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壢教會

主任牧師 : 陳克安 |青年牧師: 洪以琳
電話:(03)422-4354 & (03)4222425 (03)427-1863 
網址:www.chunglipc.org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平路124號
傳真:(03)425-3291 
EMAIL: chungli.pc@msa.hinet.net

20200510 吳富仁牧師 - 叫人和諧的上帝

經文:哥林多前書14:20~33
題目:叫人和諧的上帝

首先,要學會聽見

大家平安!主後1907年在美國,一位安娜小姐,因為與母親的關係 特別好,在母親過世後,便呼籲想設立母親節,當她提出這個呼求後, 得到廣大的回應,後來甚至立法,1908年的五月第二個星期天,就成為 美國國定假日──母親節。後來卻因母親節被過度商業化,安娜小姐還 特別成立協會來抗議商業化,她後來的希望,是這個日子能回到只單純 頌讚母親,顯然期待並未成真,來到今天,母親節儼然成為商業推銷工 具,尤其在台灣社會,這次沒有受到疫情太多的傷害,這幾天相信若沒 事先訂位,恐怕很難找到餐廳。母親節大受人們的歡迎,可能與我們每 一個人生命經驗有關,因為我們都曾在母親肚腹裡待過,在這世上最先 聽到的聲音,應該是母親的聲音與她的心跳,只不過後來我們都忘了, 直到有人呼籲,這才喚起我們那生命的本能。

聽見就是領受的第一步。講台上的講道與台下的聽道,都需要預 備,既然是講道與聽道,就不是彰顯自己,講道者與聽道者更需要的, 是上帝的靈與祂的恩典;要領受恩典,就需要先聽見,然後放在心裡, 反覆思想;講道者比聽道者更需負起責任的,針對聖經裡的疑問,透過 進修、靈修,大量閱讀,再講出來。這同時也是司布真牧師預備的方 式,沒有什麼捷徑。因此,講道與聽道,首先需要的,就是學會聽見, 。

哥林多身處兩個忙碌港口之間,在羅馬帝國時期成為亞該亞省的省 府,當時發展成一個活躍的商業、文化與宗教中心。因此當時的哥林多 教會裡,應該有人會講多國的語言,就好像保羅說:「我若能說人間的 方言,甚至天使的語言,卻沒有愛,我就成為鳴的鑼、響的鈸一般。」 (林前13:1)哥林多城同時也以鑄銅聞名,想必因此製作出許多的鑼與 鈸,但這些打擊樂器,單獨發出的只是大聲、響亮,若沒有搭配樂器或 音樂,不能讓人感受到它音色之美。保羅說,即使你會說多國的語言, 甚至會用方言禱告──所謂天使語言,倘若聽見的人無法感受、理解, 那麼再大聲、說得再有理、動聽,也沒有用;因此,需要的是,要學會 聽見彼此,怎麼做到呢?保羅告訴我們,那需要「愛」。

長大成熟

從聽見開始,保羅告訴我們,這將成為我們靈命開始長大成熟的記 號。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二章與十四章中論到屬靈恩賜,十三章 卻專論及愛,就像克安牧師在上週所提到的,愛不是恩賜,愛是恩典, 更是聖靈的果子;因此來到十四章,保羅說:「你們要追求愛,也要切 慕屬靈的恩賜,尤其是作先知講道」(林前14:1)保羅認為,成為一個 深藏上帝之愛的信仰群體,我們聚集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明白上帝的啟 示。教會中各樣的屬靈恩賜,都是為要幫助我們,去找到祂放在我們當 中的心意,這就是聽先知講道(說預言)最主要的目的。因此教會的肢 體間,能找到彼此相愛的基礎,更要緊的是,教會──信仰團體,我們 被呼召是要去傳福音,那語言就更加重要了,保羅這樣說:「號角吹出 來的音若不清楚,誰會預備打仗呢?你們也是如此;若用舌頭說聽不懂 的信息,怎能知道所說的是甚麼呢?你們就是向空氣說話了。」(林前 14:8~9)

就像合唱團或聖歌隊,要找到共鳴,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就需要透 過彼此相通的話語,來達到這點。就好像若我們注意,許多國家包括 台灣召開的記者會上,都會有人透過手語,讓聽障者同時理解記者會發 佈的事,這就是希望讓更多人能一起聽見。接著在今天的經文中,保羅 說:「弟兄們,在心志上不要作小孩子。但是,在惡事上要作嬰孩,而 在心志上總要作大人。」(林前14:20)哥林多人啊,你們喜歡在聚會 的時候講方言,這正表現出你們的不成熟與幼稚!我寧願你們在惡事 上,像嬰兒般的無知,但你們的心志應該長大成熟了。「律法上記着: 『主說:我要用外邦人的舌頭和外邦人的嘴唇向這百姓說話;雖然如 此,他們還是不聽從我。』」(林前14:21)保羅引用先知以賽亞的話, 他對以色列人說,你們不願聽上帝的先知所說的,因此上帝給你們的刑 罰,就是讓你們去聽外國人說話,讓你們聽也聽不懂!儘管先知警告 了,但他們還是不願聽從。這就是保羅要對哥林多人所說的,你們在聚 會中愛說方言靈語,只是滿足自己好奇與高傲的心,因此倘若你在聚會 中,聽見奇怪的話,就像外國人說話,那千萬要小心了,因為並非證明 你擁有多高超的屬靈經驗與信心,保羅說,這只是證明你的不信,就像 當初被擄的那群以色列人。保羅嚴厲且慎重的說:「這樣看來,說方言 不是為信的人作標記,而是為不信的人;作先知講道不是為不信的人作 標記,而是為信的人。」(林前14:)

