皇利奧十世(Leo X),召開大會來審訊馬丁路德。
二年半後,1521年4月18日,馬丁路德站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 理五世(Charles V)面前。皇帝指著路德──所寫的書與宣傳小冊子, 問他說:「你要不要放棄這些書中的思想呢?」路得想了一夜後,回 答:「我的良心只在乎上帝的道,所以我不能、也不會放棄。因為違背 良心不僅不對,而且是危險的。這就是我的立場,我沒有其他的選擇。 上帝啊,求你幫助我!阿們。」就像使徒行傳記載,使徒們在猶太人公 會上受審時,保羅的老師迦瑪列對公會的建議:「他們所謀所為若是出 於人,必要敗壞;若是出於上帝,你們就不能敗壞他們,恐怕你們倒是 攻擊上帝了。」(徒5:38B~39)
若出於上帝,讓上主來審判吧!這正是智者之言,「因為耶和 華知道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詩1:6)歷史證明,馬丁路 德所選擇的路,使他走上帶領宗教改革的路,因此改變了這世界對教會 ──上帝百姓的觀點與看法;李登輝被封為台灣的「民主先生」,只因 他讓世界看見,台灣能和平的從威權走向民主。我們的生命是一棵樹, 但我們都栽種在哪裏呢?「找一座山頭種一棵樹」,是南庄百年老郵便 局的建築重修後,集合首場展演者作品的一本書。在他們發出的邀請函 裡這樣寫,「誠摯邀請您來畫出心目中的生命樹──所謂生命樹,可以 是最能觸動你的植物;可以滋潤人蘊滿能量的樹;可以是一瞥就令人難 忘的樹;在失意時可以安慰你的樹;曾經抱過的樹;曾在你夢中出現的 樹,結滿愛與想望的果實。」惟有上主知道,我們是怎麼活的,並且活 成什麼樣子;願我們成為上帝眼中有福的人,因為我們終究都無法躲閃 祂,那就讓祂來審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