讓話語成為上帝的啟示

創世記提到,有一個時期,「全地只有一種語言,都說一樣的話。 」(創11:1)當人與人沒有語言隔閤時,此時彷彿團結力量大,當他們 預備妥當之後,「他們說:『來,讓我們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 天。我們要為自己立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面上。』」(創11:4) 神學家告訴我們,只有用武力征服,高壓統治,才會使全地變成只有一 種語言,一種聲音;就像中國的秦始皇,或像巴比倫。而這群人建造城 市、高塔的目的,不是為要彰顯上帝之名,而是為要彰顯自己的名;因 此,上帝才會下來,分散他們。這是上帝要讓我們明白,真正的合一, 不是追求只有一種語言、一種聲音。很特別的,使徒行傳第二章,告訴 我們另一段截然不同的敘事,當耶穌昇天後,在耶路撒冷等候的門徒, 在五旬節時聚集,「他們都被聖靈充滿,就按着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 國的話來。」(徒2:4)門徒在等候中,被聖靈充滿,說起別國的話, 但卻不是毫無意義的空話,最讓人驚奇的是,那些來自各地的人,「都 聽見他們用我們的鄉談講論上帝的大作為。」(徒2:11)

親愛的朋友,巴別塔如今已經不復存在;然而「巴別塔的心態」隨 著人的慾望而存在,因為人用累積財富、權力、知識,甚至是屬靈恩 賜,想要證明自己,這就是「巴別塔的心態」,那種「唯我獨尊」、「 一言堂」、「比天高」的意識型態。上帝很明顯反對人們過度追求只有 一種語言、一種聲音,祂喜歡語言的豐富性,就像五旬節聖靈充滿時, 門徒們說起「別國的話」,他們用各種不同的「母語」,述說上帝偉大 的作為。真正的了解與溝通,不應該用單一的語言規定,而是能在不同 語言與表達中,達成理解;真正的合一,無法用武力強求,反而需要透 過不同族群與國家和諧相處,才能達成。但即便是聯合國與屬下組織, 也無法促成真正促成合一,基督徒相信,真正的合一,是與上帝立約, 惟有讓我們口中所出,成為上帝放在我們當中的啟示,當我們談論的, 不再是自己,是見證上帝那偉大作為時,聖靈就能幫助我們,彼此聽 見,促成在祂裡面的合一。

這就是保羅一再向哥林多人強調的,我們聚集的目的,要讓我們的 話語,成為上帝愛的見證與啟示,讓每個聽見的人,「他心裏的隱情被 顯露出來,就必將臉伏地,敬拜上帝,宣告說:『上帝真的是在你們中 間了。』」(林前14:25)

凡事要按次序行

然而,這是我們做不到,上帝才做得到的事,我們話語有限,你我 狀況又那麼不一致,如何讓人們見證到上帝住在我們當中呢?我們只能 盡力,扮演好該做的,保羅說:「弟兄們,那麼,你們該怎麼做呢?你 們聚會的時候,各人或有詩歌,或有教導,或有啟示,或有方言,或有 翻出來,凡事都應當造就人。」(林前14:26)我們聚會進行應該按次序, 或許各自吟唱,信息見證,如果真需會中方言禱告,就需要翻譯;在聚 會中,是為要彼此造就,這正是保羅一開始就反覆提醒,他說:「聖靈 彰顯在各人身上,是要使人得益處。」(林前12:7)使人得益處,就是上帝 賜給我們屬靈恩賜的用意,因此,若你真需用方言禱告,但在沒有人翻 譯下,請你閉口不言,「就當在會中閉口,只對自己和上帝說就是了。 」(林前14:28)

保羅說他私下也用方言禱告,然而他特別提到,在公眾的聚會中, 就該按次序來行,即便是先知講道也是如此,「至於作先知講道的,只 可有兩個人或是三個人,其餘的人當慎思明辨。 」(林前14:29)保羅提醒 我們,我們的聚會,不是只有說話這個人的責任,在場的人,更需用心 耹聽,「慎思明辨」原文是「分開」、「區別」或「判斷」,真正的禮 拜,是我們用心參與,互相聽見,反覆思想,聖靈感動我們,才能辨識 出上帝的話,才能將上帝的愛分享出來。因此,上帝的靈不是單單只給 牧師長執,祂是給予所有願意聽見的人,因此倘若你的心中有感動,請 你能勇敢站出來,分享見證,然而就像保羅所說的「 因為你們都可以一 個一個地作先知講道,使眾人都可以學習,使眾人都得勸勉。先知的靈 是順服先知的,」(林前14:31~32)從聖經的角度來看,先知就是被上 帝的靈抓住,不得不說,不得不去行的人;按照這標準,只要相信上帝 的人,祂必使用。只不過倘若是在聚會中,就需按照次序,同樣的,耹 聽的人也需辨識、判斷,彼此順服。

叫人和諧的上帝

我相信,在這次瘟疫蔓延的過程,是上帝恩典的保守,才讓台灣在 防疫有傑出的表現,從人性的角度來看,未知的病自然會讓人害怕驚 慌,甚至造成混亂不安,因此我相信,上帝使用人,在全世界疫情大爆 發期間,給予大家安定的力量。同時,上帝也使用我們的媽媽,讓我們 有所依靠。就像保羅所做下的結論,「因為上帝不是叫人混亂,而是叫 人和諧的上帝。」(林前14:33)只要我們互相聽見,帶著寬容與欣賞, 就能找到上帝在我們當中的證據。祂正是那位叫我們和諧的上帝,相 信,那便是愛彰顯出來,在我們中間的力量。